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跌下神坛的惊人真相 他的结局两千年前就定了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释永信跌下神坛的惊人真相 他的结局两千年前就定了
人们离经叛道的行为,必然会招来灾祸。释迦牟尼也讲述了他看到的大劫难:在末法时期,人间会发生各种灾难,全球气候失调,五谷欠收,瘟疫横行,病死者无数,百姓生活困苦,官员贪婪残暴,不讲道理,只知享乐。坏人越来越多,而好人却少之又少。 对照一下身边发生的事,佛经的预言不就是在说当今社会吗? 不仅如此,释迦牟尼还描述到,大劫将尽的时候,时间会加速,白天和夜晚会变得很短。

大家好,我是扶摇,欢迎和我一起探索未解之谜。

北京时间7月27日晚,河南嵩山少林寺管理处发布了一条情况通报,证实微博停更多日的方丈释永信因涉嫌刑事犯罪正接受官方调查,罪名包括: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

这条消息一出,犹如丢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全网炸开了锅。就在大家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中国佛教协会火速跟进,在7月28日发表公告,称“坚决拥护和支持对释永信的依法处理决定”,宣布注销释永信的戒牒,也就是永久开除僧籍。这下大家确定了,释永信这次是真出事了。

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网友们都不淡定了:十年前释永信遭少林寺弟子实名举报,当时官宣各种洗地,释永信全身而退,怎么十年后,就因为同样的罪名栽了呢?

有人说,这是中国政府没钱了,割普通韭菜不够,所以向这位穿16万的袈裟,豪掷4.52亿买地的佛门CEO下手了;也有人说,中国内部权斗白热化,释永信背后的靠山倒了,他被扔出来祭旗。

那么这其中的是非曲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重头说起。

千年古刹

少林寺,修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即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笃信佛法,对跋涉而来的天竺僧人跋陀非常敬重。跋陀喜爱山林幽静,见嵩山少室山峰峦叠嶂,仿佛一朵盛开的莲花,有意在“花”中建寺。孝文帝就遵从他的意愿,在少室山的密林之中修建寺院,取名“少林寺”。

三十多年之后,禅宗达摩祖师来到少林寺,在一石洞内面壁九年,随后广集信徒,传授禅宗,随着影响日益扩大,少林寺也以“禅宗祖庭”闻名。

唐朝武德二年,也就是公元619年。隋朝的将领王世充在洛阳自立为帝,建立“郑国”。他的侄子王仁则占了少林寺旁边的柏谷坞,建了辕州城。当时秦王李世民带兵来讨伐王世充,少林寺里的十三位高僧协助李世民,活捉了王仁则。

之后,李世民论功行赏,一位僧人昙宗还被封为了大将军!不过,少林的武僧们一心向佛,不想当官做武将,于是李世民就赐他们紫罗袈裟,并赏了少林寺一千段绢帛、四十顷良田。为了让少林寺能保护自己,他还让朝廷出钱帮寺里建了五百人的僧兵队伍和专属营房。更有意思的是,因为练武太耗体力,李世民特批少林武僧可以吃肉,自此少林寺有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十三棍僧保唐王的故事,也被人们津津乐道,流传了下来。

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对少林寺礼遇有加,大力扶持。朝廷有了解决不了的难敌,还会找少林武僧帮忙。清朝的时候,更有多位皇帝时不时御驾亲临少林寺,参拜修行,少林寺也因此获得了“龙庭”的美誉。

少林历劫

然而少林寺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走过了历史上的灭佛之祸,少林寺在民国初年遭遇了一场重大的变故。

1928年,军阀混战时期,冯玉祥部下石友三火烧少林,许多珍贵的藏经、寺志、拳谱等也被烧成灰烬。这对于少林寺的历史传承来说,无疑是一场浩劫。不过,少林寺毕竟是一座礼佛修行的寺院,在信仰的支撑之下,少林寺的文化与精神依然延续著,僧人们依然保持着参禅习武的风尚,等待着时间来弥合伤口。

然而,历史似乎并没有给少林寺太多的机会。

时间来到中共建政之后,作为一个信奉无神论的极权政府,中共“儒、释、道”三教齐灭,少林寺也没有逃过这一劫。寺院收归国家管理,田产被没收,僧人被强迫还俗。更有甚者,在“抗美援朝”期间,中共还直接把僧人送到前线,直接肉体毁灭。

