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关税大棒”下,逃离的墨西哥中国商人们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川普“关税大棒”下,逃离的墨西哥中国商人们

第二只靴子落地。4月2日起,美国总统川普宣布了震撼世界的关税政策,将对中国等多国额外加征高额关税。并进一步威胁,将中国关税额外增加50%。

从2018年起,川普开始以关税为手段对中国展开贸易战,以制衡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从那时起,国内企业开始前往墨西哥、越南等关税“政策洼地”发展业务,以对冲关税带来的冲击,许多国内的中小商家也跟随大企业的脚步,前往墨西哥开展贸易、经营,并逐渐落地生根。

然而,随着川普的再度当选,并重新祭起高关税的大刀威胁墨西哥等周边盟友以及世界各国,墨西哥对华人商户的态度也逐渐收紧,当地华商群体生存空间被极限压缩。墨西哥本地媒体报用《在川普压力下对中国商品市场进行打击》的标题,关注华商群体的撤离。

在这一轮以关税讹诈开启的全球化退潮中,墨西哥华商们成为了最早一批受害者。经贸关系的剧变,以及地缘政治的重构,墨西哥不是第一个对华商挥刀的国家,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贸易地震中的墨西哥之冬

听闻那个不祥的消息后,菲姐急迫行动起来。她先找来窗帘和磨砂纸,将墨西哥城所有仓库的窗户都封了起来。而后,她又将原本存放在市中心附近大仓库里的“敏感货”连夜转移到偏远地带。以防万一,最后她又花了几十万四处购买发票凭证,证明自己的货源是“干净的”。

2024年底,许多像菲姐一样驻扎在墨西哥的华人商家们,经历了一次贸易版图重构带来的巨大地震。

“如同惊弓之鸟。”一位在墨华人这样总结商家们当时的状态。2024年11月28日,墨西哥政府突然派遣执法队伍,对位于墨西哥城市中心的“义乌商贸城”以打击走私和盗版货物为由进行了查封。此后,恐慌笼罩在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上方。

菲姐记得,在转移仓库货物时,她刚好在窗外看见一架无人机飞过。她大惊失色,“我们都吓坏了!以为无人机是专门来监视仓库里的货的。”

墨西哥政府的突然行动,与川普的政治舞步微妙合拍。2024年11月6日,川普在美国大选中胜出,即将成为未来4年的美国总统。早在没有正式上任前,川普就频繁强调贸易保护政策。11月25日,川普宣布,将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出口至美国的所有商品征收25% 关税。这被视为一种谈判前夕的威胁。两天后的11月27日,有媒体报道,墨西哥候任总统辛鲍姆曾与川普通话,讨论贸易问题。

作为美墨加协议(USMCA)的签署国之一,墨西哥一直以来都与美国保持紧密的经济联系,将美国视作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也意味着,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墨西哥市场将首当其冲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

墨西哥政府对义务商贸城的查封行动,就在11月27号那轮通话的第二天。事发时,菲姐正好路过义乌商贸城,发现许多人“熙熙攘攘地挤在那里吵吵闹闹的”。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想尽快离开。但几百米的距离,“挤了半个小时就是出不来。”

直到晚上她才从朋友那听说,义乌商贸城又被查封了。这座总面积10万平方米、共18层的批发市场,拥有约1500间店铺,主要由销售玩具、服装、电子产品和珠宝等小商品的中国商户经营。自2021年启用以来,义乌商贸城一直是华人商家极为重要的聚集地。有媒体曾报道,即便是十几平方米的小店,日营收也可达2万比索,约合人民币7000元。

这并不是墨西哥义乌城第一次被查封,但此次的局势,远比过去更加严峻——没有任何预警,200多名全副武装的持枪执法人员,驾车将大楼层层包围,从楼中运走查抄的货物。

“我当时腿都软了,走不了路。”得知事态后,在义乌商贸城的创办者小林仿佛被抽去了全身的力气,瘫坐在座椅上。作为大楼的运营者之一,小林负责这里的开发、招商和宣传业务。自2019年来到墨西哥,他从未见过这么严肃的阵仗,不仅由总统亲自部署,甚至还出动象征军事力量的海军队伍。

图丨执法人员查抄的华商货物

事发后不久,墨西哥经济部部长在官方发布会上发表讲话,指向这场行动。这让更多华商意识到此次危机的严峻。“经济部部长相当于他们的3、4号人物。你想想看,如果北京要封一个商场,会需要这个级别的人物去下通知吗?”菲姐解释道。

这场行动,最终共查获价值7500万比索(约2660万人民币)的26.33万件商品,并计划全数销毁。

接下来几天里,在官方给出的窗口时间内,不愿坐以待毙的商家们纷纷投入到对大楼剩余货物的“抢救”中。大楼后门处,他们忧心忡忡推着各自的推车,排起长队。对许多漂洋过海,冒着巨大风险来到墨西哥谋生的华商来说,这些货物几乎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与希望。

充满机遇的墨西哥,曾是这里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85后的菲姐,在墨西哥已经经营了近5年的文具批发生意。抵达墨西哥,一度被菲姐认为是自己人生中最正确的决定。2019年,国内的财富增长浪潮已近尾声。而当时的墨西哥,却充斥着一夜暴富的神话,仿佛遍地黄金等待开采。

