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污染
虽然这个主题是最无聊的,因为都说烂了。不过因为太重要了,怎么说也不为过。加拿大相比中国,确实污染问题天地之差。
空气、水、土地,是地球母亲给所有人的礼物。我们活着,就离不开它们,并且它们的好坏,既影响我们的寿命、健康,也影响我们平时活着的心情。
我在北京顺义,离城区四十多公里,每次进城在高速上都肉眼可见的看到那一层笼罩的迷雾,顺义住久了之后特别不爱进城。当时城里雾霾指数六七百的时候,顺义一百多,感觉很有优越感。维多利亚全年平均雾霾指数是个位数,原因是每年夏末一定有山火,烧好多天,烧出来的烟灰就形成了雾霾,就这几天拖累了平均指数,所以导致雾霾指数不是0,而是有7-8左右吧。我一个咽炎鼻炎每天发作永远在咳嗽的人,去几个医院医生都说没救,治好了也会复发的,随便给点消炎药(抗生素)压一下吧。但是我以前是只要去东南亚玩潜水就立马康复,一回北京从机场就开始剧烈咳嗽和打喷嚏鼻涕眼泪横流。真的是受够了,空气质量是移民原因排前三的无疑。
水和土地,我们还没到重病,不知道它到底影响到了什么程度。没做过专业调查没资格乱说,看了一些呼吁的视频,也是心惊肉跳。加拿大的自来水可以直接喝,但这种事儿实在很难细比较,作为普通人没有什么检验标准。
其实比较值得一说的是垃圾处理。我想很多国内的人过来这边,最难适应的就是垃圾分类了,要学的东西很多,处理不好后果很麻烦。
首先日常垃圾分为三大类,绿色垃圾、可回收物、生活杂物。绿色垃圾主要是可用于堆肥的,包含厨余、沾了食物的纸、花园所有内容等,都放进绿色垃圾桶。刚来的时候租的别墅上层,华人房东在下层合住,房东说他们的绿色垃圾桶什么都不放除了花草树木,因为以前不知道放了什么东西被罚了两次,每次一两千。这可是在加拿大十几年的人了,还不会分呢……可回收物包括纸壳、塑料、塑料瓶、玻璃瓶,需要分开几个蓝色箱子放好。瓶子要洗好,纸壳需要压平叠整齐面积不能太大,大了要切割或者折叠成小块。剩下的基本都是生活杂物,包括各种跟包装混淆的食物啦、包装袋啦什么的。然后电池和电子垃圾又不让跟这些随便扔,还需要自己单独处理,比如捐赠或者开车送到某个专门处理的地方,有的还要你自己花钱委托他们处理,也有免费处理的站点。每家的垃圾每两周来车收走,可回收物和另外两种的日期不一样,但也是两周一次。如果你垃圾太多装不下,就自己想办法处理,多买几个垃圾桶是不行的因为垃圾清理其实是按桶收费的,多买一个每个月好像大几百上千块钱。垃圾扔错了罚款真狠的,所以住久了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来合适的处理好分类问题。比如前房东那样什么都不扔,就是一种非常苦逼但起码不被罚钱的有效方法(苦逼是因为一个垃圾箱装不下全部垃圾啊!绿色垃圾箱就浪费了啊!食物厨余其实是日常垃圾最大头的啊!两家七口人,每次清理完三天就满了,刚来又啥都不懂多余的垃圾只能自己存着等下次,想起来一肚子气)。
怎么样是不是很恐怖,我知道这杀死了很多中国人,不过好在我很热爱这个,每次产生垃圾就自然的想到它属于什么,老婆又是园艺爱好者,对什么能堆肥了若指掌。所以起码我们家,对于垃圾处理适应的很愉快,并且也很有使命感。前几天还自己开车把开荒花园产生的满满一车绿色垃圾送到了免费处理的地方,几个巨大的箱子很多像我一样的人把车开到旁边往里倒垃圾,看着也很壮观有趣,产生了一种“谁说加拿大人少”的感慨(这个感慨我第一次来在Costco看到排队结账和买热狗的人就产生过)。
化学工业污染呢,只要有产业就难免产生后果。加拿大也一样面临这些问题,所以他们的化工类工厂成本特别高,因为污染处理有一大群部门看着,每天等着上门找茬罚钱。有真的在工作的管,这一点结合这边法律健全和执行到位,所以才会很有效。
11、食品
主要分为肉、水果、鱼及海鲜、青菜、调料、零食。价格因为之前大概说过了,这里就简单提一下。
肉,猪牛羊全都跟北京菜市场差不多价格,比超市货便宜,品质则比北京超市的好一些。有些肉会特别好,偶尔买到的猪肉堪比国内卖80多一斤的品质。Costco的最便宜,比菜市场还便宜一半,但Costco的肉品质就不是每次都那么好,有些时候就跟国内超市买的差不多吧。牛羊肉呢,据新疆朋友说跟他在新疆本地吃的一样好。牛羊肉国内本来就贵,这边买最贵的折算回人民币也差不多跟国内超市一个价格。韩国小超市可以买到特别好吃的牛肉,比超市贵很多,居然是韩国进口的……大概每斤一百人民币左右。
