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福耀美国打工的中国“牛马”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美国新闻 > 正文
为福耀美国打工的中国“牛马”

“福耀玻璃这么大公司,必须要我们第三方人干,”一位在福耀美国工厂打工的中国工人说。今年7月,包括美国国土安全部在内的多家美国联邦执法机构对俄亥俄州福耀美国工厂及其他27个地点突击搜查,让这家在美中国企业再次受到外界关注。目前,有关调查仍在进行当中。福耀称,调查不针对福耀美国工厂,而是一家第三方劳务公司。

哪些中国人在通过第三方为福耀打工?联邦机构为何突查?美国之音记者前往福耀美国工厂所在的俄亥俄州代顿市(Dayton,Ohio),独家探访了福耀第三方中国工人的“宿舍”,寻找神秘的第三方。

林大哥的故事:从偷渡到福耀的流水线工人

8月29日,记者来到了于7月26日被搜查的位于代顿市欧文大道(Irving Ave)的一处民宅,这处住宅和同一条路上的其他房子比起来更加陈旧与脏乱,门口像小山一样堆满了空啤酒瓶,门前地上散落着烟头等杂物,种植在泡沫箱子里的一些绿色蔬菜倒是焕发着栩栩生机。

正值中午,群租房里只有请了假的林先生一个人在家。他拒绝了出镜的邀请,但还是热情地把记者迎进了屋子中坐下。他告诉记者,自己于2022年从福建偷渡来到美国:“我们那时候偷渡出来要花30万人民币。”

申请了政治庇护后,他在八个月后拿到了工卡。他说自己来到美国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福耀玻璃,做了半年后,又前往奥克拉荷马州的大麻农场工作了一段时间。今年8月,搜查事件后,他再次回到代顿,约一周前入职福耀玻璃工作。

该房屋7月26日被搜查时他并不在现场,但他从事件的亲历者中听到了当日经过:“那天警察查了这边休息的人,最多九个人在家里休息。起先好像在外面,登记好,集中在门口。然后不是绑带绑了嘛(指警察用束线带把这些人的双手反绑到身后)。后来一个一个进来(屋里),问你登记那个工卡,工卡登记好以后就是做笔录吧。他警察问你,有没有被老板剥削了这样子”。他所描述的搜查当天的情形和代顿当地媒体WHIO TV所报道的搜查当天的情形吻合。

他推测搜查的原因可能是偷税漏税,也可能与没有工卡的黑工在工厂工作有关。他并非与福耀直接签署劳务合同,而是与第三方中介公司合作,第三方同时为他提供位于欧文大道的群租屋免费居住。

福耀的第三方中国员工

他告诉记者:“从那次事件发生(以后),福耀里面的领导有叫我们第三方所有的员工必须有工卡才可以上班。现在里面员工,第三方还有一两百号人嘛,全部都有工卡的。”为了证实他所言非虚,他向记者出示了自己的美国工作许可证(Employment Authorization Document,俗称工卡)。

林先生并非福耀的全职员工,而是相当于合同工,工资每小时15美元,每天工作12小时,每周工作六天,收入按照工时结算。第三方中介的车会接他与其他工人去工厂,下班的时候再送他们回来。

福耀的全职员工则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五天,如果每周工作超过40小时,可以按照法律获得1.5倍的加班酬劳。

林先生说,自己比工厂里的美国人效率更高,更能吃苦:“像老外啊,我们一个搬玻璃的活,我们搬三片,他才能搬一片。”

他告诉记者,7月26日的搜查之后,有不少在福耀玻璃工作的员工主动离职。有些人不想在俄亥俄州报税,有些人则担心这会影响自己政治庇护案件的开庭。

林先生自己并没有在美国拿到绿卡并且长期居住的打算:“像我们这样年龄出来就是平平安安地打工打几年回去了”。他虽然在美国生活了两年多,但仍然没有学会英文,也无法和工厂中说英语的员工沟通。“各方面都不习惯,第一我们语言上沟通不了,跟老外(交流),出去,都不方便”。

在福耀的工作虽然时间长也辛苦,但他对获得的报酬也相对满意:“比如我一个月赚了四千多、五千多,我最起码要剩四千块,一个月吃饭抽烟喝酒六、七百就够了。”因为妻子仍然在中国,他计划工作三到五年,存够一笔钱之后就回中国去生活。