1952年“中国佛教协会”之后,中共又开始对佛门弟子的精神毁灭了。佛教协会在中共的指示下,要求僧尼们“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也就是要在共产党“无神论”的领导下,开展佛教的工作,并且要积极参加共产党的社会建设,贯彻政府的政策等等,简直就差在寺院中设立党支部了。

真正持戒修行的僧人被扣上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在“纯净佛道教队伍”的革命口号下被监禁、劳改、乃至处死。那些政治和尚却忙着从内部破坏佛教信仰,歪曲佛经,迎合中共换来荣华富贵。

一波又一波的运动丝毫不给人们任何喘息的机会,很快,十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寺院、道观、佛像、名胜古迹、字画、古玩等珍贵文化遗产被视为“封、资、修”产物,遭到红卫兵的肆意破坏。上百名红卫兵扫荡少林寺,扬言要炸毁寺中的佛像、殿堂和碑碣。当时,释行正法师抱着誓与佛院同归于尽的决心,才保住了千佛殿明代毗卢遮那大佛像和少林寺塔林。

此时的少林寺已彻底衰败。曾经在民国时期拥有一千三百七十多亩的田产以及二百多僧众的少林寺,在中共一波又一波的运动整治下,最后只剩下二十八亩薄田和十几个僧人。这座千年古刹也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直到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上映,才让嵩山少林寺又回到人们的视线之中。电影根据十三棍僧保唐王的故事改编而成,一时间就火遍了大江南北。那个时候,电影票才一两毛钱一张,而电影《少林寺》的票房竟然达到了1.61亿元!全国掀起一股武功热潮,无数年轻人都渴望到少林寺历练一番,成为金庸笔下的武林高手。

一时间少林寺由之前的门可罗雀变成了游客络绎不绝。这有游客就有香火呀,有香火就有财富,这一切都被一个人看在眼里,要如何把握住(客)流量密码,赚上一笔,他心中默默盘算著。而这个人就是日后把佛门净地变成商业帝国的佛门CEO释永信。

佛门CEO

释永信,俗名刘应成,1965年出生。1981年,年仅16岁的他,到少林寺出家,拜释行正法师为师。至于释永信为什么要出家,也是众说纷纭啊,有人爆料说他行为不端,因乱伦被逐出家门,无处可去于是出家;也有人说他因为家里贫穷,出家混口饭吃。而释永信本人似乎也不太愿意谈起这段往事,只是在一次受访时,说自己是仰慕少林武功。不管是何种原因,反正有一点可以确定,释永信出家与出世修行没什么关系,这或许也能解释他之后的一系列奇葩行为吧。

1986年,行正法师正式升座成为少林寺的第29任方丈。一年之后,身体不太好的行正法师重病去世。按照少林寺的官方说法,这时释永信就接过师父的衣钵,成了少林寺的新方丈。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这是官方说法呢?因为这段历史实在是蹊跷啊,行正法师去世的时候,释永信才刚刚入门6年,年仅22岁,他为什么能赢过一众资历比他深的法师,登上方丈的大位?还有一个疑点,为什么他正式成为少林寺第30任方丈的升座仪式,是在1999年,行正法师去世之后12年才举行呢?这其中有什么猫腻吗?

没错,这其中确实有料,还是一个大料,我们后面会详细和大家介绍。咱们先继续说释永信接任方丈后,都怎么改造少林寺的。

按照释永信的说法,行正法师去世前,抓着他的手说,要他“多存粮,盖房子,恢复少林鼎盛”。所以为了实现师父的遗愿,他努力地抓钱。

亲眼见证电影《少林寺》带来的红利,释永信于是决定打好“功夫”牌。他成立了少林武僧团,在全国各地打拳巡演,之后更是开拓海外市场,打响全球知名度。

随着游客不断慕名而来,少林寺的门票收入也是水涨船高。除基本门票外,少林寺还提供多项附加收费项目,如实景演出、索道等等。于此同时,少林寺还推出了各种香火套餐,最低400元,最高10万元,难怪有游客说,烧香等同打劫。到了新年,寺院还会推出新年头香的活动,价格自然也是很“香”。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11/2260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