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防疫难撼动态清零,上海封城意味着什么?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精准防疫难撼动态清零,上海封城意味着什么?
上海长期被誉为“防疫模范生”,试图探索一条与封城清零不同的“精准防疫”模式,并且也在进行一些与病毒共存方面的尝试。但上海的实验显然与习*近*平3月17日亲自主持的政治局常委会精神不符。习*近*平在认识到清零给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巨大代价的同时,仍强调要坚持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日益流感化的奥密克戎病毒能否清零?上海封城是不是表明中国已拒绝与病毒共存?习*近*平的封城清零模式是基于科学还是政治考量?

一直坚持不封城的中国最大城市上海终于难逃厄运,市政府27日宣布,为了“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28日起实行“分区封控”。根据市政通告,封城期间,住宅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所有人员足不出户,人员和车辆只进不出。封控区域暂停公交、地铁、轮渡、出租汽车、网约车运行。

上海长期被誉为“防疫模范生”,试图探索一条与封城清零不同的“精准防疫”模式,并且也在进行一些与病毒共存方面的尝试。但上海的实验显然与习*近*平3月17日亲自主持的政治局常委会精神不符。习*近*平在认识到清零给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巨大代价的同时,仍强调要坚持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日益流感化的奥密克戎病毒能否清零?上海封城是不是表明中国已拒绝与病毒共存?习*近*平的封城清零模式是基于科学还是政治考量?

法律学者、独立时评人虞平评论,在奥密克戎面前,中国的清零政策与世界相比显得格格不入。这是因为上海地方的科学防疫与中央部署的政治防疫发生了激烈冲突,结果政治防疫占了上风。

虞平说:“其实中国很久以来采取的清零政策,跟目前现在全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奥密克戎这个新的变种高强度的传染性,已经显得格格不入了。我认为上海封城虽然它自己没有用封城这个词,其实是一个不封城的封城,我有很多上海的朋友,他们发出来的视频可以看到,它跟过去在武汉的封城几乎没有俩样。事实上,它只不过是逐步封城。而这种逐步封城的这个政策,是不是最后能够导致把这个疫情控制下来,现在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问号。我们现在就看,就这一次的上海,前一天还说不封城,后面开始封城,它反映出一个什么信号,或反应出一个什么一个情况呢?就是说政治上的防疫和科学防疫,在目前这个状态已经到了一个几乎是不相容的这个状况。可是遗憾的是,政治防御的考量目前占了上风。所以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而且它也不乏那些非常顶尖的科学家和医学专家,他们对这个世界各国的防控疫情都做了很多深入的研究。其实很早以前一些专家就已经提出来了,奥密克戎出来以后,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清零的,所以后来就出现了一个叫“动态清零”非常有意思,其实不能清零,你怎么能“动态清零”?就包括现在上海市所采取的一个所谓的逐步封城,或者是,“递次”封城,不管你怎么说,到最后它形成了一个循环,还是会导致这个奥密克戎在这个上海市流传。而且这一次还反映出一个信息就是,中国对防疫方面所产生的那些基本的情况并不清楚,或者说不想搞清楚。上海封城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上海突然出现很多的案例,而这些案例还并不是说反映的全面情况,其实还是个冰山之一角。好多医生都说了,其实远远不止几千个案例,那么这个情况是怎么造成的?其实跟防疫的政治防疫的政策有非常大的关系。那些医医疗人员、那些地方干部、那些特别负责人员,他们为了自己的政治上的一些责任,所以对于有一些阳性,完全不去报到,完全不去上报。最近网上有一些视频传出来,明明是阳性,却不给他一个通知,告诉他口头通知你是阳性,那别人说我既然是阳性,你要给我一个报告啊,那就是说对不起,阳性我们就口头通知了,阴性我们报上去。所以这一系列的情况,反映出中央的所谓的政治性防疫和地方的试图采用科学去防御的这样的一个想法,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而这个冲突的结果很遗憾是政治防疫还是占了上风。”

虞平结合心理学上“认知僵化”的概念,分析导致“清零政策”的中共的官僚体系和体制原因。由于政治防疫大过科学防疫,统治阶层无法针对疫情发展进行政策调整。可悲的是,整个中国要为此买单。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美国之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2/0331/1728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