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关重要!中共军事指挥链变更进行时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致关重要!中共军事指挥链变更进行时—沈舟:美中军事指挥链同期变更的关键影响

2025年7月11日,美军2架B-52轰炸机和日本、韩国战斗机在太平洋联合演练。(韩国空军)

近日,中共军委印发了一个约束军队政工系统的《规定》,称要“全面肃清流毒影响”,并“重塑政治干部形象”,明确了“应该怎么做、不能做什么”。这标志着中共军权正发生全面转移,军事指挥链正处于重大变更阶段。同期,随着川普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美国的军事指挥链也发生了变更,而且很快体现于战场决策。这对美中之间军事对峙和可能的大战正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中共军事指挥权仍未公开转移交接

7月21日,中共军报报导,中共军委近日印发《关于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全面肃清流毒影响重塑政治干部形象威信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政治干部特别是政治领导干部要带头“从严肃毒除弊、重塑形象威信”;还称明确了“应该怎么做、不能做什么”。

这意味着中共军队的清洗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军权的转移也大致准备揭开盖子了。中共军报同时发表评论文章称,要“清除形形色色损害形象威信的负面因素”;还要求“每名政治干部都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一级做给一级看”。

中共党魁至少在2024年中期开始出现失去军权的迹象。2024年8月30日,张又侠北京会见来访的时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被视为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意味着美国及时掌握了中共军队的重大变化,彼此心照不宣。

中共军权可能在一年前就已经发生实质性的转移,苗华落马、何卫东被失踪可能都是军权转移后的必然结果;或者说,不愿接受指挥链变更的人,必然会被清洗。中共高层权力和军权更迭时往往会出现你死我活的斗争,与西方主要国家军队指挥链的程序性变更截然不同。

中共军委主席的职位尚未正式变动,中共军报近日发布《规定》时,也仍提习*近*平的名字;但同时又称要“从严肃毒除弊”,预示着准备全面完成指挥链的更迭。

中共军委主席的变更,需要中央委员会开会才能决定。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2024年7月召开,李尚福正式被免除军委委员职务,但新任中共国防部长董军却没有被递补,已现重大异常。如今,苗华也不再是军委委员,何卫东又“被失踪”,原来的七名军委委员至少去掉了三人。

中共四中全会尚未召开,军委的公开变动只能继续等待,中共军事指挥链的变更迟迟不能正式宣布。如果此时发生战事,中共军队将面临十分尴尬的境地。现任军委主席应该已无权发布命令,或者发了命令也没人认可。军委副主席可能有权发布一些命令,军队内部可能也认可,但军委副主席是否有权下达对外作战命令,将不得不画一个问号。

中共最高军事指挥权仍未正式完成公开的交接。这是中共军队的窘境,自然也就成为了美军的机遇。

2025年3月5日,中共人大会议开幕前,军队代表进入人民大会堂,有的看到记者在拍照,用帽子遮住了自己的脸。(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美军抓住机会果断出手

6月13日,以色列发起“崛起之狮”行动空袭伊朗,一周内就把伊朗军事指挥链打残,并严重削弱了其报复能力。6月21日,美军发起“午夜之锤”行动,B-2轰炸机亮出杀手锏,伊朗核武器项目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2000年初,伊朗核问题开始引发美国和西方关注,几经谈判、妥协,又几经反复,伊朗的核武器项目始终无法被终结。美军的B-2轰炸机1997年开始服役,并多次参加实战,但在2025年之前,没有任何一个美国总统敢做出轰炸伊朗核设施的重大决策。

川普二度担任美国总统后,固然更加轻车熟路,周围也聚拢了有共同理念和更强大执行力的团队,但外部机遇同样重要。

中共是美军的头号潜在对手,伊朗的背后也正是中共。恰在此时,中共军队内部又连连出事,军事指挥链发生重大变更,却迟迟无法正式完成交接,中共高层再度陷入权力争夺,无暇顾及伊朗,也无力对美军的行动做出反应。这对美军来说可谓天赐良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军才先后把两艘部署在西太平洋的航母舰队调往中东;美国默许以色列先空袭伊朗,最后美军B-2轰炸机完成致命一击。在此期间,北京始终密切关注,但中共军队只能观望。

美军的第二号潜在对手是俄罗斯,已经陷入战争泥潭;第三号潜在对手就是伊朗及其扶植的势力。中、俄自顾不暇之际,美军才可以心无旁骛,看准时机出手,一举解决了伊朗核问题。

当外部机遇出现时,就需要内部做出及时、果断的决策。川普应属善于把握机会、敢于决断之人,美军高层的配合也必不可少,这恰恰是美军指挥链2025年变更后带来的一大优势。

2025年6月22日,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针对美国对伊朗的打击行动在五角大楼召开新闻会。(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美军指挥链变更带来的优势

