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B战机。图为2024年10月,美军测试机停放日本海上自卫队出云级护卫舰“加贺号(DDH-184)”机库。图:翻摄“X”@JMSDF_PAO
据《环球网》报导,日本航空自卫队昨(7)日首度在宫崎县新富町的新田原基地部署 F-35B隐形战机,成为二战以来日本首次拥有具备舰载能力的战斗机。虽然防卫省强调,此举有助提升快速反应与防卫能力,但有专家警告,日本此举恐将打破区域战略平衡,对和平稳定构成威胁。
根据《共同社》报导,防卫省原本规划于2024年度内部署 F-35B,但因机载电脑软件需修改,美方延后交机。目前部署的首批4架中,有3架由美军飞行员自关岛起飞抵达新田原基地,另1架因检修尚未抵达。防卫省预计今年内完成8架部署,最终将达42架。
日本航空自卫队首批F-35B战机,降落九州新田原基地。图:翻摄Japan Air Self-Defense Force
F-35B具备短距起飞、垂直降落与雷达难以侦测的隐身特性,未来将被部署于正在进行航母化改装的“出云”号与“加贺”号护卫舰上,意图打造可携载 F-35B的轻型航母战力。根据日本计划,每艘可搭载约21架 F-35B,构成完整航母打击群。
不过,新田原基地周边居民对 F-35B的部署强烈反弹。昨日有约50名居民手持“F-35B部署 NO!”标语于基地外抗议,原因包括战机噪音巨大与夜间训练频繁。防卫省曾在4月说明会上坦承,每月最多将进行约100次训练,其中夜间训练约40次,而垂直降落时的噪音甚至可达130分贝,远高于一般战机降落的92分贝。
日本航空自卫队7日接收“首批”3架F-35B闪电Ⅱ(LightningⅡ)战斗机。图:翻摄Japan Air Self-Defense Force
对于此次部署,有中国专家接受《环球时报》访问时表示,日本引进 F-35B不仅提升偷袭与突袭能力,更代表日本的防卫策略正逐步从防御转向进攻。他指出,即便在基地遭攻击、跑道受损的情况下,F-35B仍能利用短距或简易跑道起降,甚至可在小型岛屿机场执行任务,具备高度灵活性。
此外,若与“出云”号、“加贺”号结合运用,未来将能于第一岛链周边或更远海域遂行夺岛与进攻任务,对区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专家指出,美国向日本出口 F-35B,是有意放宽限制,强化日本进攻性军事能力,借此在印太地区与美军协同作战。
日本海上自卫队“加贺号(DDH-184)”准航空母舰,本周将菲律宾海与英国航舰“威尔士亲王号(R09)”共同操演。其中F-35B将进行跨舰起降。图:翻摄“X”@JMSDF_PAO
《日本经济新闻》今(8)日称,中国航母“辽宁号”与“山东号”6月曾穿越第二岛链,对日本构成威胁。然而,中方学者张军社批评此说毫无根据,指出日本自2018年修改防卫大纲后,已明确朝军事正常化发展,打着因应中国为由,突破宪法第九条“专守防卫”的限制,积极发展隐形战机、高超音速导弹与潜舰等具进攻性的装备。
张军社强调,“出云级”航母的改装与 F-35B的部署,象征日本军力发展进入新阶段。他认为,这是日本试图摆脱战后和平体制的重要一步,也可能会加剧区域军备竞赛,对东亚和平稳定造成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