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习*近*平“勤政”样板 中纪委风向突转?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树立习*近*平“勤政”样板 中纪委风向突转?

进入2016年,中纪委在连续两个多月连续转发习*近*平内部讲话,凸显反腐“高压态势”之后,突然话题一转,转而树立习*近*平“勤政”样板。分析认为,此文有鞭策反腐之后官场“不作为”之意。分析认为,当局面临的重重危机是中共行将就木的表现,如果不能彻底改变中共体制,无论如何“整治”“教育”都徒劳无功。

北京时间2016年2月15日,中纪委网站发表《习*近*平无论多忙都对呈报事项及时批示》的文章,称习*近*平在勤政上以身作则,无论内政外交国防事务有多忙,对中央纪委呈报的事项,都及时作出批示指示。

中纪委在中国农历新年结束后的首个工作日发文,并以习*近*平的勤政为中心思想,明显有对如今官场“不作为”风气的“鞭打”之意。

在1月刚刚结束的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习*近*平讲话中“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已经改换成了另一种说法:“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是反腐“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之后的一大转变。简单几个词的调整,显示了习*近*平阵营在同江派的生死决战中取得绝对优势之后,在执政思路上的调整。显然,中共高层要对中共官场进行全面覆盖,全面“整治”。

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前几日,王岐山也在北京主持召开多个领域“一把手”出席的“筹备中纪委第六次全会座谈会”。王在那次会议上也表示要“全面从严治党”,将加强“党建工作”,亦即所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王岐山并称,“党的领导本身就包含着教育、管理和监督。”

“懒政”这一官场风气,也应囊括在中纪委“整治”、“教育”的清单之中,这或许是此番中纪委把习作为勤政标杆的原因。

反腐深化动摇中共“执政基石”,“整治”“教育”徒劳无功

按照中共官方的说法,在进行运动式的治“标”性反腐过程之后,必然会进入以治“本”为重心的新阶段。何况,中共内部腐败分子数量虽多却也是有限的,会有所改变,“首恶”者也已被清除不少,反腐不可能让先前“一窝端”、副国级“老虎”渐次下马的节奏永远持续下去。

然而在外界看来,除了这些,或许还有中共不能公开的其它原因。整肃腐败是中共自我挽救的途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造成的负面效果也已凸显出来。

目前受指摘最多的是严明纪律造成的集体性“不作为”现象,被认为是中国经济难见起色的一大原因。

分析这种集体“不作为”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共“无官不贪”,高压反腐使得人人自危,只图自保,无心“作为”;另一方面,作为习*近*平当局“定向反腐”的主要目标——数量巨大的江派背景官员拉帮结派,消极抵抗。

与“不作为”一样危害政府工作的是,在反腐过程中,大批官员的频繁落马和调动,造成各地政府行为的不连续性,引发各方面工作的停滞,甚至前功尽弃、徒劳无功。同时,前任“遗留问题”,继任“不买旧账”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导致当局的社会管理中乱象丛生,中国访民数量激增、官民矛盾更为深重。

更加危险的是,江派势力的核心人物,利用手中的权力、资金以及各种社会资源,给中共当局制造各种事端,拼死顽抗,给中国社会带来深重灾难,也让中共政权陷入一次次危机。

过去两年来出现的各种事件,包括薄周政变夺权、各地暴恐事件、马航失联、天津大爆炸、2015大股灾、海内外媒体对习*近*平阵营的抹黑宣传、官方说法和行为的“分裂症”,背后都有江派势力操控的阴影,让习*近*平当局疲于应付,也让中国民众对中共统治愈来愈丧失信心。

另一个外界不易感知而中共体制之内却深有体会的一点是,反腐毕竟是一种“室内操戈”之举,这会造成中共内部不满情绪和紧张关系,甚至互相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并进而影响中共“党内团结”。“党内团结”是中共极为看重的一项政治传统,因为它将影响到中共自身的凝聚力、执行力,乃至战斗力和执政地位。

比如,中国许多地方官场内部互相揭发举报攻击现象“惨烈”,敌对双方在反腐与阻击反腐过程中造成的席卷全国的暗杀、被自杀潮,造成中共官场混乱失控局面,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也会对中共整体造成巨大杀伤。

由此论之,中共的反腐行动确实遭遇到障碍、陷入了矛盾。一方面,腐败蛀蚀中共根基,反腐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反腐又会动摇到“经济发展”和“党内团结”,也同样关系到中共执政基石。

中共当前的处境,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中国民间“反腐亡党,不反亡国”的预言。

中共面临的重重危机,是其独裁暴政造成的恶果长期积累恶化的总爆发,靠其体制本身已经无从解决。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共体制,习*近*平再“勤政”,也都将是无用功。

阿波罗网于飞报道

责任编辑: 于飞  来源:阿波罗网于飞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16/0216/693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