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关系户。
昨天,住建部宣布:
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建设启动。
为什么是新一轮呢?
大家知道,前段时间确立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最重要的变化就是:
住房双轨制。
简单来说就是商品房和保障房分开运行。
商品房逐渐市场化,改善型的高端住宅和郊区豪宅也被放开了。
保障房主打居住需求,价格不高,但是需要封闭管理不得上市。
保障房的来源有几个:
收储直销存量房、城中村改造、存量土地盘活。
都在三大工程范畴里,有消息说国家准备了一万亿来支持建设。
保障房最大的特点就是:
价格低。
怎么做到价格低的呢?
1、地价不高:要不就是地方划拨的免费土地,要不就是盘活存量的闲置地块。
2、微利开发:保障房要求开发商只赚微利,另外在保障房来源来看,收储滞销商品房价格也不高,城中村改造也差不多。
所以,保障房的价格是远低于市场价格的,这里有一个巨大的:
套利空间。
按照政策的规定,这个优惠只提供给两类人群:
1、收入低买不起房的人。
2、城市引进的相关人才。
要不你就是真有困难,可以享受这个优惠,要不你就是人才能做贡献,也可以给你分这个蛋糕。
可是问题来了,既然是蛋糕,想分的人就太多了。
之前的经适房和公租房,很多都让关系户拿了。
以至于有专家表示:
经适房不能配套厕所,一个楼层配一个公厕,其实就是和珅掺沙子那一套办法。
结果还被网友一顿骂,后来看到关系户拿房子才发现骂错了。
怎么解决呢?
就要靠封闭管理,不得上市。
可是还能出租啊。
关键是要把关系户这个口子给堵住。
最近关于保障房乱象的报道开始多了起来:
▌12月19日:咸阳,公租房小区豪车林立
怎么引发关注的呢?
据说是一家公司可以承接办理公租房的业务,2万5就能包入住,结果拖了很长时间办不下来。于是,就被举报了,然后为了扩大影响,还把公租房停豪车的现象给捅了出来,怀疑有违规分配公租房现象。
结果记者去采访,保安让滚出去。
对于豪车现象,记者走访仅发现几辆,不存在林立现象,随后小区物业贴出告示,不允许15万以上车辆停放,有关部门排查后没有发现违规。
▌12月1日:涟源,领导批条子换房子
据说当地4个公租房小区,查出766户公职人员入住,有人靠领导批条子就能拿到房子。
群众举报事情曝光之后:小区好多人开始搬家。
后来给的解释是:
当时建成的几个公租房小区申请人数较少,为达到90%入住率这一指标,当地政府部门决定降低门槛,向公职人员开放。
可问题是,低收入群体申请不到才举报的,这个入住率不足根本就是托辞。
……
12月才过半,媒体就捅出两个地方的保障房乱象,这些问题其实早就是见怪不怪的现象了,大家心里都有数,有关部门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什么现在开始密集报道?
说明新一轮保障房建设,住房双轨制之下,对于保障房的分配,是打算严格封闭管理了。
对于保障房的分配,肯定是地方来执行,会不会分给自己?怎么确保分给需要的人?
估计得下狠手才行。
报道应该只是前奏。
希望这一次能管用。
就这样。
11月经济数据不太好看,CPI、PPI、PMI、M1等指标都到了一个临界点,市场普遍倾向于年底会有一次降息,不过前天LPR贷款利率没有降,但今天存款利率下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