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影子银行的真实规模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揭秘中国影子银行的真实规模

日前,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详细披露了中国“影子银行”的真实规模,由此揭开影子银行的冰山一角。

对“影子银行”的关注早在2009年就出现在银监会的工作年报中。2011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上,银监会将影子银行风险列为银行业2011年三大主要风险之一(其余两个是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

2012年,在银监会的监管任务部署中,影子银行再次被列为与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理财业务并列的四大重点监管领域。

2013年4月9日,惠誉宣布,将中国偿还长期本币债务的评级从“AA-”下调至“A+”,评级前景为稳定,本次下调自1999年以来中国主权评级首次被实际意义上的调降,其在报告中指出了对中国影子银行和地方融资平台的担忧。

其实过大的影子融资系统及其高昂的融资成本,正在日益成为原本脆弱的中国实体经济的不能承受之重负。因此,理清影子银行的层次划分和存量估算是激活存量的先决条件。

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对影子银行的定义,目前我国基本没有纯粹的影子银行机构,很多机构都涉足了影子银行业务活动,成为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在对国内影子银行体系进行分类的时候,并不能简单套用美联储的三分法。

若我们以影子银行体系提供资金的最终投向为标准,结合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划分,可将影子银行体系划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服务于实体经济或者向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业务体系(信托贷款及租赁、委托贷款、非金融企业债券[包括实体经济发行的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等]、未贴现的商业银行承兑汇票、同业代付、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称为影子银行Ⅰ(实体支持类);

二是服务于资本市场专门用于二级市场交易的传统业务体系(非贷款类信托、银行理财产品、买入返售、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管、证券公司资管),称为影子银行Ⅱ(金融交易类);

三是衍生品体系所承载的流动性(利率衍生品、外汇衍生品、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称为影子银行Ⅲ(杠杆放大类)。

影子银行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最为直接,是社会融资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在其中的分类细项中也有交叉持有的现象,但总量占比较低且最终会投向实体经济,在加总计算中可以忽略。

影子银行Ⅱ、影子银行Ⅲ,其中分类细项存在着交叉持有的问题,在计算中应予以剔除,如银行理财产品持有信托类产品和证券公司资管类产品等。由于目前我国影子银行Ⅲ总量较小,对宏观流动性影响不大。

我们测算出了影子银行Ⅰ的存量余额,至2012年底为30.30万亿元,其中:委托贷款6.00万亿元、信托贷款2.97万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6.2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券7.67万亿元、同业代付2.89万亿元、非金融股票融资3.33万亿元、融资租赁0.61万亿元、小额贷款公司贷款0.59万亿元。非标债权融资余额为19.21万亿元,占影子银行Ⅰ总规模的63.39%。非标债权占影子银行Ⅰ的比重由2002年的33.15%上升至2012年的63.39%,2002—201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3.38%。

资产非标化的重要原因是利率市场化推进速度较慢,风险相对较高的融资需求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无法标准化,更谈不上证券化,非标产品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对资金的供给方来说,由于前期存款准备金高居不下,表内的融资大量占用了银行资本,同时金融市场本身深度广度不够,导致银行无法直接从金融市场获取资金,则表内扩张就成为无源之水。

面对大量高风险的融资需求,银行选择非标产品作为监管套利工具亦为必然。

但非标产品本身收益和风险的错配进一步扭曲了金融资源的配置,使得步履蹒跚的利率市场化变得愈发艰难,这或许也正是政府管理层限制非标债权的重要原因。

市场演进的路径和近期监管层的意图均会使得非标债权向标准债权和股权融资逐渐转化,从依附于商业银行、以商业银行为中介的初步脱媒,到脱离商业银行、以资本市场为载体的深度脱媒不可逆转。

从影子银行Ⅱ的各项构成来看,至2012年底,银行理财7.1万亿元、非贷款类信托3.97万亿元、买入返售2.89万亿元、公募基金3.16万亿元、社保基金约0.95万亿元、保险资管约6万亿元、券商资管1.89万亿元、券商自营0.37万亿元,若将各项相加总量为26.33万亿元,显然高估了影子银行Ⅱ的总量。

因此以下我们对各项构成进行交叉持有的加权处理:2012年银行理财按资金用途扣除股票、债券、利率(50%)、票据、信贷资产、汇率、商品后占比为47.27%,即用于配置非贷款类信托的存量,为3.36万亿元,可见非贷款类信托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银行理财。

2012年公募基金投资者持有比例大致为机构投资者20%、个人投资者80%,机构投资者基本上是保险资管、券商资管、券商自营和社保基金,总量为0.63万亿元。此两项予以扣除后,至2012年底影子银行Ⅱ的总规模为22.34万亿元。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14/0221/374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