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到谁掌握未来
源于模仿人类智能的构想,如今的AI技术发展已经深入到互联网、金融、制造、通信、军事等各个领域,形成了巨大的产业利益。根据德勤在2019年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白皮书》,英国软件公司Sage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GDP带来14%的增长,相当于15.7万亿美元的规模。
于此同时,AI的发展也日益牵动地缘政治的较量。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7年向100万俄罗斯学生发表了关于“谁掌握AI谁就主宰世界”的演讲,并称“AI的主导者将成为未来世界规则的制定者”。同一年,中共将AI的发展写入了国家战略,并制定了发展目标:2030年要成为全球领导者。
而一直在AI领域领跑的美国,在2016年时白宫就发布了AI发展战略相关的报告。
随着中共在AI领域的快速扩张,中美两国日益成为该领域主要的竞争对手。德勤的报告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2%,而同期中国市场的增长率高达44.5%。斯坦福大学《2021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2021 AI Index Report)显示,中国的AI论文发表数量从2017年起就超过了美国,2020年的发表文章数量占到全球总量的18%,排全世界第一;其次是美国占12.3%。不过,在学术会议论文引用率指标上,美国则以40.1%的占比大幅领先于中国的11.8%。
美国控制算力中共掌握数据
人工智能技术是使用软件来模仿和实现部分人类智能的技术,比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具有特定技能的机器人等。模仿人类智能的过程包括解读外部数据、从中学习,以及实现特定的任务等。
在AI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元素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一个就是图形处理器(GPU),它决定了运算能力;另一个就是优质的数据,AI模型都需要天量的数据来训练它。
在AI领域,图形处理器相比通常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运算速度要快很多,特别适合执行分析预测、训练机器学习等运算。在GPU技术方面,两家美国公司英伟达(NVIDIA)和AMD公司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根据Tom’s Hardware今年6月的报导,今年第一季度的独立GPU出货量方面,英伟达独占了81%,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2%,而AMD占了19%。
数据创新中心(Center for Data Innovation)在201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从6个方面衡量比较了美国、中共、欧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地位,结果显示,美国在AI领域的人才、研究、开发和硬件四个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则在AI的数据和应用两个方面保持领先。
在美国专利局从事专利审查工作的唐伯华10月21日对大.纪.元;表示,中共对于隐私、人权啊根本就没什么顾忌,它可以强迫中国的公司通过各种软件帮它来收集数据,所以它就可以拿到非常多的数据来训练它的AI模型;它也可以很快将AI技术投入应用,因此在短期内就可以发展得很快。
唐伯华说:“西方社会认为AI技术有危险,所以有很多道德和法律的限制。还有隐私保护,不能随便收集数据,因此拿到的数据质量可能没有那么好,不太能形成好的应用,这个产业就不容易做起来。但中共就完全没有这些顾虑。”
中国BAT依托大数据发展AI
中国的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被简称为BAT,三家公司在AI应用领域都早有布局。不过,据高盛2017年8月发布的报告《中(共)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崛起》说,芯片是制约三家企业发展AI的共同短板。
该报告说,在人才、数据、基础设施和计算能力四大驱动力方面,中共在前三个方面已经具备全力发展AI的实力。
在基础设施方面,BAT三大巨头也都有自己完善的平台,为其吸引人才和进行数据收集提供了基础。而中国网民人数领先全球,所以BAT都拥有海量的数据优势。
根据赛迪智库在今年2月发布的一篇报告,随着中共在算力方面联网设备大幅增加,接入数据的增长速度将越来越快,人工智能训练所需的计算量将进一步呈现指数增长,相关行业对算力的需求将更为庞大,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大数据量将达到上千PB,传统行业龙头型企业数据量将达到PB级,个人产生数据达到TB级(1PB=1024TB)。
这种海量大数据的背后,是中共政府和大型高科技公司的合作。
由于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重要部分,而大数据基础又是机器学习的基础,所以拥有大数据,才可能发展机器学习,进而快速推动人工智能。
中共推动芯片研发
高盛的报告说,BAT唯一的短板就是芯片。实际上,芯片不仅是人工智能也是中国大陆高科技的共同短板,中共发展高科技的芯片主要靠从海外购买。
根据德勤的报告,从2015年开始,芯片成为中国进口最大项目。2015年之前,中国的芯片进口额接近石油进口额,但在2015年突然暴增到近2,200亿美元,超过了石油进口额的近一倍。到2018年,这个数字超过3,000亿美元,2020年超过3,500亿美元,2021年1月到5月进口增长超过30%。
不过,目前三大巨头都已经走上了自主开发芯片之路。
阿里巴巴今年10月19日发布了一款自用的倚天710芯片,以帮助其云计算业务的发展。多家中国媒体报导说,该芯片的制造采用了5纳米的先进制程。
今年8月份,百度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昆仑AI芯片实现了量产,采用的是7纳米的制程,适用于云服务、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多个方面。
今年7月份,腾讯在网上发布芯片研发等相关的岗位招聘。腾讯表示正在一些特定领域进行芯片的研发尝试,比如AI加速和视频编解码芯片,主要配合腾讯的游戏场景业务以及其它视频业务。此外,腾讯还投资了芯片公司,比如主攻通用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产品的上海AI芯片公司燧原科技等。
今年1月到5月间,中国生产芯片总共1,399.2亿个,同比增长了48.5%;同期进口芯片总数2,600亿个,同比增加30%。
AI军事应用美国落后?
