女网友分享,她的餐厅老板朋友提醒,在餐厅有几样食物最好避免点用,以免吃坏肚子。(示意图/翻摄自pixabay)
外食族最怕的就是“吃坏肚子”。近期一支爆红的影片提醒民众,有几样餐点与饮品最好避免点用,否则恐怕肠胃受罪。该影片由女网友茱莉亚(Julia Besz)分享,内容叙述她的一名餐厅老板朋友的经验,曝光后吸引超过37.5万次观看,引发热议。
根据纽约邮报报导,影片中这名餐饮业者首先点名餐厅推出的“特餐”。他直言,若与当季食材无关,往往代表是“库存品”需要尽快处理。精致的酱汁与装饰,可能只是为了掩盖食材不新鲜,消费者花大钱却可能吃进前一天的剩菜。
其次,若餐厅远离海边,就别点海鲜类,尤其是贝类。他提醒,除非能确保餐厅天天进货,且保存环境完全到位,否则等同是在和肠胃健康“赌一把”。一旦保存或处理不当,华丽的海鲜拼盘随时可能变成“食物中毒的定时炸弹”。
他也警告自助餐或吃到饱餐厅的鸡肉料理,是细菌最容易滋生的温床。由于餐点温度难以全程维持,工作人员也不可能逐一检查每盘菜,看似无碍,但“12小时后身体就会知道”。饮品部分同样暗藏风险。该业者指出,制冰机若没有定期清洁,冰块就成了“冰镇细菌培养皿”。不少繁忙的餐厅往往忽略这一环节,让顾客在不知情下喝下“细菌调制的饮品”。
除了食安问题,专家也提醒民众注意餐厅在菜单设计上的小心机。根据优惠平台Proxy Coupons执行长哈灵顿(Fred Harrington)的说法,大多数人会在90秒内决定餐点,餐厅正是利用这一点去设计菜单来引导顾客。若发现价格被刻意隐藏,或摆放在不显眼的位置,其实并非巧合。南加大讲师布勒(Jason Buhle)解释,餐厅的目的是让顾客先专注在食物,再去考虑价格,因此常见的手法就是“先列出菜名,再标注价钱”,借此降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