水果,本地水果选择不多,因为没有菜市场都是超市买嘛。品质就属于很稳定但没有什么特别惊喜的。很多水果在国内可以买到更地道更甜更好吃的,这边买个西瓜十次有八次不够甜,但买桔子和橙子之类的就是十之八九都很好吃。我们家水果消耗很大,总体满意度两边差不多。价格方面看品种,大多数都跟国内差不多,有更便宜的,有一些略贵有一些特别贵。那些略贵和特别贵的,主要是国内大陆或者台湾进口……忽然想起一个有趣的,这边的树莓像野草一样在马路边、篱笆上和公园里到处长满了,我女儿又爱吃,所以整个夏天每天出去玩的时候都是树莓吃到爽。
鱼和海鲜品质上乘价格便宜,这倒不是不是因为维多利亚是海边,买的其实都是超市集中供货的。加拿大西部总体海鲜都便宜,这一点从日料比国内便宜很多就能看出来了,日料不就是吃生鲜的嘛。
青菜因为我们吃的全是中国菜,折算人民币相比国内贵很多!很多翻倍。但不折算回去按照本地人收入来考虑,倒不算贵。本地菜有些不贵,但都是什么鬼东西还没搞明白,毕竟西式做法,对于青菜除了生吃、蒸和煮,他们还会啥?那些适合做沙拉的,有几个适合中国炒菜?
调料算非常全。中国货比较多的超市(Fairway)几乎真的什么都有,西式调料更不用说了。这还没在温哥华大统华,据说大统华更全了啊,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
零食,如果只爱吃中国零食,挺惨的。我作为一个坚果爱好者,在维多利亚买不到好吃的西瓜子、买不到小核桃、买不到榛子、买不到松子,正常的瓜子(葵花籽)种类也非常少。只能买到……去壳的!妈的去壳的倒是真全啊,各种坚果一排一排的箱子,什么都有,好多花样,除了我说的全都有,连核桃仁都能摆出四五种,葵花籽都有五六个花样!但是想吃带壳的,毛都没有!老外的零食就是开心果、薯片、膨化食品,差不多没了!维多利亚中国超市也没有很多啊(辣条是有的,我倒是不爱好像很多人爱)!温哥华大统华全都有啊!但是不可能经常去啊,坐船一个多小时呢!
12、其他有趣的细节
因为没有把治安给单独提出来作为一个大分类,所以就在细节里说几句。加拿大应该像中国一样,属于全世界数一数二的治安好,起码维多利亚绝不比国内大城市差。在维多利亚来说,夜里Downtown随便散步是完全没问题的,绝大多数区域犯罪率低的吓人,很多社区五十年来最严重的刑事案件就是入室盗窃。掏钱包的小偷之类的基本没有,平时里需要担心的犯罪问题就是停车被人砸玻璃偷东西,这个情况比国内的发生率高很多,因为这边的人有点太随意了很多有点贵重的物品都扔在车里,国内车里肯定没有值钱东西啊!作为父母,国内有一个让人心酸而恐惧的丢孩子的话题,妈的实在是太恶心了,超一线城市高档小区门口就有直接认识的朋友孩子被抢啊!在这边,终于可以彻底忘了这件事情了,这边丢孩子闻所未闻。
与其担心治安,不如担心“野兽”。鹿、浣熊、乌鸦、松鼠、海鸥这些才是真正的敌人,大摇大摆明目张胆的逛街,白天乱溜达,夜晚来作案。翻垃圾桶,偷吃你辛苦栽种的花和果,一群流氓。开车要特别小心鹿,他们在各种城市马路上随意出没,很多成年的大鹿都完全不怕车,怕车的一看就是没有社会经验的小鹿孩儿。所以加拿大这边的另一个重要细节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真的是无法想象的和谐。就在城市正中的参天巨树形成的树林,城市中处处自由存在的小动物,城市边公路上空翱翔的白头鹰(据说一些观鸟者数十年难得一见),城市中心的巨大公园等等,这些都在展示着大自然与人是如何的相处融洽。
另外,这边的民众真的是非常非常友善,除了被美国吐槽的全球最爱说Sorry的国家之外,开门走过之后帮后面的人扶住门啦,目光对视一定会微笑和打招呼啦,对孩子无比的热情啦,对语言不灵的人极度友好和有耐心啦,超市收银员绝大多数会认真问候和热情的哈拉啦,等等。生活中人与人的友善细节真的是多如牛毛不胜枚举。就像朋友举例说的,说在国内大城市,出门本来心情不错,你碰上个开车恶心的,随便吐痰的,磕磕碰碰骂骂咧咧的,拥挤排队插队的,服务态度不好的等等,好心情就差不多消耗没了。而在这边,本来出门心情一般,看见个友善的大爷大妈跟你微笑哈拉,马路上干净整洁车子没有一个鸣笛的,风景也美空气也好,各处服务人员也好像你是认识的朋友一样友善而且亲热,你可能慢慢的心情也就好了。所以来了之后真的很爱出门,哪些天忙于工作没出门看看海边或者去个超市什么的,就觉得很苦逼。
