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作家、中国经济社会学者,现今流亡美国
美国对世界多国的关税战,从4月2日宣布解放日关税以来,世界各国仿佛坐在剧烈颠簸的过山车上,看着白宫不停地调整关税政策。这个仓促剧烈的调整过程,其实就是川普作为强势谈判者信誉受损的过程,其结果就是几大盟国如英国日本韩国从最初积极洽谈,到如今的慢慢商谈,以及存在于川普发言中的北京回应。
川普关税战的过山车行程
导致川普总统改变心意的因素是两轮美国资本市场股债汇三杀,第一轮股债汇三杀的结果,让白宫于7日宣布暂缓对75国开征对等关税,但单独把对华商品关税提高到125%,总计为145%;12日到22日,世界则经历了美国要孤立中国到川普总统宣布美国要对中国友善并降低关税,原因则是21日川普再度抨击联储会主席鲍威尔并要求他辞职,还呼吁他立即降息,引发美国资产再度涌现卖压,股债汇市三杀,美股当天收盘尽墨,道琼斯指数狂泻近1000点。如此情况,导致川普政府再度改变心意,先是财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JPM.N)4月22日主办的一场私人投资者峰会中说:与中国的关税僵局不可持续,局势正在缓和。与中国的谈判尚未开始,但有可能达成协议。紧接着是川普在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降低对中国的关税,因为145%关税太高了,但也不会降至为零。
这次美国关税战的最大特点,是政策变化得按天计算。4月25日《华尔街日报》发表《川普政府制定简化贸易谈判的路线图》算是关税谈判政策的最新变化。该文引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官员计划采用一种新的范本来进行分阶段的贸易谈判,该范本为许多谈判设定了通用条款,并列出了广泛的谈判类别:关税和配额;非关税贸易壁垒,例如对美国商品的监管规定;数字贸易;产品原产地规则(取代此前孤立中国的四个要求);以及经济安全和其他商业问题。美国打算在未来两个月内,根据这一新框架与约18个主要交易伙伴进行滚动式谈判,每周六个,重复进行,直到美国政府自行设定的7月8日最后期限。届时,未能达成协议的国家将受到对等关税的打击,除非川普进一步延长他实施90天的暂停期。
中美关税谈判竟然演成了“罗生门”
有了多次反复的经验,美中关税战竟然留下了一个梗:川普总统一直公开表达,希望 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给他打电话;美国媒体经常当面追问川普的主要问题竟然成了“您与中国主席习*近*平通话了没有?”川普往往答称与中国一直保持联系。到了4月24日, 中共外交部与商业部都正式宣布:中国从未与美方就关税问题进行接触。但川普总统却表示,习*近*平已经与他通过电话了。4月25日《时代》周刊独家:《美国总统川普“百日访谈”完整记录》主要是川普总统表述百日业绩,其中披露 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给他打了电话,具体时间、时长及通话内容不详,记者追问日期,川普回说以后你们会知道的。4月26日,川普此说再次遭遇 中共外交部否定。
从以上情况可以做出判断,在经历过两轮股债汇市三杀的动荡之后,川普总统已将中国关税问题当作调节美国资本市场的工具了,其目的是赢得时间,与其他国家签下按美国意愿的关税协议。
战略构想在于只考虑了美国利益,完全未考虑他国利益
这轮关税战的过山车行程,不仅没达到让世界畏惧美国的目的,反而让美国折损甚多,尤其是川普本人作为强势交易者的形象严重受损。我对川普关税战的评价是:希望通过加征关税重新定位美国与各国的贸易关系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战略构想与操作方式全错了。
川普关税战有三个重要顾问,战略构想由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lan)提出,蓝本就是他为川普拟定的《海湖庄园协议》(Mar-a-Lago Accord)。4月7日米兰发表讲话,概述了川普政府的关税战略,白宫公布了其讲话的官方记录。
