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日地王频现,且创下大陆全国范围的历史单价“地王”记录。官媒发文对此进行批评,认为上海政府对房地产预期管理失效。分析认为官媒炮轰楼市可能跟目前外界传韩正要离职有关,上海反贪打虎仅仅拉开序幕。
8月22日,大陆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刊文《疯狂“地王”欲掏空实体经济》批上海的楼市。
报导盘点上海三个区静安、宝山、青浦三宗地块,单日内土地出让收入合计184亿元。其中,静安区地块以110.1亿元总价拍出,楼面价超过10万元/平方米,溢价率139%,在全国再创新历史单价“地王”记录。
报导引用很多署名的网民观点来炮轰上海楼市,认为超级地王的产生是上海出台新的楼市调控之后,批新楼市调控政策不起作用,上海市府不是真心地抑制资产泡沫云云。高房价会吸纳实体经济的资金,推高实体成本,加剧实体衰落,而中国目前的经济调整的方向要使房地产回归本位。
报导强调两部分,地方政府须有作为和警惕实体经济被掏空。并引用网民观点,“地王”频现,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必须有所作为,“地王”越昌盛,房产越繁荣,对中国的实体经济负面影响越大。
有经济学家向大.纪.元;介绍,这些署名的网民,有部分其实是经济领域的专家。并认为上海的房价确实上涨过快,确实需要管制,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违规资金进入土地市场导致金融秩序混乱。
浙江财经大学教授、辽宁大学博士生导师谢作诗接受大.纪.元;采访表示:“高房价它确实会扼杀制造业,高房价确实是工人的高生活成本,工人的高生活成本就是企业的高生产成本,所以高房价是扼杀实体经济,高房价地王产生的原因一个是货币量太多,140万亿的货币量,太多太多。”
“第二,钱没有地方去。就是承载货币的池太少,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土地是公有,不具备承载货币这样功能。如果私有的,它可以交易,那么人们未必是大城市买房,很有可能是农村买土地、建农场、盖庄园。
这样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成了承载货币的池子,可是由于土地公有,这个土地功能不具备。钱多,承载货币的池子太少,它就会尤其是大城市产生地王和高房价。”
但他也表示,并不反对《经济参考报》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