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方面紧急出动750套中短程防空导弹系统与1000门高射炮应对。图:翻摄自军哥漫谈
根据《纳夫巴拉特时报》16日报导,印巴边境近日再度爆发激烈军事冲突。巴基斯坦一口气发射多达600架自杀式无人机,印度方面则紧急出动750套中短程防空导弹系统与1000门高射炮应对,成功拦截所有来袭目标,表面上是一场完美的防守战,然而背后代价却难以忽视。
根据《军哥漫谈》专栏内容指出,巴基斯坦此举看似“以卵击石”,实则是一场精心布局的“以瓦换瓷”战略,目的并非摧毁印度的军事设施,而是蓄意消耗对方昂贵的防空资源,并借机搜集防御部署与雷达反应资料,为后续空中打击铺路。
这类以低成本无人机削弱对手防线的战法,在现代战争中已非首见。无论是乌克兰战争,还是中东地区的冲突,无人机的战术角色早已日益关键,正逐步改写传统军事思维。
此外,这场冲突也牵出另一层敏感的地缘政治观察。报导指出,尽管巴基斯坦针对印度11处空军基地发动攻击,却唯独未触及设有美国顾问协助维修 C-17运输机的“斋浦尔空军基地”。外界猜测,巴方是否刻意避开美方人员所驻地点,引发国际间对印美军事合作关系的关注与议论。
专家分析,这次印巴交锋堪称“无人机战争时代”的缩影,一边是高成本拦截,一边是低成本消耗,凸显现代战争正从纯粹火力竞争,转向经济效益与情报战的全新赛局。面对持续演变的战争型态,印度如何提升防御效能、降低应对成本,将是未来的关键课题;而巴基斯坦则可能进一步扩大无人机的战术应用,持续对印度形成战略压力。
印度虽然大规模采购诸如法国阵风战机、俄罗斯萨姆防空系统和美国C-17运输机等高端装备,但在维护和升级方面严重依赖外国技术支持。图:翻摄自军哥漫谈
这次印巴交锋堪称“无人机战争时代”的缩影,一边是高成本拦截,一边是低成本消耗,凸显现代战争正从纯粹火力竞争,转向经济效益与情报战的全新赛局。图:翻摄自军哥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