这位哈佛大学训练出来的经济学家思路如下:
1、强势美元会削弱美国出口的竞争力,降低进口的成本,不利于投资者在美国投资建厂。他呼吁签署一项类似于1985年由美英法德和日本签署的《广场协定》,允许对当时被高估的美元进行有控制的贬值,从而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他认为,“可以轻松地预见,在一系列惩罚性关税之后,欧洲和中国等交易伙伴会更愿意接受某种形式的货币协议,以换取降低关税。”
2、为了降低美元价值,美国的合作伙伴可以出售其持有的美元。
3、将债权人持有的美国国债(通常是几年期的借款),换成100年期债券。这样做的好处是美国无需定期偿还这些债券。
4、建议对持有美国国债的外国官方持有者征收“使用费”,以此补充美国政府金库。
从美国一方来说,米兰的建议可谓考虑周全,但独独遗漏了最重要的一点:这种只对美国有利的条件,其他国家会顺从吗?关税战虽然号称War,但毕竟只算是国家级商战,不是血与铁的碰撞,无论多边还是单边,都需要对方自愿签协定,弱势一方多少也会获得一些利益。米兰方案与其说是关税建议,还不如说更象战胜国对战败国的索赔,尤其是百年无息国债,无异于让其他国家送钱给美国。尽管米兰声称(当然这也是川普的意见),美国提供了两大“全球公共产品”:一是由美国军方监管的“安全保护伞”;二是美元和美国国债,它们是国际金融体系的主要储备资产,“这两项服务对我们来说成本都很高。川普总统已经明确表示,他不会再容忍其他国家搭便车”,“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改善负担分担,……如果其他国家想从美国的地缘政治和金融保护伞中受益,那么他们就需要尽自己的一份力,支付公平的份额”。
由于川普政府内外不分、轻重不分,过于操切,川普“百日新政”的风评远低于川普的自我评估。翻摄自白宫FB
平心而论,世界确实得承认,二战之后的国际秩序,确实是美国提供的公共品。如今美国不想负担的同时还想让受益者回吐,固然有道理但得讲策略,比如针对不同的国家实行分级制度,并且分时段进行,这样才不会形成一片声的反对之势,便于关税国策的推行。
战术上: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
美国想改变承担国际义务过重、贸易逆差过大这种想法完全合理。但国际事务毕竟不同于内政,内政上采用马斯克的DOGE,大刀阔斧裁撤机构,不需要反复磋商,因为联邦政府的权威在,这是总统的事权。但国际事务中,无论大小国,理论上都是一个权利对等的政治实体,联合国一国一票就是依据这种理论。除了前述战略失误之外,川普关税战的战术上也有严重问题,那就是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
如果是想解决搭便车问题,要洽谈的物件是欧盟,而非其他国家;洽谈的方式也不应该是用关税惩罚,应该是盟友之间的开诚布公会谈。米兰的战略构想完全没考虑欧盟因俄乌谈判问题被排挤在谈判桌外的怨恨,将欧盟放置于与中国这一准敌国相侔的受惩罚地位,必然会引发剧烈反弹。
如果是想解决贸易逆差问题,那也得将美国贸易逆差来源国分等级对待,完全放弃对等关税,实行普征,然后再对几大对美贸易顺差国分级加征,引发的矛盾与对立就不会这么普遍,谈判也会顺利得多。
如果是希望藉关税战削弱中国,那就围绕中国,先做出详细评估,己方与对方的优劣势何在,经过沙盘推演,准备充分再单独开打,孤立中国的方略虽然对,但操作起来却除了威胁与中国有经济联系的国家之外,能够拿出来交换的利益只是少征关税,这对这些国家并无吸引力,因为这些国家觉得关税本来就不应该征。
西方左倾非常严重,只因美国选民的左倾程度远低于欧加澳,2024年还能从温水中奋起一跳,为美国赢来了一次回归常识的机会。由于川普政府内外不分、轻重不分,过于操切,川普“百日新政”的风评远低于川普的自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