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剥开煮过头的鸡蛋,看到蛋黄表面那层青灰色的”外衣”,你是不是也会心里打鼓?朋友圈里总有人说这是致癌物”,吓得人连鸡蛋都不敢好好吃了。今天咱们就来破解这些关于鸡蛋的迷思,让你吃得明白又安心。
一、蛋黄变青到底是怎么回事?
1、化学反应惹的祸
蛋黄变青其实是鸡蛋在长时间高温加热后发生的正常化学反应。蛋黄中的铁元素与蛋白中的硫元素结合,形成了硫化亚铁,就是那层青灰色的物质。这跟铁锅煮水会变黑是一个道理。
2、安全无害的产物
硫化亚铁在食品中含量极低,世界卫生组织并未将其列为致癌物。你吃进去的那点量,远低于安全标准,完全不用担心致癌风险。
3、如何避免蛋黄变青
想要完美水煮蛋,记住”三分钟法则”:水开后放入鸡蛋,中火煮8-9分钟立即捞出,放入冰水降温。这样蛋黄刚好凝固又不会变青。
二、红壳蛋真的更有营养吗?
1、蛋壳颜色与营养无关
科学研究表明,红壳蛋和白壳蛋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主要营养成分上几乎没有差别。蛋壳颜色只与鸡的品种有关,就像人的肤色不同不代表健康程度不同。
2、蛋黄颜色≠营养价值
深色蛋黄可能只是鸡饲料中添加了玉米或胡萝卜素的结果,并不代表营养更丰富。有些养殖场会特意添加天然色素让蛋黄看起来更”诱人”。
3、价格差异的真相
红壳蛋通常更贵,主要是因为产红壳蛋的鸡体型大、吃得更多,养殖成本高,而不是因为营养更好。白壳蛋鸡产蛋率更高,所以价格更亲民。
三、挑选鸡蛋的3个黄金法则
1、看日期比看颜色重要
生产日期越近的鸡蛋越新鲜。新鲜鸡蛋的蛋黄更紧实,蛋白分层明显,营养价值保留更完整。
2、摇晃测试很靠谱
轻轻摇晃鸡蛋,如果几乎听不到声音,说明气室小、新鲜度高;如果感觉像有水在晃,可能就不太新鲜了。
3、储存方式决定保鲜期
买回家的鸡蛋不要清洗,直接冷藏保存。清洗会破坏蛋壳表面的保护膜,反而容易变质。放在冰箱内层比放在门架上更保鲜。
四、关于鸡蛋的3个冷知识
1、鸡蛋也有”最佳食用期”
鸡蛋在产后7-10天时,蛋白质达到最佳状态,这时候做水煮蛋最容易剥壳,炒蛋也最蓬松。
2、蛋黄颜色可以人为控制
通过调整鸡饲料,可以让蛋黄呈现从浅黄到橙红各种颜色。国外甚至有专门的”蛋黄色卡”供养殖场参考。
3、双黄蛋不是激素导致
年轻母鸡排卵不稳定时容易产双黄蛋,这完全是自然现象。现在市场上有些双黄蛋是特殊品种鸡产的,与激素无关。
现在你该明白了,蛋黄变青不过是小小的化学反应,红壳蛋也不比白壳蛋高贵。与其纠结这些表像,不如学会挑选新鲜的好鸡蛋。记住,均衡饮食才是关键,别再被这些鸡蛋谣言牵着鼻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