历尽辛苦,花了大价钱偷渡来到美国,但他却并未融入美国的社群与文化中。提起美国,他第一印象是“老外都很坏”。

他给记者举例子:“我们比如说到门口啊,吵了闹了,他们都会投诉举报。像昨天,那边(指相邻的一条街道)有个宿舍,也是我们在上班的员工在门口等车一下,老外就投诉。投诉我们第三方老板,然后老板又给我们员工交待了,那个上班的车还没来,我们不要到门口去。早上群里面刚刚发了这样子的消息。”

邻居:“他们应该回到他们来的地方去”

根据美国之音的调查,在欧文大道和相邻的克林大道(Kling Dr)各有一间独立屋被用作多名福耀玻璃员工的住所,记者采访了住在这个社区的邻居,他们大多听说了美国国土安全局的调查,

住在克林大道员工宿舍旁的一名小区居民对住宅被改造成宿舍颇有微词。这位邻居告诉美国之音:“我能说的是,这是一种宿舍,很多人住在这里,他们来来去去的。我担心的是,这里应该是给家庭居住的住宅去。我不知道他们怎么能够在一处住宅区的中间经营一间宿舍的。”

住在克林大道员工宿舍对面的一位白人老太太则对美国之音表示,过去几年里常常看到这些福耀工人进进出出,现在那里大约有六至八人居住,但她从未和他们有过接触,因为他们不说英语。她告诉记者,自己的女儿在这些人刚搬进来的时候曾经为他们修剪过草坪。

8月29日,记者再度探访克林大道时遇到了这位老太太的女儿,她坐在汽车驾驶室里,摇下车窗问记者为什么对这几幢房子里的人有兴趣,当记者解释是为了调查福耀玻璃可能涉及金融犯罪和劳工剥削,她对着记者连续大喊道:“他们在暗地里获得报酬,他们应该回到他们来的地方去!”

“美国找工网”与神秘中介

记者在福耀玻璃工厂附近和克林大道员工宿舍门口分别采访了几名通过第三方中介被招到工厂做事的中国人,他们都是在名为“美国找工网”的网站上找到这份工作。

福耀玻璃厂门口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人告诉记者:“我要做工的话,我发布在里面,他会打电话过来,说要木工、水电工啊,可以直接在平台里面接活。”他表示自己也是8月份才入职福耀。在7月26日的搜查之后,福耀辞退了很多没有工卡的中国工人,现在比较缺人手,也亟待有工卡的中国人来填补这些被辞退的工人留下的岗位空缺。

住在克林大道的柳大哥则表示自己都是直接与第三方中介联系,并未与福耀签合同。他在“美国找工网”上接到了中介打来的电话,介绍他来福耀上班。他的工资是每周现结的,第三方中介的接头人每周会给他一张支票。但当记者询问他第三方中介的名字以及联络人姓名时,他回复:“你不要问我,我不可以讲的,我们也搞不懂。”

在福耀工厂附近经营名为“功夫拉面”面馆的中国老板娘埃斯特(Esther)曾经于2016年至2019年在厂里担任翻译。她提到了在福耀玻璃工厂中的中国工人虽然占比不多,但却至关重要,“中国人是非常勤劳、非常肯干、非常踏实,而且非常好管理,就是他们很服从命令,所以他们其实给福耀带来非常重要的支撑。他们其实支撑起了福耀的一个大体的框架。”她同时也评论了美国人工作的效率相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高。

记者就此事邮件询问了福耀玻璃美国公司社群关系经理石磊(Shi Lei音译)。他回复,“2024年7月26日,联邦政府特工和当地执法人员访问了福耀玻璃美国公司,作为调查的一部分,我们认为该调查涉及某些承包商及其实体。虽然我们认为福耀玻璃美国公司不是本次调查的目标,但公司打算全力配合调查。”

记者走访了福耀玻璃工厂,发现工厂内秩序井然,交接班时,许多员工陆续走出工厂大门,他们提着饭盒,彼此间谈笑风生,并没有生产受到影响的迹象。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美国之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4/1103/2124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