美国新总统上任后,国防部长也会更换,但参谋长联合会议主席不一定会更换。川普上任后,不但更换了国防部长,还更换了参谋长联合会议主席。

川普的国防部长提名人海格塞斯虽然遇到了较大争议,但川普始终力挺,因为他需要一名能完全执行自己战略意图的国防部长。川普深刻吸取了他第一任时的教训,当时他曾先后解雇了两名自己任命的国防部长。

海格塞斯上任后,立刻提出美军的新愿景,即“恢复战士精神,重建我们的军队,重建威慑力”,同时与盟友和伙伴合作“遏制共产中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侵略”。美国军事指挥链更迭的效应立竿见影,自愿报名服役的人数前所未有,各军种都提前完成了年度招人计划,一些军种多年来招人不足的难题竟然一夕解决,这至少表明了更多参与者对美军新指挥链的强烈信心。

海格塞斯在北约会议上完全执行了川普的意图,公开要求欧洲盟友更多承担欧洲防务,美国和欧洲应各自在印太和欧洲地区建立军事优势。海格塞斯也支持以色列,并称伊朗政权为“邪恶政权”。海格塞斯还很快执行川普的指令,终止了美军内部的多元文化(DEI)计划;并呼吁解雇支持此类计划的军事领导人,并很快涉及时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

川普上任一个月后,宣布解雇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布朗在川普第一任期内,于2020年8月被任命为空军参谋长;在2023年10月被时任美国总统拜登任命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川普中意的人选是凯恩(John Daniel Caine),他也是空军出身。川普第一任期时,提出要尽快打败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IS),但当时的五角大楼高层告诉川普需要5年时间。川普亲自前往中东征询了意见,当时在前线任职的凯恩告诉川普,只需一个星期就能打败ISIS,令川普刮目相看。川普充分向前线授权后,美军果然很快打败了ISIS。

凯恩被川普提名为新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并没有遇到多大阻力。凯恩4月11日上任,美军6月21日就对伊朗核设施发起了“午夜之锤”行动。川普估计事先听取了凯恩的计划,感到满意,并给予了完全信任,让五角大楼放手大干。

美国军事指挥链变更后,很快产生了新的优势,也迅速反映在战场决策上,可以说是将帅一心、三军用命。这对中共军队势必也造成了极大震动。

2025年7月18日,美军华盛顿号(CVN73,左)航母舰队和英国威尔斯亲王号航母舰队在澳大利亚附近的帝汶海参加“护身军刀”(Talisman Sabre)演习,舰载机正飞越舰队上空。(美国海军)

美中军事对抗新的分水岭

美军轰炸伊朗核设施后,美国的国际地位再度高涨,盟友对美国更加信服,中共则更加忐忑不安。美中军事指挥链同期发生变更,但美国的程序化转变更加迅速,而且很快在战场上体现出来;中共军队却陷入了更大麻烦。美中军事对抗正在进入新的分水岭。

美国军事指挥链的变更也正在逐级发生程序化的传递。6月20日,五角大楼向各军事部门负责人发出一份公开的备忘录,主题为“评估军官晋升和选拔程序”。其核心内容就是公平、透明地择优选拔和提拔最优秀的军官,因此要对整个军官晋升和选拔流程进行全面审查。这应该是美国新任国防部长海格塞斯的又一重要事项,以尽快实现“恢复战士精神”的主张。

可以说,美军正在为一场可能的大战做全面准备。美军在战争期间临阵换将的事例屡见不鲜,缺乏能力的军官会被迅速移除,在战场上表现优异的军官会迅速得到提拔,这也成为美军制胜的关键一环。

在描绘二战美军的电视连续剧《战火兄弟连》(Band of Brothers)中,美军101空降师一部的E连主官因缺乏能力,临战前被调职,调往更适合他的补给军官职位。电影的主角温斯特上尉曾在E连被无能的主官压制,但在战场上初露身手后,很快得到了士兵们的进一步认可,也获得了提拔。该剧准确反映了美军在实战中能够不断及时调整指挥系统,以确保最有能力的人在前线指挥。

川普作为美国最高军事长官,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更难接受美军内部的政治游戏。他深知需要让最有能力的人执掌美军,才可能“让美国再次伟大”。

相比之下,中共仍高喊“忠诚”“政治”,近期对军队政治干部的要求,仍是老一套的宣传,以政治斗争为手段。这与现代化战争的要求相去甚远。

美国展示B-2轰炸机的威力,就是在告诉中南海,美国拥有中共没有的能力,可以随时先发制人。美军也在加大军事投入,F-47、B-21、金穹系统等项目正重新拉开美中之间的军事差距。

美国军事指挥链的变更在为大战做准备,中共军队却还在漫长的动荡中找不到方向。大多数中共军官们只想继续升官发财,他们想的不是打仗,而是如何小心翼翼地躲过一波又一波的内部清洗。

美中军事指挥链同时发生的变更,正在深刻影响双方的军事对峙,若发生大战,影响就会在战场上更多体现出来。中共军队不断出事,实际预示着现有的存在模式与中共政权一样,都已经走到了尽头。

..;首发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729/225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