还有这边绝对是特殊人群或者特立独行分子的完美生存场所,除了LGBT啦,怪异装束啦,即使仅仅是单身大龄,你也会感受到这边的好的。真的是,完完全全没有人会在意的。只要不犯法,你想怎样都可以,没有人在看和问的。相反的,只要是犯法的不守规则干扰别人的,再小一件破事儿也有人来逼逼你甚至报警来抓你或者罚你款的。所以就是,更自由,但也更多限制,就看你爱哪些了。
再就是这边二手店太完美了,北美有买卖二手东西的习惯,官方统计加拿大90%的人参与过二手买卖(比如捐赠、或者摆在门口Free),70%的人买过二手东西。我非常喜欢这边的二手文化,比如我现在烧的壁炉全烧木头的,所有的木材都来自于别人免费送的,找到信息,然后开车去拉就行了。很多家具什么的,二手的又便宜,又是以前的保存的很好的老东西,很多都是很有价值的可以作为收藏品的。衣服、鞋、玩具、书这些都可以找到相当让人满意而划算的,自己的东西用旧了给出去也觉得很有价值而不会白扔了可惜。
四、移民经验
加拿大因为是联邦国家,所以移民项目总体按行政等级区别的话,分为联邦移民和省提名移民。其中联邦移民分为技术移民(经验移民)、创业移民、自雇移民、家庭团聚移民、保姆移民、难民移民、其他移民。省提名移民则分为技术移民和商业移民,其中商业移民又大致分为企业家移民和投资移民。
不管是联邦移民还是省提名移民,只要拿到了永居身份,则不限居住区域。但在拿到身份之前,省提名有很多项目是要求在省内居住、学习或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可以申请,那个时间段是都要在该省内居住的。
很多流传很广的说法,比如“雇主担保移民”“留学移民”,真细说的话这其实是一些手段,通过这些手段满足了我之前说的那些移民项目的要求。比如雇主担保,其实也是技术移民,只是有雇主雇佣是某些省份技术移民的必要条件或者加分很多的条件,有了雇主就很可能可以满足技术移民的条件了。留学移民,其实也是通过留学达到某种条件,有的是夫妻双方一个留学一个陪读工签,然后拿陪读工签这个人攒够居住或者工作时间,就可以申请省提名技术移民了。
这些移民项目分类什么的,政府官网都有,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五、其他和总结
最近加拿大和中国因为某个案子闹得很僵,旅游人次直接大幅度减少,尤其是旅行团基本被砍没了哈哈。这事儿看起来严重,但其实对于个人的移民和签证来说,也不会因此更难签,所以自由行和移民项目没啥影响。当然我大中华爱国人士多如牛毛,不跟中国好好交往的国家不去,这种人也确实因为这个少来了很多,加拿大靠中国游客的生意老板们绝对都很哭。
关于加拿大大麻合法化,其实也没太大变化,合不合法没啥区别,本来他们也很容易在各种途径买到,现在合法了仅仅是可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合法和品质合格的大麻而已,这笔钱还进了政府的腰包,总比进了黑贩子手里要好。
加拿大不是天堂,不是你辛辛苦苦交了钱吃了苦拿到了身份之后就从此睡觉吃福利还特别奢侈了,凭什么啊!这种天堂哪轮得到你来享受!加拿大起码对我来说,除了一些客观的好环境之外,起码在金钱和物质上,意义就是一些在国内原本不可能的事情在这里是有可能实现的。有了可能性,不等于直接就实现了,而是说你有资格继续努力了。我开篇就说了,我想活的很多基础条件在国内实现起来希望太渺茫了,但在这边确实会容易很多很多。按我在国内的拼命程度,要是挪过来在加拿大,哪怕就干送餐,跟国内一样每天14小时每个月休息两天,我一个月都能赚1万加币!而且我干嘛都快四十了还一直送餐啊我就不能干点别的啊,我受过高等教育的啊,工作十五六年了,就算不跟国内一样开公司当老板,干点什么不能混个高管当一当每个月弄个两万加币呢,那也就是比去年以前的阿尔伯塔省家庭中位收入略高啊。
我写这些,就是希望大家能知道加拿大有什么,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然后才说要不要移民到这里。不是一种情况有人说好就适合每一个人的,更何况想在这边好好活还必须得学英语,这么大的融入成本啊,不然就真的只能在大温哥华的列治文待着了,毕竟那是咱们中国在加拿大的一个城市。(搜一下就知道了,这个城市的华人超过一半,连很多商店招牌都不加英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