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雪纷飞的冬天,我们开着车时不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辆车子在积雪被车辆压实的公路上高速超过了你——但半小时后,你就发现刚才超过你的车栽在了路边的雪堆里。
车辆的抓地性能与轮胎的花纹设计密切相关,我们唯一能依靠的只有4条车轮胎上那4个巴掌大的接触面。四季通用轮胎在下着小雪、雨夹雪的场合表现尚可,但到了路面积雪被车辆压实的时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冬季轮胎更可靠。假如你偶尔需要在冬季积雪路面的地区开车的话,你至少应该考虑一套M+S(泥地+雪地)轮胎。
轮胎的分类
目前市面上的轮胎大概可以分为五类:夏季、四季、M+S、冬季、防滑钉轮胎。
不太久以前,冬季轮胎很容易辨认,因为他们有着夸张的胎面和看起来坚不可摧的花纹块。现在的冬季轮胎,除了保留更深更宽的胎面花纹以对抗积雪以外,也能通过与众不同的橡胶配方和精巧的花纹设计获得不错的性能。
冬季轮胎能够在低温下仍然保持良好的弹性,这种弹性对于改善极度光滑的冰面上的性能尤为重要。太阳晒在刚好低于零度的冰面的时候,冰面的轻微融化就会形成一层极薄的水膜。轮胎在这时候只有穿过了这层水膜才能在下面的积雪取得一点抓地力。现在最好的轮胎配方能够在轮胎表面有微小的吸附水滴的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把水膜上的水滴抓住并且随轮胎转动甩到外面,从而抓牢地面。
M+S轮胎是另外一种思路设计的轮胎,它采用胎面花纹而不是依靠配方其实现,这有点类似于老式的雪地胎。M+S轮胎在冰面上表现就不怎么样了。你可以在轮胎上找找有没有“山和雪花”的标记来确保这条轮胎的配方比别的更软,或者找一个“无防滑钉冰雪”的标记来证实它是不是真的冬季轮胎。
防滑钉轮胎
防滑钉轮胎则在胎面上装有80到100个金属钉。这种轮胎能够更有效地嵌入被压实的积雪和冰面。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非一个必要的选择,但是可以在深山的积雪路上派上用场,尤其是在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高寒山区。这种轮胎的缺点会破坏铺装路面,实际上,很多司机也可以通过在轮胎上加装防滑链实现类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