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睎干:保险箱错觉——大罢免为什么失败?还有更严重的浮出水面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冯睎干:保险箱错觉——大罢免为什么失败?还有更严重的浮出水面
这不是摆在眼前的宪政危机吗?往坏处想,不单蓝白立委可以肆无忌惮通过恶法,就连民进党也可以滥用行政权,再没有司法机关可以制衡。宪法法庭停摆,首当其冲的就是平民有冤无路诉:截至上月底,宪法法庭共有385件未结案件,当中354件为人民声请,包括“性侵追诉权时效”等议题。这样严重的问题,我在网上就很少看见台湾人讨论。媒体也不是没有报道,但感觉总有点爱理不理。

726台湾“大罢免”全线大败,24名国民党立委及新竹市长一个也没有少,都安全过关。除了国民党及其支持者外,最高兴的应该是对岸高调反罢免的中共了。这场声势浩大、由公民发动的罢免运动何以惨败收场呢?

众所周知的理由,是“揭竿起义”的选区本是国民党票仓,蓝营立委根基深厚,先天上已没有翻盘优势。在这次的7个选区中,同意罢免的票数虽然跨越了门槛(该选区选举人数的25%),但仍少于不同意票;其余18位,罢免方更连25%的门槛都未达标,最终自然是全军覆没。

有论者也认为,民进党不积极动员,而让经验不足的罢团孤军作战,也是失败主因。其实在蓝区反蓝,还要搞史无前例的罢免,本来就是一场政治豪赌,只能押注中间派觉悟或蓝营选民倒戈,胜算不高。民进党保持距离以自保,也无可厚非,否则可能输得更惨。

大罢免的失败,我觉得,很大程度跟台湾的资讯失衡现象有关。一面倒接收蓝白、中共或民进党的宣传,固然是失衡,但更深层的失衡,是很多人根本不大理会严肃的政治或社会议题,主流媒体(不管蓝绿)也鲜有大篇幅报道,因而无法引导民众集体监督行政立法机关。举个近日的例子。

726大罢免前夕,即刚过去的礼拜五,其实也发生了一件“大事”:赖清德提名的7名司法院大法官,遭蓝白立委全数否决,导致宪政法庭继续处于瘫痪状态。台湾制度跟香港不同,台湾大法官需由总统提名,并经立法院过半数同意,才可以正式上任。现在7名大法官被立法院否决,有什么问题呢?

去年10月,蓝委翁晓玲提案修正《宪法诉讼法》,提高了宪法法庭判决门槛,规定大法官总数为15人,参与评议的人数不得少于10人,作成违宪宣告时,同意违宪宣告的大法官人数不得少于9人。这个《宪诉法》很快就三读通过。

问题来了:去年因为7名大法官任期届满,只剩下8名大法官,按照“完善版”《宪诉法》,人数不足,司法院无法行使释宪权。其间,赖清德两度提名大法官填补空缺,蓝白立委认为他们都是民进党操控的法官,用来箝制立法权,所以全数封杀。结果,宪法法庭至今瘫痪大半年。不管立法院通过什么法案,都没有人可以裁定它违宪了。

这不是摆在眼前的宪政危机吗?往坏处想,不单蓝白立委可以肆无忌惮通过恶法,就连民进党也可以滥用行政权,再没有司法机关可以制衡。宪法法庭停摆,首当其冲的就是平民有冤无路诉:截至上月底,宪法法庭共有385件未结案件,当中354件为人民声请,包括“性侵追诉权时效”等议题。

这样严重的问题,我在网上就很少看见台湾人讨论。媒体也不是没有报道,但感觉总有点爱理不理。去年11月过百律师上街“反修法”,也未能引起公众热议——是因为台湾喜欢讲“情、理、法”,“法治”真的不太重要吗?这个“宪法法庭瘫痪”问题,认真点看,跟“大罢免”同样值得关注。台湾人应该急切追问:“造成今日困局,到底是谁的责任?”但紧张的人似乎只有少数。

当然,一定有人说这是民进党的责任,谁让他们把法庭当做“独裁”工具?所以兜了一个圈,哈,我们又回到“谁是独裁”的老问题。台湾的撕裂,已经告诉你这问题有两个答案。我不禁想起著名的“保险箱错觉(Coffer illusion)”图形:它由黑白灰线条构成,乍看都是长方形(像保险箱),但如果你换个角度,仔细观察,便能看出其中隐藏16个圆形。(见附图)

这错觉说明了,我们的大脑倾向将看到的线条,归类成环境中常见的形状,如长方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学者 Ivan Kroupin做了项研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保险箱错觉”的观感,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人通常看到长方形,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满是建筑物的直线直角,而纳米比亚农村的人,由于日常多见圆形茅屋,则倾向看到圆形。

这个“保险箱错觉”的原理,除了揭示大脑如何解读视觉讯息,也间接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看到同一件事,却往往有截然不同的诠释,而且谁也说服不了谁。这就是内置于人脑的最根本的“资讯失衡”。如何破除这种错觉呢?我没有好的答案,只能说,这是文化背景差异的必然结果。

若想收窄这种差异,只能期盼主流媒体提供更全面、持平的资讯,多报道重要的议题,而民众也得明白一点:维护民主,光靠投票是不够的,你还要持续监察自己选出来的人。民主之路注定艰难,但只要能够继续走下去,那还是幸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稣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脸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728/2253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