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只有学生才会想当老鼠人,上班族,甚至存了一桶金的30多岁青壮年也是老鼠人
近来,“老鼠人”生活方式在中国迅速走红。(翻摄自网络)
中国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年轻人正在流传“老鼠人”一词,他们日夜颠倒、蜷居斗室、以低欲望方式与现实妥协。从“佛系”到“躺平”,如今在高失业与阶级焦虑中,“老鼠人”反映出一整代人的无力与逃避,也凸显中国青年对未来的迷惘。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导,中国安徽一位名叫尹浩的20岁大学生受访指出,过去一年大多数时间的日常作息,自己是一名典型的“老鼠人”,除了上课时间之外,宿舍里1.2米宽的床铺就是他的“鼠窝”,而用遮光帘围起来的空间,就是他的“鼠鼠世界”。每天凌晨2点才入睡,上午10点醒来,躺在床上滑手机直到吃饭时间,饭后再睡个午觉,下午5点醒来再滑几下手机就到晚餐时间,餐后继续刷影片、打游戏直到深夜。
过去几个月,低能量的“老鼠人”生活方式在中国迅速走红,成为继“佛系”、“躺平”、“摆烂”后又一个受到关注的现象。这一概念最早源自俄罗斯,透过短影音传入中国后,被用来形容蜷居出租屋、靠廉价外卖度日、作息日夜颠倒的低欲望青年。
报导指出,在中国经济低迷、青年失业率高、社会内卷加剧的背景下,“老鼠人”相关话题在中国全网浏览量近20亿次,越来越多年轻人认同这一身份,并选择成为“老鼠人”。
尹浩2023年刚上大学时,原本是个标准好学生,上课从不缺席、积极参加社团活动,还经常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然而,随着步入社会的时间越来越近,来自小县城的尹浩愈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他说“我在人群中不突出,也没有家庭托举,单靠自己的努力想要出人头地实在太难了。”在室友的影响下,尹浩的生活习惯逐渐向老鼠人靠拢。他说“最开始只是偶尔打打游戏,后来熬夜越来越频繁,慢慢就适应了这种‘鼠鼠’的节奏,再也回不去了。”
看不到希望、对现实感到无力,这是成为老鼠人的共同原因。中共官方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222万人的历史新高,也是连续第四年突破千万人。与此同时,4月非在校生青年失业率虽降至今年来新低,但仍高达15.8%。
中国重庆市协和心理顾问事务所所长谭刚强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相较过去的“躺平”,当下的老鼠人感受到的沮丧程度更深。谭刚强说“躺平仅仅是工作太劳累,或收入不高,但至少还有工作可做、有收入可收。当下年轻人面对的现实,不再是简单地振作起来就能解决,他认真读书,但读了书还是没有出路;他认真工作,但工作都可能没了;他认真生活了,但生活品质也没有提升。”
中国年轻人正在流传“老鼠人”一词,老鼠人的生活作息几乎就是烂在房间里,凌晨2时入睡、早上10点缓缓醒来,在床上不断滑手机直到吃午餐,饭后再睡个觉,起床后再继续玩手机、吃晚餐、看手机、熬夜玩游戏,最后睡觉。
这样的生活不只出现在放寒暑假的学生身上,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上班族也会这么做。主因正是经济下滑、青年失业率高,与其努力不如放弃,甚至连走出门的意愿都没有。
▲中国年轻人喜欢当“老鼠人”整天赖在床上不出门。(图/翻摄自微博)
根据《联合早报》报导,安徽一名20岁大学生尹浩已经过着老鼠人生活一年,除了上课,宿舍120公分宽的床铺就是他的“鼠窝”。报导指,,尹浩2023年初上大学时原本是充满干劲的学生,上课不缺勤、积极参与社团活动,还在图书馆念书一整天。
然而,随着距离毕业、步入社会的时间逼近,尹浩发现自己的家庭背景难以让他翻身,因为他来自小县城,家中无权无势,“单靠自己的努力想出人头地实在太难了。”于是在室友影响下,尹浩开始踏入老鼠人的生活,“最开始只是偶尔打打游戏,后来熬夜越来越频繁,慢慢就适应了这种‘鼠鼠’的节奏,再也回不去了。”
▲“低能量老鼠人”成为微博热门话题。(图/翻摄自微博)
尹浩并非个案,在微博与抖音上,不少网友分享他们的老鼠人经历,“#低能量的老鼠人”话题已经在中国平台微博上被讨论好一阵子。报导称,这是继“佛系”、“躺平”、“摆烂”之后一个令人关注的“丧文化”现象。这一现象最早源自俄罗斯,透过短影音传到中国后,就变成描述窝居在租屋处,靠着廉价外送食物,过着日夜颠倒生活的低欲望青年。
之所以这种颓废的生活型态会受到不少中国青年欢迎,主因与毕业即失业以及中国经济下滑原因有关,且即便上班族,也有人除了工作之外的时间都过着老鼠人的生活。
▲并非只有学生才会想当老鼠人,上班族,甚至存了一桶金的30多岁青壮年也是老鼠人
▲老鼠人的生活因为几乎都在床上,生活环境容易变得异常脏乱。(图/翻摄自香港01)
武汉一名28岁,化名赵雨晴的老鼠人就说,过上老鼠人的生活是她深思熟虑评估后的选择,“反正生活也没什么期望,一眼望到头就这样,与其出去闲逛,不如窝在家中。”赵雨晴是否出门取决于有没有垃圾要出门倒,若没有就会叫外送在家待好待满。
重庆市心理专家谭刚强向《联合早报》表示,相较于躺平,老鼠人感受到的沮丧程度更深,“躺平仅是工作劳累或收入不高,但至少还有工作可做,有收入可收。”他指出,但现在年轻人目前面临的困境并非认真生活就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