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罢免首轮投票 大陆民众关注两岸不同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港台 > 正文
台湾大罢免首轮投票 大陆民众关注两岸不同
有受访台湾专家早前已对大..;表示,台湾人民提罢免的根本动机是“反对中共对台渗透”。他指出,2024年立法院改选后,国会形成“朝小野大”格局。

2025年7月26日,台北罢免选举期间,选民在投票所排队投票。(I-HWA CHENG/AFP via Getty Images)

7月26日,台湾大罢免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无一名在野党立委被罢免。台湾两大政党都承认选举结果,外界感叹台湾民主的成熟。在大陆方面,有部分民众高度关注台湾大罢免,不具名发表与中共官方不同的看法。

26日完成投、开票后,24立委罢免案以及新竹市长高虹安罢免案皆未通过,第2波共7案罢免投票将在8月23日举行,同一天还有核三重启公投。

这次大罢免的背景,是台湾公民团体针对亲共蓝白立委联手主导的国会扩权,发起大罢免行动,首波国民党24名立委及高虹安罢免案7月26日投票和开票。若国民党这次失去六席立委,而经补选后全部由民进党的候选人递补上,民进党将有机会拥有过半的国会立委席次,重夺国会主导权。

有受访台湾专家早前已对..;表示,台湾人民提罢免的根本动机是“反对中共对台渗透”。他指出,2024年立法院改选后,国会形成“朝小野大”格局。

大陆民众关注台湾民主制度

河南关注社会热点的女士圣莲(化名)对大..;表示,台湾的罢免投票也受大陆人关注。尽管台湾和中国的政治体系有很大的不同,但这两者在民意表达上的比较依然引人深思。在台湾,公民能够通过投票直接影响政治人物的命运,反映出民主制度的有效性。与之相比,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虽然名义上代表民意,但实际运作中,代表们常常缺乏真正的民意反馈。

在中国大陆,近年来的抗议活动,如2022年的北京四通桥事件,就公开提出了罢免习*近*平的党政职务、普选国家主席,后来也有类似的声音。

圣莲表示,那些呼吁习下台的声音也反映了部分民众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改变的渴望,尽管这种表达面临重大风险。

她认为,台湾与大陆的对比常常引发思考,尤其是在民主和自由的框架下。台湾的自由选举、言论自由和民间社会发展与大陆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很多人可能会因此感到震撼或觉醒。这种对比有时促使大陆的公民思考自身的权利以及社会的未来。

圣莲表示,关于这次大罢免,周围人对此的看法多种多样,但“我周边的人大都支持这次大罢免”。

北京律师黄生(化名)对大..;表示,台湾大罢免是台湾民主的一个表现,大陆还不具备这种状况,这也是两岸的一个对比和反衬。

他表示,台湾现在被中共渗透得非常厉害。“为啥要实行大罢免呢?是不是那些立委们基本都是随中共节拍走的?再不大罢免,我估计,下一步台湾就会跟香港一样了,香港的示范作用也就这一次。台湾人再不珍惜自己的民主生活,我估计会被统战的。”

“人民在试探不同方法反共”

对于首轮台湾大罢免失败,悉尼科技大学副教授冯崇义表示,因为这些选区就是国民党的选区,是他们的基本盘,按照法律,你要罢免他,可能拿不到这么多的选票,在操作上是非常艰难的。

尽管台湾两大政党依然存在严重分裂,但26日整个选举过程秩序井然、和平有序。在680万合格选民中,有超过半数参与了投票。

香港知名实业家袁弓夷对大..;表示,虽然罢免不成功,但是不管怎么样,两边赞成的也好,反对的也好,都是很热烈参与这个公投。这也是一种公投,是罢免公投,不管怎么样,这是人民的意思。

“给共产党进来渗透是不好的。人民在试探,在试用不同的方法,怎么来对付共产党,怎么对付外敌。我们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我们香港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他说。

台湾国防大学政战学院前院长余宗基对大..;表示,中共对于台湾的渗透,包括假讯息、文化统战的这一些势力渗透进来台湾的严重程度,远远超出罢团跟一般民众的了解,也就是中共铺天盖地的假讯息,各种组织的渗透,是当前民进党政府必须要非常严肃去面对的挑战。

罢免领衔人之一的联电创办人曹兴诚在投票结果出炉后指出,“我们相信,台湾因为有我们,总有一天会摆脱中共这个不讲天理,不顾公道政权的纠缠,让台湾永远成为自由之地,勇者之乡。”

对于首波大罢免未有罢免案通过,中央社引述学者表示,国民党恐对赖政府展开焦土政策,总统赖清德可把身份放软进行政治协商、跨党派对话,而这次投票结果并非亲中路线的授权,绿营的反共论述也应更细致,不能再用包裹式的反共论述。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记者宁海钟、骆亚采访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728/2254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