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克强在中葡合作论坛上表示,中国房地产要因城因地施策。这是中共高层对楼市的最新表态,可能意味着关于房地产的讨论已经进入到政治局常委层面。中国楼市似乎进入到了关键的拐点时期。日前,20多个城市刚刚出台了房地产限购政策,包括此前表态“一意孤行”的上海市。有消息称,习*近*平和李克强对房价亲自做出批示。也有分析称,这次出台限购限贷的城市,都把土地供应放到第一位,也说明高层对地方政府炒作土地稀缺导致的恐慌很不满。
10月11日,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会议在澳门举行。李克强在会议上说,中国城镇化进程仍将持续,当局要求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因城因地施策,保障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同时采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
10月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曾强调强化地方主体责任,“因地因城施策,保障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并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
中共住建部及中共副总理张高丽等,都强调过“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等。
9月30日,中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以推动城镇化建设和扩大内需。
总部在北京的多维网称,北京高层接连发表同样的论调,显示他们就大陆房地产的政策可能取得一致意见。楼市政策因地制宜的背景,也许是因为各地房地产冰火两重天的原因。
近几年大陆楼市分化明显,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市场存在显著区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等城市房价快速增长的同时,三线城市却承担着“去库存”的压力。在2015年,一线城市领涨全国,同比平均涨幅超过10%,而三线城市同比则几乎全部下降。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期间,中国20个城市相继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以遏制房价上涨,包括此前公开表态“一意孤行”的上海市。有消息说,9月底,北京两次内部会议,传达习*近*平和李克强的指示,并点名16个近期房价疯涨的城市。
传习李亲自批示,21城突然调控房价
“十‧一”长假期间,中国楼市出现新一轮收紧调控大潮。自9月30日起至10月6日,北京、天津、苏州、郑州、成都、济南、无锡、合肥、武汉、南京、南宁、广州、深圳、佛山、厦门、东莞、珠海、福州、惠州等19个城市先后出台楼市调控政策。
10月8日,上海官方也公布,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秩序,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态势。
若加上先前已经推出限购的杭州,近期推出楼市调控政策的城市扩增至21城。
大陆知名经济学者马光远撰文表示,这次楼市限购限贷有三大特点:一是时间集中在传统购房的黄金窗口,选择在这个时间,说明管理层不希望过热的房市失控;二是楼市政策大多是在半夜出台。熟悉中国宏观政策的都明白,凡是夜深人静出台政策的,后面透露的信号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对市场目前的表现不满意,甚至可以说是强烈不满;三是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次出台限购限贷的城市,都把土地供应放到第一位,也说明高层对地方政府炒作土地稀缺导致的恐慌很不满。
文章分析,当局出台政策只是想让楼市降温,但不会冷冻。
10月9日,港媒《经济日报》报导,之所以会出现诸多城市联袂表态的情况,根本上来自于北京两个小范围会议。
现在表态的20个城市中有16个城市,是中央点了名的,叫做“16个热点城市”。在9月30日上午,中共住建部召集了会议,把这16城名单正式点了一下。相关的16个城市书记、市长都吓出一身冷汗,所以“黄金周”加班加点也要公布要表态。
另一个小范围会议是9月28日开的,由副总理张高丽召集的,张传达了习李二人的相关批示和指示,在会上做出落实习李指示的部署。张高丽讲话时说,房地产市场这样下去,要影响国家安全。
此前,大陆微信圈传出一份江苏省有关“930会议的传达提纲”的内部文件。
该内部文件称,9月30日上午,中共住建部在京召开热点城市房地产工作部署会,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李克强的批示,对“控房价、稳市场、防风险”有关工作作出部署。
中共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和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天津、上海以及山东等12个省市分管领导、深圳等13个城市市长参加会议。
习*近*平强调,房地产去库存问题,要区别对待,一市一策,一二线成市要防泡沫,三四城市要同城镇化进程相结合。李克强则表示,一线城市要控制住,二线城市要稳定住,三四线城市要活起来。
陈政高在会议上称,今年以来,主要是部分城市,特别是16个热点城市房价上涨过快、这一轮房价过快上涨,涨幅之高,为近年来少见,甚至是没有的,因此,要求16个“热点城市”负责人要认清“重大责任”。
不过上述会议的召开,官媒并没有报导。
阿波罗网于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