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时10分,率先发出李文亮死讯的《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发布微博,称“得到准确消息,李文亮医生仍处于被抢救中。”
部分网友开始质疑这样的操作只是为维稳争取时间,就连微博认证为“中共山东省委政法委员会”的“山东长安网”也发出微博表示:“能否让逝者安息?”与此同时,大量未经来源核实的微信截图在网上疯传,称“因为担心网络舆论所以在人死了两个小时后重新装上ECMO”。
社交平台一片愤怒,有网友批评:“心跳停止,却不让人死,用时间换维稳,极其可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不要臣死,臣不得好死。”“要你死你才能死?明白了吗?明白!”还有网友表示:“拖延几分钟,说还在抢救,这是舆论控制的老手段,这叫延宕情绪,直接公布死讯公众愤怒太大,要把愤怒转化为对奇迹的失望。现在大家不就觉得愤怒少了很多嘛。”
事实上,在确认李文亮死讯的前后接近两小时里,各家媒体大多陷入了李医生是“死亡还是在抢救中”的混乱,直到7日零点30分前后,包括凤凰网在内的多家中国主流媒体才陆续证实了李文亮的死讯。直到凌晨3点48分,武汉中心医院才发微博确认了李文亮死讯,网友迅速在下面回贴:“学到了两个词:政治性抢救表演式抢救”。还有网友回复:“可以给剩下的七个英雄道歉了吗?”
随著李文亮去世的热搜消失、死讯被确认,一波要求“言论自由”的讨论迅速在微博上延烧。网友开始转发《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截止7日凌晨1点12分,微博话题#我要言论自由#共计收获202.5万阅读量,超过8000条微博,该话题随即被微博删除。
在删除之前,不少网民表示:“如果谣言是他的罪名,我们唯有以真话悼念,我们不能,我们不明白,我们不原谅”。有网友转发八九学潮时争取言论自由的老照片,表示:“就算你我都明白,不会有变化的,但也要发声,永远要发声。”甚至有网友效仿香港反修例运动的五大诉求提出了对应版的“五大诉求缺一不可”:“撤回对李文亮的训诫;撤回所有删帖命令;撤销所有因言获罪的指控;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彻底追究涉事官员责任;立即归还人民言论自由。”
“我不想用各种缩写同音词来替换敏感词,我想要正常说话。”
“我希望终有一天我能走上街头,举著李医生的照片。”
网友手绘。
还有网友写道:“警察只是按要求训诫,主播只是按稿子播报,后台只是按上面意思删帖撤热搜。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好人,一切是生活所迫。只有当每个人都敢说“我拒绝撒谎”,“我拒绝执行”的时候,我们才不会在某一天求助无门,走投无路,像狗一样地死去。但你敢吗?你不敢。所以请记得,无论这个世界最终烂成什么样子,都是在我们的默许之下完成的。”
有网友写道:“我不需要哪个领导出来道歉,也不需要有关部门革职什么官员,我们总能找到坏人,却永远找不到原因。我们为英雄哭泣。”
“李医生就像是你楼下每天和你亲切打招呼的邻居一样,他未必是有什么英雄情怀去决心做些什么,他在微信上最早发布的疫情内容,也更像是一种对朋友的提醒。在灾难到来之时,我们每个人或许都会像李医生这样凭著直觉保护我们的家人和朋友,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普普通通做人,普普通通做事,然而就连这样的普通都招致了如此悲惨的下场,这兴许是会让所有人本能感到恐惧的事情。”
进入7日凌晨,#李文亮医生去世#话题重新回到了微博平台。
“吹哨人死了,但我们要把哨子保护好。”一位微博网友在7日凌晨1点写道,“我们会记住他,记住他吹响过却消散的哨音……下一个需要吹响它的时刻,我仍然相信,会有一个并非英雄的人,在挣扎酗酒或是懵懂无觉的情况下,吹响它。”
“我只希望,到那时候,哨声会被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