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建筑每年吞噬4万亿 拆迁带来虚增长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短命”建筑每年吞噬4万亿 拆迁带来虚增长


财经评论家时寒冰在博客上就算过一笔账, “建筑寿命每缩短1年,意味着财富当年损耗掉4万亿元,缩短20年就是损耗80万亿元!如果与英国平均132年的建筑寿命相比,我们损耗的是408万亿元的财富!2009年,中国全年的税收收入是6.3万亿元。比较一下,就知道这种短命的损耗是何等可怕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把建筑寿命延长1年,就能节省出4万亿元。英国建筑寿命达到132年,悄悄累积了多少财富,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拆迁带来虚假增长

2010年5月,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教委原所在地已是一片空地。年初,这里仅建成6年的教委大楼被实施了拆毁。当地居民对这样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 “开发商看好哪里,哪里就被扒。”操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当地居民老王这样告诉《中国会计报》记者。

“有时候,卖地的钱可能还不如当初盖楼花的钱多。”他摇摇头,表示不可理解。

在鞍山,建筑物拆迁的力度令人吃惊。“现在,鞍山很多医院、学校都拆到郊区去了。”老王向记者介绍说。

2010年4月,中央开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此后,鞍山市暂停了大规模拆迁计划。

在全国,类似鞍山的情况似乎并不少见。网络上曾经有一个帖子风靡一时:“炸楼成风!全国各地这几年被炸掉的大楼一览”,帖子中展示了全国各地被炸掉的形形色色的大楼,有的大楼仅仅存在了4年。

“再没有比建了拆、拆了建的做法更能推动 GDP增速的方式了。”时寒冰一针见血地指出。

“这种拆拆建建的短期行为,其实都是无效 GDP。修建仅几年的、本身没有问题的房子被拆除,这是直接摧毁社会财富。但在地方政府账上,这却是在创造 GDP。这是很荒谬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王立彦告诉《中国会计报》记者,每一届政府规划的短期性以及对GDP的一味追求,导致了这种畸形的行为。

应该核算无效GDP

王立彦认为,可以计算一下无效GDP,计算出社会成本对GDP的侵蚀。

“被炸掉的房子,价值一定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产生的环境性的罚款、赔偿,也都有数字可查,而并不是没有数据。我们要做的只是把会计科目单列出来,很多事情就一目了然了。这和管理费用中列出招待费和公车消费的道理是一样的,操作上不难,但问题的关键,是愿不愿意去做。”王立彦说。

一旦被列出,GDP当中虚假的部分就会呈现在公众面前。

“当然,不可能一步到位,把所有的都列出来。大量虚假的GDP,有效部分究竟是多少,现在谁都说不清。”王立彦的建议是,先把容易操作的项目单列出来。

例如可以分成A、B、C三类,A类可以要求直接列出,比如罚款与赔偿等费用;B类可以放到第二步,例如环境污染的成本;C类是最难计算的,可以先搁置起来等待解决。“这样,就不会因把所有问题捆绑在一起而遭到否决。先把一部分问题解决了,就会出现可以继续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把事情向前推进。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中国会计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10/0529/168233.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