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右为共军轰6。(资料照/中央社)
中国机、舰过去18个月频繁到与日本、韩国毗邻的海空域从事调查。分析家们研判北京在试探日、韩两大美国在东亚盟友遭遇相关状况的反应时间与应对底线。
德国之声(DW)指出与日、韩均有领土主权争议的北京,正以“切香肠”式的军事、经济策略控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另随北京加强对台施压力道,分析人士预估北京在台海的侵入和对抗会持续增加。
韩国政府10月初证实,中国军机2021年闯入韩国防空识别区70多次,中、俄海军去年联合军演穿越日、韩间的对马海峡也引发关注。
韩国在东海的索科特拉岩(Socotra Rock,韩方称之为离于岛,北京称苏岩礁)附近设有海洋研究站,但中方则声称拥有周边水域的主权;索科特拉岩距韩国最南端岛屿马罗岛约149公里,距最近的中国陆地287公里。
中国海警船舰也多次进入与日方有领土争议的钓鱼台列屿周边,日本自卫队过去也发现中方侦察与科研船舰跑到冲绳外海,甚至还侦测到不明潜舰过。
专家研判中共军方尝试确认潜舰能适航的深水航道,以便爆发冲突时能安全进出太平洋。
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8月初访台后,北京启动大规模军演并发射弹道导弹落入日本在冲绳周边的专属经济海域,令东京警觉。
分析家认为共军把导弹打到日本专属经济海域是对美、日传达讯息,侵入海空和测试各国反应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威吓模式,针对者是有能力抵御北京在东北亚采取军事行动的国家。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专精海事安全的高级研究员布莱德福(John Bradford)说:“在所有这些争议水域里,中方试图建立所谓‘新常态’,让所有人知道当地犹如他们的家门口。”
“例如钓鱼台,虽然按美日安保条约归由日本控制,但若中国能借由船舰在当地水域作业打破日方控制的观感,就能削弱日方立场。”布莱德福还说中方的侵入也有意测试日本自卫队的反应,因为大凡各国军队都喜欢在有冲突可能的地区训练,以强化战备。
早先韩国部署吓阻北朝鲜弹道导弹威胁的“终端高空防卫系统”(THAAD)时,北京就禁止中国民众赴韩旅游做为报复,重创韩国观光业。中方认为THAAD可用于侦测深入中国境内的目标。
谭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东京校区的国际关系副教授布朗(James Brown)表示,中方这种作法有效,从裴洛西访台后转赴韩国访问时,韩国总统尹锡悦拒绝会面以免触怒北京这点就可看出。
布朗说:“由于军事结合政治的施压已被证明有效,中国日后势必会采用相同策略,这点是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