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终审法院法官包致金的侄女被控袭警及不小心驾驶,法庭轻判她接受一年感化,引起各界哗然,并惹起网络公愤,网民批评法院偏袒权贵,有近万名网民在网上要求律政司覆核重判,亦有网民建议发起游行表达不满。警方已就案件向律政司提出要求覆核﹐而前线警员批评法院是官官相卫,担心影响前线执法。(李莉 报道)
包致金侄女周一被法院轻判的消息传出后,在多个网上讨论区及社交网站 Facebook 等都充斥了表达不满的留言。有网民在 Facebook 成立群组,建议一人一信,要求律政司覆核重判,短短一日内,多达9500多名网民加入支持。亦有人成立”反对香港法律官官相卫”的群组,有网民更建议组织游行以示不满。
有网民认为,包致金侄女已有两次袭警的前科,这次第三度袭警仍不用坐监,批评法官偏袒权贵;有人留言批评,事件反映法律只是有钱人的游戏,没有平等,又説对香港法治打定输数,终有一天与大陆的司法接轨;有网民制作广告,讽刺犯人可以付钱打警察。
在非官方的警察讨论区,前线警员也反应激烈,有警员留言表示,对判决非常愤怒,犯人有良好家庭背景就不用惩罚,是无理藉口,又説如果被掌掴的是法官,审判结果将会完全不同,亦有警员批评律政司及警务处处一直未有回应事件。
多名退休警员都致电不同的电台节目表达不满,退休警何先生质疑法院的判决,担心影响警务人员执法。
他説:我觉得是官官相卫,最严重是会令很多市民,夜晚醉酒后,他会引用这个案例,说也是狂躁,掌掴你一巴,只罚几千元,这比去唱卡拉ok更好玩,但这很影响香港的法律的。
案中33岁被告,是香港终审法院常任法官包致金的侄女,亦是前行政会议成员、现任港交所主席夏佳理的外甥女,她在今年1月驾驶私家车时撞向一辆旅游巴,事后拒绝接受酒精呼气测试,又动手掌掴一名在场调查的警员。她向法庭承认袭警等三项控罪。被告在02年及08年亦因为袭警及刑事毁坏等罪,被判罚款及社会服务令240小时。她打警察的片段在网上被广泛流传,不少市民对她的行为感到哗然。
裁判官在周一判刑时指,考虑被告受情緖病困扰,及有良好家庭背景,毋须判监,轻判接受1年感化,罚款8000元及停牌一年。
资深大律师、立法会议员汤家骅接受访问时表示,被告如果初犯,患病可以成为求情的理由,但三次袭警仍获轻判,是他当律师40多年来从来没见过,他担心这次事件会使港人对香港法治失去信心。
他説:普遍的人都认为,有钱人或有财势的人他们往往得到轻判,他会对法庭失去信心,我很担心这样。现在网上的评论你看群情汹涌,他们已开始质疑这法律制度不公正,这是很令人害怕的。
香港警察本地督察协会主席廖洁明周二早上在香港电台节目中表示,收到很多前线警员的投诉电话及电邮,协会会向警队高层反映不满。
他説:会否有错误讯息给予大众,冲击执法人员是很轻微,权贵是格外处理的?我们会继续与同事接触,了解他们的感受、看法或建议,我们尽快向高层再反映。
律政司及警方接受查询时只回应表示,会研究裁判官的判刑理据及主控官的报告,再决定是否要求法庭覆核。
----------------
2010-08-03
香港终审法院常任法官包致金的侄女三度袭警获得轻判,令公众质疑司法不公。在香港回归后,曾多次出现性质相同的争议事件,政党和人权监察组织均认为只属个别事作,未有对香港司法独立构成影响,但认同经常出现轻判的情况,会令市民质疑香港司法公正性,认为司法部门要对案件的判决要更严谨。(林静 报道)
九七回归后,香港出现过多宗法庭裁决的争议,当中的被告获得轻判或撤销控诉,而这些案中的被告都是涉及有背景的社会人士。
其中最受关注的案年,是当时与中方关系良好的星岛集团前主席胡仙,在97年被揭发虚报报章销量讹骗广告商,但当时的律政司司长梁爱诗以公众利益为由,撤销对她的起诉。
而退休高等法院大法官阮云道,其曾在律政司工作的儿子阮家辉,2000年被发现藏有摇头丸,律政司以不合乎公众利益不提起诉,即使判决引起外界猛烈抨击,但律政司最终维持决定。同年,早时任助理房屋署长的潘启迪,在报摊偷书被控偷窃罪,同样获律政司批准不起诉。
这次公众质疑包致金侄女三度袭警都不用入狱,但反观2001年,学联游行中用大声公向警员叫喊的梁俊威,以及2008年在争取普选游行被指向警员动粗的冯炳德,都因袭警罪成而需要入狱。
本身是执业大律师,亦是公民党立法会议员的余若薇向本台表示,她认为这次判刑过轻。法官再以被告背景优秀作为轻判理由,难免让大众怀疑因被告身份特殊而获得优待。
余若薇认为,个别事件难以断言香港是否已经失去司法公正,但亦认同回归后,多宗案件的判决均受社会质疑,难免令市民对香港司法感到失望。她认为,律政司要认真考虑是否对这次的案件作出覆检,以证明香港的司法公正仍然存在。她说:司法仍是独立的,但香港人是不容许一些有身份的人士而获得轻判,而律政司要考虑是否对这次的案件作出覆检。
而民建联副主席,本身亦是执业律师的张国亦认为这次判决过轻,他认为会为日后同类型案件中,立了获得轻判的先河。他指,这次的事件难免会令市民串连过往多宗涉及有背景人士获得轻判的案件作猜想,但他认为香港的司法仍然独立,而且不会因这次事件,受到巨大的打击。他说:相信日后其他律师都会引用这一案例去求情。香港人过去都觉得我们的司法是独立的。只是跟大家的预期有些差异而已。
而香港人权监察总干事罗沃启说,律政司针对不同被告的袭击罪行,引用了不同的条例,造成不公平的情况。他说:2007年以来,示威者袭警个案都是引用刑罚较重的《侵害人身罪条例》,最重判监两年;而这次案件却引用刑罚较轻的《警队条例》,最重只判监六个月。他认为香港的司法独立未有受到个别事件影响,但有必须去进一步清晰法理条文,避免市民对香港的司法是否倒退产生疑虑。
罗沃启说:我相信有关当局日后在处理这些案件上,要提供他们的敏锐性,要重视法律上的质素如何,若一些人在幸运的情况下逃得过,就会令公众对法治的信心受到打击。他认为,以上两条法例都是沿用港英时代法例,但英国现已统一为一条袭警罪条例,香港应该跟随,以免造成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