前美国空军首席软件官夏兰在今年10月份从美国国防部离职。他表示,他的离开是为了抗议美军在科技转型上进程缓慢,而他不愿看着中共超越美国。
他说,北京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网络技术上拔得头筹,正在走向全球主导地位。夏兰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美国人工智能总体上仍然领先共产中国,但美国军方得不到私人企业的协助,而中国的法律规定企业必须服从政府,必须无条件配合当局,因此中共军方AI应用很可能将超越美国。
另外,夏兰对五角大楼的“官僚主义”也持强烈批评态度。“当我们把时间浪费在官僚主义上时,我们的对手(中共)已走得更远。”夏兰计划未来就中共对美国优势地位所造成的威胁向国会作证。
美国之音日前转引CSET的报告显示,中共军方已经运用AI科技进行入侵台湾的兵棋推演,还用于情报分析、信息战、自主车辆导航和目标识别等。研究表明,中共军方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来对付美国制造“不对称的优势”。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决策推演研究所研究员谢沛学表示,该报告谈及的“运用AI推演攻台作战”,引用的资料来自中国民间一些军事玩家,他们采用英国Matrix Games公司的“指挥:现代作战”(Command: Modern Operations)电脑兵棋软件所做的一些攻台想定。
谢沛学指出,这个软件分为商业版与军用专业版,不仅在民间有许多玩家,美国军方与国防军事大厂也尝试将军用专业版,运用在兵棋推演与军事模拟分析上。“人工智能用在兵棋推演上,绝对是未来的趋势。”谢沛学分析,美、中军方都在做此尝试,但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工智能的研发与相关的大数据有关,有足够的相关数据才能训练出好的AI系统。“美军最大的优势是,他们每天从战场和实战训练上大量收集各种资料,用来进行AI训练,这样训练出来的AI,更符合战场上的需要。”
反观中共,缺乏实战经验,收集不到足够的战场数据,这也是它开放电脑兵推软件给民间参与的主要原因,但依此搜集来的资料,中共所训练出的AI系统效用如何?恐怕要打上问号。
除了战略应用之外,在战术应用方面中共军方也在全力追赶。比如无人射击系统、现代机器人战士,以及模拟空域状况等等。虽然美军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展开研究,但中共正在依靠近年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系统全速追赶。
中共环球网军事频道引述中国中央军委科技委主任刘国治中将的话说,人工智能未来将加速军事变革进程,对部队编程、作战样式、装备体系和战斗力生成模式等都会带来根本性变化,甚至会引发一场深刻的军事革命。他表示,对中共军队来说,未来的“信息化革命”将分数位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个阶段推进。目前,中共军队已经成功将信息技术引入平台和系统,同时正在逐步推进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察能力的融合,寻求深入推进各军种、各战区以及战争全域系统和传感器的深度融合。
正因为倍感压力,五角大楼前软件官夏兰认为,如果美国不尽快采取行动,5至10年后,美国就没有成功的机会了。因为这是一个新时代的游戏,旧的游戏规则可能将出现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