那段时间,菲姐目睹身边许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靠着贩卖国内的各种小商品,仅仅打拼两年,就已身家数百万。她感觉在这里,只要肯努力、敢拼搏,就有机会翻身。而这,正是作为华商的她最擅长的事情。

2020年11月,考察近一年后,菲姐决定在墨西哥下场创业,开始做文具批发生意。后来,光是2022年一年,菲姐就达到一亿比索(约3591万元人民币)的销售额。

“每天最讨厌的事就是回家数钱。”那时,不止菲姐,华商圈内都流传着这样的玩笑。因为不能用点钞机,怕邻居听见了报警,“撵钱撵得手都麻了。”提及当年的盛景,菲姐仍感到激动。

图丨菲姐售卖给客户的文具

菲姐第一次感到自己踏上了财富快车。来墨西哥前,她走南闯北换过十几份工作,去过几十个国家,遭遇过欺骗,经历过背叛,兜兜转转,赔进几百万积蓄。她觉得并非自己不够努力,而是在时代浪潮中缺少见识和机遇,“就像盲人摸象一样。”

在2019年抵达墨西哥,确实是她踩中的第一个时代节拍。2018年,美国总统川普在其第一任期内发起针对中国的贸易战,对中国商品加征20%的高额关税,冲击长期以来的贸易结构。此后,中国开始推动全球贸易转移。凭借其“北美自由贸易协定”(USMCA,原NAFTA)的地理与政策优势,墨西哥迅速成为中资企业出海北美的重要跳板。

历史的指针悄然转向,吹起一阵疾风。此后,包括海尔、比亚迪在内的中国制造企业纷纷在当地建厂,带动上下游供应链的同步转移。闻风而动,大量华人小商户也跟随贸易迁徙,借机在墨西哥扎根。价格低廉的中国商品自此在墨西哥市场遍地开花。

就在菲姐创业的三个月后,2021年1月,拜登入主白宫,虽然没有撤除川普时代的关税壁垒,但也没有再筑高墙。微妙的平衡为墨西哥华商推开机遇之窗,“拜登四年”的黄金时代由此启幕。

往日的辉煌,在川普再度当选的钟声中骤然褪色。步入2024年,菲姐嗅到了变天的气息:“墨西哥好像突然间,对中国人开始抡起拳头了。”

墨西哥义乌城的查封,只是飓风登陆前的第一声警哨。风暴开始扩张。随后几个月中,中文社交平台上不断有在墨华人放出视频,表示各地区的大型华人商城,也开始陆续遭遇检查。

墨西哥曾一度被视为理想的出海标地。而当全球化退潮,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曾经蜂拥而至的华商在此刻成为撞入蛛网的苍蝇,商业命运被捕食殆尽。

谁也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接二连三的打击,令商家们心生惧意。此刻,他们只想尽快逃离风暴中心。华人商家聚集的线上群聊里,隔三差五就会有人发布店铺转让和讨要租金的信息。有人选择及时止损,打道回国;有人还在观望局势走向。

贸易版图重构的地震之下,海外华商星散而去。大国博弈的明潮与暗流中,逐浪而生的普通人们不得不漂游浮沉,在怒海中继续求生。

全球化退潮,第一批华商触礁

事业巅峰期,菲姐在墨西哥开了四家百平米的店,服务的客户至少有500家。

她记得当时最热销的,是一款黑色袋装马克笔,每次刚到货就销售一空。后来,为了抢到这款热销商品的代理权,只要一到货,菲姐的销售员们就会立刻冲上前,争抢着在纸箱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有一次,几个销售员为了争货,差点打起来。“吵得一塌糊涂,大家都要抢货,因为太好卖了。”

不出海,就出局。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许多华商选择踏上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空间。在此之前,墨西哥在许多华商的眼中一直与黑帮和暗杀挂钩。这种危险的印象,使得许多人对其望而生畏。

然而,喷涌的财富足以抹平一切恐惧。在上一轮由川普政府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传统经济体的贸易占比开始下降,而对东盟、墨西哥等新兴市场柄家的依赖显著提升。根据《财经》杂志统计,截至2023年,中国已成为墨西哥增长最快的外资来源国,对墨新增投资达到1.59亿美元,投资总存量高达24.52亿美元,跃升为墨西哥第四大外资来源国。

在当时的贸易优势外,墨西哥还具有极高的消费活力。到墨西哥不久,菲姐就发现当地人崇尚及时行乐,活在当下。墨西哥员工的工资是按周结算,每到周五便能领到薪水。周末一到,墨西哥人便换上新买的时尚服装,与朋友相聚,派对几乎成了他们每周的固定节目。菲姐手下的一名销售,每月最多能挣四五万比索,这已经相当于墨西哥顶尖大学硕士毕业生的薪资。但即便收入不菲,每当孩子生病需要就医时,他依然常常因为没有积蓄而向菲姐借钱。

作为拉丁美洲第二大国,墨西哥拥有超过1.3亿人口,并且人口结构年轻,年龄中位数约为26岁。这一年轻化的人口构成也推动当地蓬勃的消费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过去十年间,个人消费占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维持在约68.7%,高于美国(67.5%)和香港(67.2%)。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真实故事计划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409/2202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