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积极和商业航运合作,以完成战争时期所需的“后勤补给链”。图为美军第七舰队勃克级导弹驱逐舰希金斯号(Higgins,DDG76)。图:Taiwan Defense News Tracker X
据外媒报导,美国军方目前正积极扩充和升级军备技术,并与商业航运公司密切合作,以整合航运路线为美军“危机供应链”的一部分,以确保在战争爆发时的后勤补给能够充足且顺畅,尤其是针对与中国发生冲突的情况。
根据《华尔街日报》昨(1)日报导,自去(2023)年底以来,美国国防部运输司令部(Transcom)每两周均会与私人商业航运高层进行会议,讨论如何确保战时后勤补给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以避免作战部队因缺乏食物、水、燃料及弹药而陷入瘫痪。
目前,美军的货机和货船数量不足且老化,仅有44艘可用船舶,其中28艘将在未来八年内退役;然而新船的采购进度缓慢,在战争时,“后勤补给线”往往成为敌军的主要目标。回顾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案例,后勤遭到摧毁使其战力大幅削弱,强大的后勤能力可对敌军形成有效威慑,与此同时,中国不仅是美国的军事竞争对手,还控制着全球最大物流市场。北京掌控的商业航运公司和外国港口设施,使其在潜在冲突中能有效削弱美军的后勤运输能力。
美国五角大厦在2003年波斯湾战争期间派出165艘船只支援战场,而与中国的冲突则需要在更为危险的条件下进行更大规模的物资和装备运输。目前五角大厦仅能保证派遣约200艘船进行后勤补给,且在与中国的冲突中,约90%的物资需透过海运运送。运输司令部前司令范欧沃斯特(Jacqueline Van Ovost)指出,后勤在军事行动中至关重要,但却未获得足够的关注,运输司令部希望商业航运公司能处理80%的货运,以分担军方的后勤压力。
然而,协调大规模商船和军事装备在战时的运作是一项艰难任务,运输司令部目前已经使用约280个软件系统来管理各类物资的采购与运输,为了应对当前的挑战,美军也正在整合商业航运公司的需求,确保战时的燃料运输需求。相比之下,中国拥有超过7,000艘商船,占全球总数的六分之一,而美国国会则已开始允许海事局采购二手外国船舶以缓解不平衡。
但美国五角大厦仍面临着“商业航运公司在战时是否会承担风险”的疑虑,以及缺乏能在恶劣环境下执行任务的商船水手等挑战。此外,地理因素也构成挑战,潜在的冲突可能发生在台湾附近,这使得美军的补给线面临中国解放军的威胁。除了与中国之间的“后勤竞赛”之外,美国现今同时面临着来自俄国、伊朗、北朝鲜及其他武装组织的威胁,究竟该如何分配占比及发展,仍需军方进一步探讨。
美国航空母舰雷根号。图:翻摄自时务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