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错银铜方案。有没有觉得少了点啥?没错,案面不见了。自己猜猜,这种设计应该摆什么材质的案面。哈哈,其实是木制漆板。主要是这个造型如果贴个玻璃或者水晶板,就太漂亮了。战国时期确实有玻璃器,但都还比较简单。以杯盏、饰物为主。这么大的玻璃板子在当时制作还是有困难的。
这是唐代被中香炉,可以把辈子熏的香香的,还暖烘烘。牛在任凭你在被子里怎么翻腾,这玩意永远都能保持水平,一点都不会洒出来。不然没法解释为啥他们都说熏球用的是陀螺仪的原理。
这还是在微博上看一个唐粉晒的,估计好多人都看过了。唐代的挎包,LV同款。
保存的还算好,但是毛已经烂光了。这是一把牙刷。
这是内蒙赤峰辽国墓葬出土的一堆牙刷。中国的牙刷最早是东汉发明的,大多都是骨制器。据说有骚包的土豪用玉牙刷,但是我没见过实物。
猜猜这是啥。明朝的高跟鞋。网上有复原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搜看。
这是安徽寿县的月坝。寿县古称寿春,淮南王刘安和小伙伴们在这儿鼓捣出了豆腐。三国时的实诚孩子袁术在这儿称帝,被曹操、刘备、吕布、孙策轮了大米。明朝万历时的知州杨涧修建现代化的排水系统,清朝乾隆年间的知州刘焕在其基础上加筑了月坝。
这东西牛在哪儿呢?
牛在它可以排洪,而且现在还能用。
图一里有个T形的玩意,那是个大木头塞子。在洪水来袭时会把它推进下水道里堵死。随水压增大会越来越近,防止洪水倒灌。是非常简便有效的防洪系统。平时下水道的水喷出来会把它推开,排水到城外。靠一个木头塞子,利用水利实现了全自动化防洪排水系统。说明白了没啥了不起的土办法,关键是现在还很好用……
土鳖智慧似乎刻在咱基因里了。
安徽马鞍山市雨山乡三国吴朱然墓出土,彩绘鸟兽鱼纹漆槅。你觉得这东西像什么?我估计好多人今天中午就会用到。这是一个餐盘。这种方便快捷的餐盘目前认为从三国时期开始流行,至南北朝有大量出土。朱然地位尊崇,他用的餐盘也比较华丽,而且这是一件漆器。南北朝时期的餐盘很多都是陶制的,书佐小吏吃工作餐用,俭朴很多。话说这朱然是孙权最亲的几个人之一,陆逊被孙权骂死后东吴军方第一人,因此墓葬规格非常高。朱然病重的时候孙权食不下咽,夜不能寐,至朱然咽气,孙权亲自素服举丧以示哀痛。
读书到这里时忍不住的幸灾乐祸。
江西赣州的福寿沟。我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的经典之作。时期比寿县月坝还要早,这是北宋熙宁年间知州刘彝设计的,距今九百多年了。这东西厉害在什么地方呢?赣州城小一千年没洪涝,号称浮城,都是他的功劳。据说刘彝根据赣州城的地理走向,设计的这条排水系统,可以让水自然流泻到江中。最神奇的是,江水暴涨泛滥,也不会倒灌入城。因为他还设计了一个配件。
锵锵,福寿沟的小金门。这种金门有十好几个,那个红色的是现代新修的铁门。宋代的门肯定早就绣的烂掉的。事实上历代对赣州福寿沟都有过修补,但全都是在刘彝的工作上进行维护。这个金门在城内排水的时候,会被推开,让污水倾泻入江。江水上涨时,又会把它推的死死的,再加上坚固的城墙,一点水都漏不进去。听闻福寿沟这套系统秒杀许多现代的排水设计,不知真假,但反正我在北京和天津都看过海了。几年前赣州好像遇到过大水,旧城内福寿沟的保护范围一点事儿没有,新城区则全被水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