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检索来的文章,我掌握一个大致的取舍标准:一、尽可能不选名人写的或写名人的;二、尽可能不选已出版或已发表 的。因而,个人博客里的野生文章,漂流在网络大海上漂丢了作者姓名的穭生文章,是我的最爱。我不是编传统意义上的正史,也不是编传统意义上的野史,而是编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史。将来,百年后,千年后,后人若想知道毛泽东时代中国社会的面貌,只读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东西是看不到毛时代的社会面貌的,起 码看不到全貌;要看全貌,必须读我编的《黑五类忆旧》。我一个人平衡一个中央文献研究室,我一个人平衡阖中国大陆的几百家官家出版社和几千家官家报刊。孔子爱干「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事,我也是。
有朋友问:你如何确保这些文字的真实性?我说:这个问题从没有困扰过我。凡存在的都是真实的。谣言所传的内容是子虚乌有的,可是谣言本身毕竟是真实存在的。这些忆旧文字,所记内容未必件件真实,可毕竟这些忆旧文字本身是确实存在的。
实际上,真实性本身非常复杂。这个问题我早就想透了,曾写过专门的长篇研究文章。感性一点说,双胞胎同时回忆母亲同一件事都有出入,同一个人两次回忆同一件往事都有差异,正如古希腊哲人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当然这是一面之理,真实性还有另一面,双胞胎对母亲的回忆不管有多大出入,回忆的都是自己母亲,而不是别人的母亲。
历史真实是无数人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拼接出的一大块公共信息马赛克,而且每个后人对这块硕大无比的公共信息马赛克择取放进自己记忆里的内容都不完全相同,因而任何一件历史事实在后人的记忆里都是像被狗啃过一样豁豁牙牙、参差不齐。我所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贴出新的、与官史不同的马赛克碎片。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画,《金瓶梅》是一本小说,《资治通鉴》是一部正统的史书,但它们实际上都是组成中国历史(包括社会史)的马赛克碎片。二百年后,后人再说起中国的历史学家,顺口就来的是司马迁、司马光、焦国标……其实,《黑五类忆旧》不仅平衡中央文献研究室,平衡阖中国大陆全部官家出版社和报刊社,也平衡全部的二十四家正史。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苹果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11/0719/211064.html
相关新闻
中国现状,句句属实(图) 鬼谷子:一辈子最智慧的活法,其实就1个字(图)章天亮:请勿相信左媒 只需看硬核数据
这个比较有意思(图) 扭转历史,中国史上最著名的七大饭局(图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8个美男
60年一遇,乙巳年极简史(图集) 中国各朝代国号的由来你知道几个?(图集) 谁杀最多中国人 把这人画出来 AI出图!泄漏国家机密(图) 篡改历史 中共官方出版社现毒教材(图) 天灾不断暗示一个王朝已经走到尽头?(组图) 真实与被扭曲的心灵(图) 谁说远亲不如近邻? 看看历史上两次亲俄 刘亦菲逛街被偶遇 素面朝天超真实(图集)颜纯钩:历史可无知,政治可无能,人不能无耻
孙立平|淡化仇恨: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建立一种自洽的逻辑
高伐林(转):言简意赅,一针见血!
历史上西方的两个灾难性决策(图) 北戴河的重头戏 能老师:千挑万选接班人,选中一个精神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