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就铅中毒事件发表评论,建议对主犯“斩立决”。
233个孩子因此中毒,有的甚至永远丧失智力,这是严重的犯罪,死有余辜。
但也有读者策马急呼,刀下留人。认为这可能不是简单的食品安全问题,而是环境安全问题。
我看到不少官媒甚至央媒,包括很多自媒体都在质疑当地的调查通报。这种现象在以往是比较罕见的。
毕竟警方已经把培心幼儿园的八大恶人抓起来了,央视频也放出了后厨制作面点的视频证据,就是为了让大家相信,不相信也得相信。
但好像有些媒体特别是自媒体有点不懂事,不少记者试图接近真相,一些自媒体更是频频举证。还有一些大胆刁民也跟着凑热闹,跑到西安去测血铅。
实话实说,官方通报确实有点站不住脚。有的不合逻辑,有的不合常理,但有时现实就是这么荒唐,他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但你要判八大恶人有罪,你就得让人信服。
我也听到一些质疑声音,有的不无道理,也有则纯属臆想。我认为官方对这些质疑也不必掖掖藏藏,如果调查基本属实,不妨就相关疑点来个新闻发布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第一个,关于投毒动机。通报说是为了“扩大生源,提高效益”,但BUG在于,我们普通人都知道食用色素更便宜,园长和厨师能不知道?会为了那几十块钱回扣赌上自己的命运?
更重要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是幼儿园的重中之重,投资人林某名下有4家幼儿园,不可能没有这个意识,就为了多招几个孩子,她会拿自己上亿资产和大好钱途当赌注?
所以建议官方再好好查查,如果是他们故意投毒,动机究竟是什么。我的推论是,从投资人到园长再到后厨,都瞎在了一个点:那就是后厨认为彩绘颜料可以做面点,而园长、投资人则以为后厨买的就是食用色素。
前面说了,食用色素又便宜又好用,这是常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常识,幼儿园的后厨本来就是七八姑八大姨凑起来的草台班子,不知道也很正常。为了扩大生源,断没有几个人一起合起伙来故意给孩子下毒的道理。
如果他们知道这有毒,不可能老师自己也吃也跟着中毒。所以说,他们不是坏,只是蠢罢了。
第二个,关于含铅量。通报发现送检面点的含铅量高达1000多毫克。而彩绘颜料每千克的国标最高含量才90毫克。这得拿多少颜料才能“稀释”出一块发糕高达1000多毫克的铅含量?所以这不科学。
然后有网友拿戚秦式桥段来印证科学上的缪误,1斤砒霜是调不出1斤糖水的。有网友跟我说,这可能是铅加热后会导致铅分子增加所致。我查了一下资料,铅加热后铅分子不会增加,只会变成铅蒸汽挥发进入空气。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厨师买的不是彩绘颜色,而是工业涂料。比如一些不明渠道的铅铬黄,虽然国标限值是90豪克,但市场上的不达标率达到36%,部分涂料铅含量高达21.9万毫克,那么稀释后达到1000多毫克就能说得通了。
而且这些网上很多颜色鲜艳的铅铬黄,包装袋上根本没有注明不可食用。这就能理解,为什么整个幼儿园差不多一半的人都跟着一起参与,一起“制毒”,甚至一起吃了。
还有一个基本逻辑是,通报给出的数据很详细,不可能自己给自己挖坑。根据我多年经验,这样一个重大舆情,在发布之前应该有过严谨的论证。
第三个,关于附近铅工厂。2005年,就在这个麦积区也爆发过一起铅中毒案。几个熊孩子跑到河里洗澡,造成严重的铅中毒。2006年,又发现200多个孩子出现铅中毒现象,后来发现是附近铅厂排放污水导致。
而这次网友也发现,在距离幼儿园2.5公里处,同样也有个金属生产企业,而且还是个上市公司,所以大家就往这方面联想。怀疑幼儿园是帮这个企业背锅了,毕竟这个上市企业可能就是当地政府的税收大户。
但这里也有不合理之处。我查了一下导航,幼儿园到企业都处于渭河之滨,如果是水污染,那么渭河两岸就该出现大面积中毒,不可能单单是这个幼儿园。但也有网友说,这个幼儿园为了节约水费,偷偷打了口深水井。
因为大家都是喝自来水,而这个幼儿园则是从地下取水。如果地下水被污染了,而做面点又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这些污染水在蒸锅中大量蒸发,形成氧化铅并进入面点,由此产生高浓度铅分子,是不是就好理解了?
所以也不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双污染源共同构成了这起严重的铅中毒事件。所以建议当地再好好查查,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疑点。特别是对于当地医院的造假动机,该有人出来走两步。
但这也并不能说明幼儿园八大恶人就是无辜的。无论是视频还是购买颜料大概率也是真的,官方调查组不可能为了掩盖一个真相,而一下子构陷8个人,把范围搞那么大。
以上就是我从正反两个方向的逻辑,就此次铅中毒事件三大疑点作出的粗浅推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当然官方能以新闻发布会形式公开回应更好。
总之我不太敢相信官方会造假。毕竟这是一个多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还有近10位专家参与。
如果这也能欺骗公众,那就不是一个人的疯狂,而是一群人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