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对网络审查及封锁的力度日趋严厉。图为资料图。(JOHANNES EISELE/AFP/Getty Images)
近期,中共当局进一步加强对VPN产业的监管,从墙内运营商到“机场翻墙”用户均被列为重点监控对象。据多位消息人士披露,监管手段日益主动与技术化,但部分外籍入境人士却被推荐安装“特供VPN”,引发外界对中国网络审查与数据监控双轨策略的广泛关注。
7月24日,多位网民在海内外社交平台披露,自5月起,中(共)国对境内VPN(虚拟私人网络)产业的打击明显升级。近期,多位知情人士也向大.纪.元;透露,中共网信办所属技术人员开始主动购买市场上的“梯子”产品(即VPN服务),以此锁定节点IP地址,再通过与境内互联网服务商(ISP)的通报机制,追踪服务器提供者及其客户信息。
知情人士还称,一旦确认某服务器涉及“翻墙”用途,相关节点即被迅速中断,客户亦可能面临调查。多名机场运营者表示,这一“精准打击”模式使他们陷入“连续爆破式”的封禁压力。
一名匿名VPN服务运营者无奈地表示:“最近GFW(防火长城)动作频繁,每天下午四点左右会批量拦截出境IP,像是定时断电一样。如果继续下去,国内中转隧道可能会被彻底封杀。现在新的隧道协议还在测试阶段,大多数人只能观望GFW和技术圈之间的博弈。”
但与此同时,中共有关当局对外国人使用VPN却展现出“另一套标准”。韩裔华人陈女士近日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时,即被地勤人员主动提供电话卡与VPN安装服务。陈女士7月25日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周到上海时,我刚过海关,工作人员就热情介绍他们的电话卡,说可以代为安装VPN。我问在中国使用VPN不是违法的吗?她却说‘外国人可以用,港澳台同胞也可以用’,而且保证境外网站畅通无阻。”
这类“差别对待”的网络政策引发不少中国网民不满。一些油管频道用户甚至在平台上公开宣传“唯一可在大陆稳定高速运行”的VPN,并发布墙内实测影片展示翻墙软件的实际效果。
在中国大陆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程序员李文(化名)接受记者采访时披露,无论是墙内还是机场提供的VPN服务,都可能暗藏风险。他说:“国内开发VPN需要公安部批准、网信办备案。其实很多所谓的翻墙软件,是数据监控工具。它们能收集你手机上的信息与浏览记录,并将其上传给开发方用于分析。一旦涉及敏感内容,后果不堪设想。”
李文还说,北京相关数据库每天都在分析由国内VPN公司回传的大量数据,这类公司有的设在海外,他们的工作重点包括两类:“一是与政权安全稳定相关,比如上访、维权、批评中共领导人的内容;二是科技与商业领域,包括芯片动态、外企活动情况或国际间的商业合作项目等。”
旅居澳洲的网络评论人士贺先生也认为,中共政府越来越依赖数字手段掌握社会动态。他表示,“真人传递的信息可能掺假,但通过VPN截获的数据,能真实还原用户行为轨迹和生活场景,甚至比传统线人更具说服力。”
据悉,在“防火长城”不断升级的同时,中国网络空间出现了制度内外“两个世界”并行的怪现象。一边是墙内运营者战战兢兢,一边是对外籍用户提供“特供通道”。对此,有专家警告,在中共严厉的审查与高压政策下,民间使用VPN的空间将愈发收窄,当局对数字信息的掌控则进入更深层次的所谓“数据治理”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