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巴铁”军事合作密切,有代理战争的烟硝味。图:翻摄自环球战略解读
印巴空中军备竞赛再升级,两国空军分别向俄、中采购超视距空对空导弹,力求在未来空战中取得“先发射”优势。印度正与俄罗斯进入谈判尾声,欲斥资2.5亿美元引进 R-37M长程空对空导弹;而巴基斯坦则被指已锁定中国最新型 PL-17导弹,企图将交战距离推向400公里大关,重塑南亚制空格局。
在5月印巴间爆发被视为“冷战以来最大规模的超视距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疑似动用配备 PL-15E导弹的歼-10C战机,于短短数小时内击落6架印度战机,当中包含3架单价超过2.4亿美元的法制“阵风”战机。其他损失包括苏-30MKI、幻影2000及米格-29等主力机型。此次挫败迫使印度空军加快向俄采购 R-37M(AA-13“斧头”)远程导弹,以补强空优能力。
R-37M为俄国三角旗设计局研发的主力空对空武器,射程达300公里,专为摧毁高价值空中目标而设,将搭载于印度苏-30MKI战机,成为应对巴方导弹技术跃进的主力反制方案。
然而,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则被传已获准采购中国新一代 PL-17空空导弹。该导弹被称为“PL-XX”或“180专案”,射程号称达300~400公里,是中国为压制美印 ISR能力与支援平台所设计的“战略杀手级”武器。其搭载有主动有源相控阵雷达、双向数据链与先进抗干扰导航系统,专门针对加油机、预警机及大型侦察平台,与美军即将服役的 AIM-260“联合先进战术导弹”具战略对位意义。
美军 AIM-260导弹。图:翻摄自@ndmk_mgnt_bot
《简氏防务周刊》报导指出,中国沈飞研制的歼-35A隐形战机首批40架可能于未来数月内交付巴基斯坦,若与 PL-17完整整合,巴空军将成为全球首支拥有此类战略射程导弹的非中国国家,对印度空防构成重大挑战。相关消息已引发印度安全圈深切忧虑,特别是对其 IL-78MKI空中加油机与“Netra”预警机的生存能力。
目前,印度可行应对选项包括:扩充“流星”导弹装备数量、加速研制“阿斯特拉”Mk3型导弹,或寻求与法国、俄罗斯展开新型远程导弹联合开发。未来十年内,印度恐需追加投入至少4~5亿美元以填补技术差距。
中国解放军外销版的霹雳-15E(PL-15E)。图:翻摄自蓝星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