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对2021年40名现役美国四星上将和31名解放军高级将领的履历进行了比较后发现,美国四星将军除了更年轻、更多元化、更专业多元化外,每人都有战区轮换的经验,其中23人(58%) 还曾在国外服役,相比之下,没有任何解放军将领有驻外经验。更重要的是,大多数美国四星职业生涯的成功来自作为作战指挥官的战绩,而几乎半数解放军高级领导是职业政委。
这份长达73页的报告警告说,这种僵化的体制“可能会降低中国在未来冲突中的战斗力”,并暗示解放军将因此而重蹈俄军在乌战中的覆辙。
“他们往往在某一专业领域非常擅长,但就现代战争而言,领导力必需多种不同的技能,特别是要能够有效地协调(不同兵种)联合作战。”该报告作者、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中国军事事务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志远(Joel Wuthnow)对美国之音说。
军事专家普遍认为,在这次乌克兰战争中,俄军地面部队缺乏空中掩护,而且尤其在交战初期,后勤问题严重破坏了俄罗斯为其部队提供补给的能力。吴志远在报告中指出,由于缺乏军种交叉培训和历练,解放军高级将领可能会面临类似的问题。
“例如,作战指挥官很少有后勤方面的职业拓展经验,”这篇题为“灰龙:中共军方高级领导层评估”的报告说。“从来不需要对后勤或维护有高度了解的作战指挥官可能无法以最佳方式调动部队,这足以在2022年俄罗斯的失败中得到验证。”
吴志远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军官缺乏这方面的训练,无疑是一大劣势,尤其是考虑到台海战争。他说:“所以这意味着如果你是一名高级解放军军官,你不仅需要能够思考和计划你自己军种范围内或你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任务,而且你还需要能够计划和协调其他专业和其他军种的行动。如果你考虑复杂的操作,包括像登岛这样极其复杂的事情,这一点就非常重要。所以我认为在这方面,他们有一个劣势,因为他们的军官没有受过这类训练,没有能力在他们自己的特定职业轨迹之外多谋善断。”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张太铭指出,中国可以从乌战中得到的最大的教训之一就是不同军兵种之间的协同联合作战能力,俄罗斯军队的地面部队、空军和海军无法很好地协调。他说:“当你缺乏协调时就会破坏战斗力,以及投射和集中火力以在战场上取胜的能力。”
体制和结构的局限
相对西方指挥结构,长期以来,中俄军队的指挥体制被认为基于对信息的严格控制和高度集中的高层决策权,是一种所谓的“跳级”式的指挥体系。在这次乌战中,甚至有报道说,被部署到前线的俄罗斯士兵中有人还误以为他们仍在友好领土上进行演习。与俄罗斯军队一样,中国军队也有严格的自上而下的指挥结构,这使得下级官兵很难在实战中发挥主动。
兰德公司高级政治学家杰弗里·恩斯特龙(Jeffrey Engstrom)说,中俄指挥结构多是自上而下,而不是依靠较下级的指挥梯队。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这种全面渗透到解放军的、高度集中的自上而下的指挥体制以至可以使台湾或任何其他假设与中国发生冲突的国家受益。”
广为外界诟病的另一现象是军队中广泛存在的腐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被控拥有价值1800万美元的豪宅,而从过去十年来在中国反腐运动中至少已有上百名将军落网。
俄罗斯和中国军队的另一个主要弱点是政治化。在俄罗斯,这体现在加官进爵也要看对普京及其亲信的忠诚度,在中国则是严格的政治审查和政委制度,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中国军事专家张太铭说,中国的文职当局往往直接插手军队事务。在是否攻打台湾这样的问题上,他说军方几乎没有发言权。他说:“因为他们只能专注于军事一面,而是否攻打台湾更多的是一个政治上的决定。”
近年来,中俄一直在加强军事演习,部分原因是,与美军比较,两国都极为缺乏实战经验。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俄罗斯军队只在车臣、格鲁吉亚等打过几场规模有限的小战争,而中国的情况也更糟,自1979年与越南的边境战争以来中国军队还没有上过一次真正的战场。
加州大学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张太铭在《外交政策》网站上的文章说,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加强军事演习,部分原因是为了给人一种印象,即解放军实际上可以协调海陆空司令部来入侵台湾,但大多数演习都算不上是不同军种之间协调一致的真正的联合演习,更有可能是军种彼此相邻运行、偶尔进行协调“合作演习”。
军事专家们指出,即使是中俄两国的军演在不断凸出实战性,跟美国和盟国进行的军演比较起来,其规模、复杂和实战化程度都相去甚远。
兰德公司的恩斯特龙说,外界专家们不能肯定,中国通过这些演习到底提高了多少自身的能力,尤其是与俄罗斯的联合演习。他说,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演习都是按事先的安排一板一眼地进行。“它们(演习)是否有事先的编写好的脚本、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按脚本进行,对真正展示实战军事行动能力来说都是一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