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反攻战期间,谭展超因受伤被送上救护机
贝安加一边利用上海与广州之间的差价倒卖黄金,一边在上海、香港、广州的往返中,不断打听谭展超的消息。
两人的儿子强纳森在上海法租界的公园里被流浪狗咬到,狂犬病发死去。
这是他和贝安加失去的第二个孩子。
而他与何懿娴的第一个孩子,在缅北反攻期间出生。叫谭友梅。
1945年1月,新一军联合滇西中国远征军,打通中印缅公路,谭展超随部回国。6月,他和何懿娴的第二个孩子,在广州出生。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谭展超、何懿娴全家福(于台湾嘉义)
随后谭展超奉孙立人将军之命,为新一军阵亡将士在广州白云山麓修建公墓。此时国内各大小报刊,登满了贝安加因间谍罪被抓的消息。
贝安加被关押在沙面。日军广州受降的地点,也是沙面。新一军的指挥部,同样设在沙面。
贝安加被捕,由美国战略情报署(CIA的前身)葛雷中尉一手促成,谭展超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葛雷搜集了非常详细的资料,包括来自意大利、日本、德国、中国等国家共7位证人的证言,从间谍活动、走私黄金、男女关系混乱的方方面面对贝安加进行指控。
而贝安加在口供里,除了承认自己利用与当时法国维希政府驻广州大使同居的关系在上海广州两地走私黄金外,对其他罪名一概否认。
贝安加说葛雷有此一举,是因其曾经追求她被拒所致。同时当她被葛雷以“战犯”罪名收押时,所携带的35两黄金和5000元美金不翼而飞。
葛雷当然对此表示否认,说贝安加诬告……
然而证人的证词,对贝安加十分不利。
事态紧急。
已经随新一军以胜利者姿态回国的谭展超,开始想办法营救贝安加。
而贝安加自己,再一次想到了自己“女人”的身份。
“如果我再次怀上孩子,也许尚有生机。”
贝安加如愿以偿。
(四)
也许是求生,也许是彼此仍然还爱着对方。
这个在贝安加被关押期间怀上的男孩,后来又被取名为“强纳森”,用来纪念因狂犬病在上海死去的那一个。
谭展超始终承认贝安加是他的合法妻子,并在接受记者采访和登报说明时,处处维护贝安加。
他的承认和维护于她意义重大。贝安加由“国际间谍”变为“中国军人家属”,从而摆脱“战犯”身份以“汉奸罪”留在广州法庭受审。
当年的证婚人孙乾也出具正式文件,证明两人是合法婚姻。
孙立人写给负责此案第二方面军张发奎的公函中,有如下表述:“……查Bianca确与谭展超结婚多年,生男育女……尚属善良”。同时向张发奎表示,希望贝安加一案能由中国法庭审理。
1947年11月,经过两年的诉讼,贝安加被广州高等法院以查无实据为由,无罪释放。
此时内战已经爆发,谭展超没等到第二个强纳森降生,随新一军开拔东北。临走前,他用英文留下一张纸条,证明自己是孩子的父亲。
这张纸条现在还保留在广东省档案馆里。
贝安加被捕时,葛雷曾这样说,这是“……她人生的最后一章”。
葛雷显然错了。
贝安加出狱后,写信到新一军指挥部,询问谭展超的下落,得到的回复是“谭已经战死”。
万念俱灰的贝安加回到上海,接回寄养的孩子,在一个同情她的犹太成衣商的帮助下,彻底告别中国这个让她一生都无法忘怀的国家。
贝安加回罗马后,安顿好孩子,只身前往巴黎闯荡。凭借沦陷期在上海给裁缝铺帮忙的底子,给一个叫克里斯汀•迪奥的裁缝师做特别助理,并成为迪奥的模特。(对的,你没看错,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迪奥)
贝安加给迪奥做模特的照片,后来被用于《鸦片茶》一书的封面
她后来数度嫁人,一共有6次婚姻。75岁时,还给意大利的一家刊物做战地记者,报道海湾战争。
贝安加在关押期间,有一位中国护士前往探望。这是贝安加在狱中第一次有人探望。
这位护士没有表明身份,但贝安加马上猜到了她是谁。
贝安加从这位护士口中得知,她和丈夫并没有结婚。心情无比复杂,却又隐含着难言的满足和欣慰。
她怀上第二个强纳森,这位护士是知情的。
她一直没有忘掉新婚当晚,谭展超让她喝下的那壶鸦片茶。
1985年,她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名字就叫《鸦片茶》。这本回忆录在意大利售出20万册,并被翻译成23种语言。
她以为谭展超死了,其实并没有,谭后来随孙立人去了台湾。
半个多世纪后,谭展超与这位护士第一个孩子谭友梅的丈夫,在同事那里看到这本回忆录,看到他岳父和一个意大利女人的结婚照。
他打电话问谭友梅,两个家庭的一段隐密往事,就这样慢慢揭开。
谭友梅与贝安加
贝安加后来和谭友梅见过数次,谭友梅曾问贝安加,有没有后悔。
贝安加说,对自己做过的决定从不悔恨。她很早就对她母亲说,绝不选择那种名门闺秀安逸庸俗的生活。
早年为了爱情,她远离家乡,绝不后悔,后来流落上海,为了孩子挣扎奋斗,也不后悔——尽管当时年轻,对一些事情缺乏正确判断。
回到欧洲,她放下孩子去巴黎,仍然没有后悔。
没有人能够干脆利落地二选一,而是要在现实的局限中尽最大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这不是妥协,也不是向现实低头,更不是屈服于宿命。
“活在过去的悔恨中太浪费时间,眼前有多少新鲜事物等着我们去拥抱?有多少新的地方等着我们去闯荡?”
在从谭友梅处得知她母亲早已去世的消息半年后,贝安加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这一年,她八十岁。
贝安加与谭展超结婚的圣保罗大教堂内景
资料来源:
[1]《三联生活周刊》:烽火硝烟里的“女谍”迷云,作者:李菁2016年第22期
[2]中时报系资料库,报道:谭友梅,编辑:李秋绒
[3]《鸦片茶》网络中译,译者:无名氏(不知道哪位大神翻译的,谢谢一个先!)
图片来源:网络
补充下:谭友梅的先生是在他同事那儿无意中看到《鸦片茶》的,他的这位同事叫张北海,《侠隐》的作者,也是大大的奇人。他的侄女得知贝安加的事后,还专门打电话到贝安加的子女处,希望可以获得电影版权(可惜被拒),这位侄女的名字相信你们一定也不会陌生,她叫张艾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