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联盟日益密切 乌克兰战争带来考验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中俄联盟日益密切 乌克兰战争带来考验

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右)和俄罗斯总统普丁(左)3周前在北京冬奥前夕会面后,宣称两国友好“没有止境”。如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行动,将测试中国为了中俄友谊愿意豁出去到什么程度。美联社资料照片

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丁3周前在北京冬奥前夕会面后,宣称两国友好“没有止境”。如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行动,将测试中国为了中俄友谊愿意豁出去到什么程度。

根据美联社,这两个拥核的邻国近年来关系日益密切,引发外界忧心专制国家结盟可能挑战美国为首的民主西方,形成新冷战。

然而,在这样的局势下,中国可能会失去很多。习*近*平曾公开反对将中国的崛起描绘成一大威胁的冷战思维。

形成中的中俄轴心尚未成定局。即使和美国渐行渐远,以及对能源的需求导致中国向俄罗斯进一步靠拢,与欧美的贸易往来仍是中国经济成长的主要动能。

哈佛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塞契(Anthony Saich)在艾希民主治理与创新(Ash Center for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的问答专题(Q&A)中表示:“目前的乌克兰冲突将会揭露(双方)是否有更深层的关系,抑或这项关系基本上是交易性质。”

塞契指出,三项可能行动将意味着“中国选择与俄罗斯患难与共”。其一是在联合国任何批评俄罗斯行动的决议案中,北京投下否决票,而不是弃权。其二是承认俄罗斯在乌克兰扶植的魁儡政权,其三是即使平民丧命获得明确证实,北京仍拒称这场攻击行动是入侵。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25日要求俄罗斯停止攻乌行动的决议案中,中国、印度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都弃权。俄罗斯则投下否决票。而在27日另一次投票中,中国再度弃权,尽管这次投票是程序投票,不开放投下否决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专家时殷弘指出:“这两次弃权显示,在世界对俄罗斯全面攻打行动的极广泛批评和抗议声中,中国采取较诸以往更为谨慎的态度。”

这样小心翼翼的态度,有助于解释北京对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立场有时候相互矛盾。

中国说过,所有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受尊重,这样的立场和(俄罗斯)侵略行为对立,而中国也反对制裁俄罗斯,并批评美国和北约东扩是造成这次危机的原因。

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会长、澳洲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在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网站发文表示:“中国试图在乌克兰议题上,鱼与熊掌兼得”,既不得罪西方,也不触怒俄罗斯。

他指出,中国解除对俄罗斯小麦进口限制,可抵销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造成的部分经济冲击。对于不少制裁俄罗斯国家而言,中国此举无异是支持俄国侵略行动。

澳洲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上周表示,没人会在俄罗斯入侵另一个国家的时候,还对它伸出援手。中国外长王毅说:“目前这种情况是我们不想见到”。他呼吁以对话结束这场危机,却未有只字片语批评俄罗斯。普丁2月4日北京冬奥开幕前访中,是否曾寻求习*近*平的支持,目前还不清楚。

在美国以中国人权纪录为由,外交杯葛北京冬奥,许多国家纷纷跟进之际,蒲亭的来访让习*近*平保全颜面。两人会后发联合声明表示,中俄两国“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

声明中还强调,中俄新型国家间关系超越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关系。

哈佛大学中国问题专家赛契称这项声明是两国“关系向前迈出一大步”。然而,塞契也指出,将中俄关系视为终极联盟还言之过早。在半世纪前的冷战时期,中国和美国找到对抗俄罗斯的共同理由。

这个月是美国总统尼克森(Richard Nixon)1972年破冰访问北京50周年纪念。当时中国和苏联关系恶化, 中共领导人忧心忡忡苏联入侵。

50年后,这三个强权间的关系出现了难以想像的变化:美中关系岌岌可危,北京和莫斯科则是对彼此伸出援手。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中央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2/0301/1714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