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温度,每天都突破30℃,出门片刻就汗流浃背。在家里,如果没有开空调的话,也是异常闷热。为了享受清凉,很多人都会“忍痛”把空调打开。
然而,这种“贪凉”的操作,不仅让电表转得飞快。空调使用不当的话,还容易引起喉咙干哑、头晕脑胀、感冒、关节痛,甚至是面瘫等“空调病”。
其实,开空调不要单纯开“制冷模式”。它的模式很多,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再巧妙搭配。这样就可以提升舒适度,大幅度降低耗电量,甚至做到每个月电费不过百!
一、开空调别只开“制冷”,这些模式更省电!
1、“除湿”替代“制冷”
如果室内的空气湿度60%,并且天气闷热。比如:梅雨季节,或者沿海城市。可以打开“除湿模式”,优先降低空气中的湿度,体温可以瞬间下降。
湿度每下降10%,体感温度也会下降1~2℃,让人感觉很凉爽。
并且,除湿模式比制冷模式省电30%,还可以避免过度降温而导致感冒的情况出现。
注意:如果天气干燥,或者温度很高,比如超过35℃以上,还是得切换回“制冷模式”!
2、“制冷+送风”双模式
刚打开空调的时候,把风速调到最大,并且把温度设置为26℃。在风力的作用下,可以加速冷空气流动,快速降低室内的温度。
大概5-10分钟左右,室内的温度就全面下降了。这个时候,就可以风速调低,避免被冷风直吹。
3、晚上睡觉开启“睡眠模式”
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开启空调的“睡眠模式”。入睡后1-2个小时,会自动调高1~2℃,既省电又可以防止着凉。有些空调品牌还可以自定义睡眠曲线。8小时的耗电量,只需要1度电!
二、分享6个日常省电技巧,电费立减30%!
1、温度设置科学化
开空调的最佳温度是26℃~28℃,每调高1℃,就可以省电10%~30%左右。
一直保持低温,并不会让温度下降得更快,只会增加耗电量而已。
建议:
白天的温度固定26℃,晚上比较凉快,温度控制在27℃~28℃,睡觉的时候打开睡眠模式!
2、短时间外出不用关空调
空调开启的瞬间,会消耗大量的电能,≈空调运行30分钟产生的电量。不仅耗电量大,频繁开关空调还会伤害压缩机,缩短使用寿命。
建议:
如果只是短时间外出,时间在2个小时内。只需要把空调温度稍微调高1-2℃,比开关一次更加省电。而且,回家就可以立刻享受凉爽,不需要等待。
3、善于使用“ECO节能”模式
很多人都没使用过“ECO节能”模式,它是通过算法自动调节运行功率。适合长时间使用空调,在ECO模式下,比正常运行的时候节省20%的耗电量。
4、“空调+风扇”黄金组合
当我们使用空调的时候,可以把空调打开,让沉淀下来的冷空气扩散。避免局部过冷,让温度变得更加均匀。并且,可以适量把温度提高1℃-2℃,电风扇的风吹在皮肤上面,可以明显感觉清凉。
5、隔绝室外的阳光
阳光照射到家里,会让室内的温度提高。开空调的时候,我们可以把遮光的窗帘拉上。这样可以减少50%的热辐射,提高制冷效果,减少能耗。
6、定期清洗过滤网
空调用久了之后,过滤网上面会附着很多的粉尘、毛絮,不仅会滋生细菌和病毒,还会影响风速,吹出来的风也不健康。
因此,每隔1-2个月的时间,就把空调过滤网拆下来清洗一次,可以减少15%的耗电量。除此之外,每年深度清洁蒸发器一次,避免细菌滋生。
文末总结
使用空调的时候,试试除湿模式、睡眠模式,结合风扇和窗帘的物理降温方法。不仅提高舒适度,还可以有效节省电费。
除了以上几个省电的小技巧之外,如何健康使用空调也是很关键。
使用空调的时候,避免冷风直吹,可以调整出风口,或者安装挡风板。每隔3个小时左右,开窗通风10分钟左右,也可以搭配新风系统或者空气净化器。最好再搭配加湿器,或者放一盆清水,保持湿度在40%~60%,提高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