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中国在2017年,成功诱使巴拿马与台湾断交,更在后来连下数城,挖走多个在中南美洲国家的台湾邦交国,说明中国的势力已逐步深入中南美洲。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攻势下,中国企业在中南美洲投资许多交通建设,其中在秘鲁的钱凯港(Chancay),更是百分之百由中资兴建,将成为中国在中南美洲的重要发展据点。同时中国对巴拿马运河也有很大的兴趣,不只透过香港企业,取得运河两端的港口经营权,中国企业也在巴拿马投资港口、自由贸易区与铁路建设,对巴拿马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让美国的智库学者纷纷提出警告,认为已影响到美国的国家安全,虽然巴拿马政府不断否认这种指控,但情势的发展让美国必需正视威胁,并寻求反制之道。川普指控巴拿马运河现在是由中国军人非法营运,虽然是夸大之词,但有其背景与脉络。
川普指控巴拿马运河现在是由中国军人非法营运,虽然是夸大之词,但有其背景与脉络。图为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2018年造访巴拿马会见时任总统瓦雷拉。(美联社)
只是美国就算重新取得了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除非再进行扩建,否则航空母舰仍然无法通过,所以控制新的北极航道,就是另一个重要战略。其实川普在第一任时,就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当时他首度提出要买下格陵兰,还批评美国已经多年没有兴建大型破冰船,能在极地活动的船队老旧,而且数量严重不足。虽然买下格陵兰一事,只成为昙花一现的花絮新闻,但筹建大型破冰船却成为美国海岸巡防队的重要计划,预计将兴建3艘,吨位高达23000吨,命名为极地安全巡防舰(Polar Security Cutter)。首舰已在2024年开工,预计2029年交付。此外还打算再取得3艘中型破冰船,称为北极安全巡防舰(Arctic Security Cutter),以确保美军舰队在极圈活动时的安全。同时还计划与芬兰、加拿大合作,打造更多的破冰船,以维持北极航道的畅通。
在强化北极作战能力的需求下,美军已从负责太平洋战区的陆军第25师,拆分出了2个旅级战斗队,组成第11空降师,专门负责极地作战,目前驻扎在阿拉斯加。阿拉斯加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向东可以支援美国与加拿大一起组成的北美防空司令部,往西监视在海参威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往南支援日本与韩国的美军部队,往北则能保护未来的北极航线。这条航线的一端是阿拉斯加,从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另一端则是格陵兰,经巴芬湾抵达加拿大与美国东岸。阿拉斯加有重兵把守,与世无争的格陵兰却几乎没有任何武装,但中国觊觎格陵兰的丰富自然资源与战略地位,早已经不是秘密,一直尝试投资格陵兰的重大交通建设工程,以建立影响力。美国虽然在格陵兰拥有一个皮图菲克基地(Pituffik),但远远无法因应中、俄两国的新威胁。
美中俄竞逐北极航道
俄罗斯之前先将北方舰队独立出来,成为北方舰队联合战略司令部,后来再升格到等同于军区的地位,专门负责北冰洋与周边海域的军事任务。不只配属许多新型舰艇与战机,还重启苏联时代在北极的多个废弃基地,更恢复冷战时期在极圈内的战略巡弋。在地面部队方面,也筹组多支专门在极地作战的步兵旅,频繁进行各种演习,严重威胁有部分领土位于北极圈内的加拿大与北欧国家。而且位于海参威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也加快汰除老旧船舰,以加强控制白令海峡、鄂霍次克海与日本海,这是北极航线出口至西太平洋的必经路线。虽然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事不顺,芬兰与瑞典又不顾俄罗斯警告,决定加入北约,让黑海与波罗的海这两个重要出海口,皆连受到影响。但俄罗斯在欧陆扩张受挫后,正极积转向亚太地区发展,并与中国合作。
中国趁俄罗斯战事不顺的良机,一跃成为俄罗斯最大的经济援助国,还与俄罗斯结成战略同盟。过去已持续多年的中俄联合战略巡航,在今年进一步升级,中国的轰-6K与俄罗斯的Tu-95,闯入阿拉斯加的防空识别区。由于轰-6K的航程并没有这么远,因此推测中国的轰-6K是从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空军基地起飞,说明两国的军事关系变的更为紧密,中国也借此扩展了自己的打击范围,已抵达北极圈边缘。美国为了反制这样的发展,也在阿拉斯加南方,向日本方向延伸的阿留申群岛上,部署更多兵力。包括新成立的第11空降师与多领域特遣队,进驻到距离俄罗斯领土只有450公里的申雅岛(Shemya),以强化监控白令海峡。可以想见未来美国也会想办法控制整条北极航道,特别是靠近格陵兰的这一侧,问题只在于会采取何种方式来达成。
美国在阿拉斯加南方,向日本方向延伸的阿留申群岛上,新成立的第11空降师与多领域特遣队。(图片取自DVIDS网站)
丹麦不太可能会出售格陵兰,但在川普的压力下,已决定拨款15亿美元,来强化格陵兰的防卫力量。首先将扩编联合北极司令部(Joint Arctic Command),这个设在格陵兰的单位,隶属于丹麦国防部,平日用来保护格陵兰与同属丹麦领土的法罗群岛。还将采购2艘全新的巡逻艇与2架长程无人机,并增设2支雪橇犬巡逻队,好监控广大的格陵兰冻原。同时丹麦也同意升级格陵兰岛上3座民用机场的设备,达到可以操作F-35战机的标准,这也暗示丹麦将会加强与北约成员国的军事合作,甚至让美国空军在格陵兰轮驻。而美国也有可能会扩建在格陵兰的美军基地,增加更多兵力。只是格陵兰位于极北之地,生活条件恶劣,冷战时美军就因此放弃过在格陵兰的导弹基地。美国是否能克服这些问题,以格陵兰为新据点,维护北极航道,还有待观察。
美国与中国的竞争,绝不仅仅止于西太平洋,从巴拿马运河到天涯海角的格陵兰都成为争夺焦点。台湾就位于这场风暴的中心点,认为台湾应该独善其身,不要卷入其中的人,不是过于天真,就是别有用心。台湾海峡周边是非常繁忙的国际航线,这是台湾战略价值重要的原因之一,未来新的北极航道开辟以后,会不会影响到台湾,是政府必需谨慎评估的问题。虽然这一天不会很快来到,但不先做准备,很可能会错失机会。至于巴拿马运河的情况,在美国的施压下,该国政府的重要交通建设已开始排除中国参与,借此表明巴拿马不会受中国控制。虽然台湾已与巴拿马断交,但过去在该国有许多投资,是否能趁此良机,修复与该国的关系,巩固台湾在中南美洲的地位,也是外交部可以思考的方向。虽然恢复邦交的机会不大,但实质关系更重要。
※作者为军事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