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原生家庭的创伤累积
我今年26岁了,回想起过去那些日子,就像陷入了一个黑暗又无尽的深渊,怎么都爬不出来。
三岁之前我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那时候,只要我做错一点事,爷爷就会对我指责、打骂。小小的我,只能默默忍受,心里满是委屈和害怕。
后来回到父母身边,本以为能感受到温暖,可爸爸经常喝酒,喝多了就拿我出气。每一次的打骂,也让我变得越来越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抗挫能力更是差得离谱。
高中的时候,我真的受不了那样的家庭氛围了,三番两次离家出走。
大学时,学习上遇到挂科,我也不敢面对,一味地逃避,拒绝补考。我知道这样不对,可我就是没有勇气去改变。
妈妈虽然担心我,可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她只能在生活上对我百依百顺,我有什么要求,她都尽量满足,从来都不让我管生活中的事。有一次,我想要一个很贵的游戏机,妈妈一开始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给我买了。我偶尔做过分的事,她也只是嘴上批评几句,没过多久就开始心软,变着法地补偿我。
“儿子啊,你能不能懂事点,别这么任性了。”
妈妈无奈地说。
“哼,你就会说,有本事你打我呀!”
我气冲冲地回怼。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养成了爱撒谎的毛病。在家里,只要稍有不顺心,我就会对妈妈恶语相向。我知道这样伤害妈妈不对,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成年后,我在工作中因为撒谎被降职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特别无能,无颜面对同事和领导,一气之下离职在家躺平。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天怨恨妈妈,觉得是她从小包办我的一切,才让我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浑身散发着负能量,对未来充满了绝望。
妈妈呢,因为爸爸的暴力,选择带我逃离,也正是因为爸爸在家庭中的缺失,她把所有的情感都放在了我身上。可她这种窒息的爱,让我压力越来越大。她经常为了我的事焦虑,工作不能集中精力,生活也过得一团糟。她总是沉浸在自责和无助的情绪中,我看着她那样,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可又不知道该怎么改变。
那段时间,我和妈妈之间基本不说话。每天除了吃饭,就是各自刷着视频。只要妈妈一提工作的话题,我就会像被点燃的火药桶一样爆炸。
“你就知道提工作,我根本不想去想这些!”
我愤怒地朝妈妈吼道。
“儿子,妈妈也是为你好啊,你不能一直这样躺平下去。”
妈妈焦急又无奈地说。
“为我好?你就是想控制我!”
我恶狠狠地回应。
02创伤的根源
直到有一天,妈妈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辅仁家庭教育的汤老师。初次和汤老师见面,老师先让妈妈和我分别讲述了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然后开始深入地分析我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汤老师先和妈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她了解到妈妈包办我的一切,是受她原生家庭的影响。妈妈小时候,父母对她的管教很少,家里孩子又多,父母还经常吵架。她从小就学会了洗衣做饭,照顾好自己。她从原生家庭吃的苦,没能得到的爱,都想在我身上弥补回来,所以才有了这一手包办的行为。
而爸爸对我的打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不听话的我,他没有耐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一味地利用体力优势打骂我,还把我在棍棒教育下的顺从看成是我的屈服。可他不知道,我对他的不满种子在心中一点点发芽,当这种不满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
对我来说,我三岁前跟着爷爷奶奶,爷爷的指责打骂,让我从小就处于一种紧张和恐惧的氛围中。这种早期的负面经历,在我心里种下了不自信和缺乏安全感的根。
后来和父母一起生活,爸爸经常喝酒后拿我出气,这进一步加剧了我内心的创伤。频繁的暴力对待,让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做什么都可能被否定,所以我的自信心和抗挫能力被严重削弱。这也是为什么高中时我会选择离家出走,大学时逃避挂科补考,因为我害怕再次面对失败和指责。
汤老师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我意识到,自己现在的状态,是过去这么多年家庭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爸爸的暴力、妈妈的包办,就像两张无形的网,把我紧紧束缚住,让我无法挣脱。
“孩子,你要明白,过去的经历虽然对你造成了伤害,但不能成为你一直逃避和堕落的理由。你有能力改变现状,只要你愿意迈出第一步。”
汤老师看着我,眼神中充满了鼓励。
我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老师,我愿意改变,可我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老师微笑着说:
“没联系,我们一起制定一个计划。首先,你要学会正视自己的情绪,不要总是压抑或逃避。当你感到愤怒、委屈时,试着找一个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和我或者你妈妈好好沟通。”
03自我改变与家庭新生
接着,老师又和妈妈交流了很久,给她也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
首先,她让妈妈知道什么是边界和底线。汤老师跟妈妈说:
“孩子现在已经是一个有生存能力的成年人了,生活中的一些事,要让他自己去解决。你不能过度付出,要让他清楚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不同权力与责任。”
妈妈一开始还有些犹豫,担心我不适应。汤老师鼓励她:
“你要相信孩子,给他一个成长的机会。你要耐心细致地了解他的心理历程,给予他足够的关爱与包容,这样他才会逐渐形成良好的边界意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妈妈听了汤老师的话,开始试着改变。有一次,我让妈妈帮我洗衣服,妈妈没有像以前一样立刻答应。
“儿子,你已经长大了,自己的衣服应该自己洗了。”
妈妈温和地说。
“我懒得洗,你就帮我洗一下嘛。”
我撒娇道。
“不行,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学会独立。”
妈妈坚定地说。
虽然一开始我有些不习惯,但慢慢地,我也开始尝试自己洗衣服、做饭,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其次,汤老师让妈妈帮助我释放情绪。她告诉妈妈,任何情绪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孩子可能不懂表达,父母要用同理心去感受孩子的情绪。
有一次,我因为和前同事吵架的事情心情很低落,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发呆。妈妈轻轻地走进房间,坐在我身边。
“儿子,妈妈看你今天心情不太好,能和妈妈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吗?”
妈妈温柔地问。
我沉默了一会儿,还是不想说。妈妈没有催促我,而是轻轻地握住我的手。
“如果你不想说,妈妈也不勉强你。但妈妈想告诉你,不管发生什么事,妈妈都会在你身边支持你。”
妈妈轻声说。
那一刻,我心里暖暖的,忍不住把工作上的烦恼都告诉了妈妈。妈妈认真地听着,没有打断我,也没有评价我。等我说完,妈妈帮我刻画内心的感受。
“儿子,你是不是觉得很委屈,很无助?”
妈妈轻声问。
我点了点头,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妈妈理解你的感受,妈妈会一直陪着您的。”
妈妈安慰道。
在妈妈的陪伴和引导下,我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我们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过程有些艰难,但我能感受到妈妈一直在支持我。
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和妈妈的联系也从之前的无话可说,到现在可以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妈妈也彻底对我放手,专心于自己的工作,并坚持学习家庭教育,努力引导我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现在,我不再是那个躺平在家、充满负能量的人了。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有了妈妈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我相信我一定可以再次迎接美好的生活。而我和妈妈,也在这场改变中,重新找回了彼此的爱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