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首都平壤市中心,我们看到屹立了60多年的金日成铜像。
在言论和行动方面,朝鲜人仍然面临严格的控制。
BBC试图在平壤街头录制一些声音和图像遭到阻拦,相机和录音带被政府暂时没收。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看到了朝鲜人的日常生活,至少是平壤特权阶层的生活。
从表面上看,尽管朝鲜的计划经济面临崩溃,同时还有国际禁运的压力,平壤仍秩序井然。
平壤的柳京酒店堪称世界上最大烂尾楼之一。如今,这个金字塔式建筑也已经重新开始修建。
最近在平壤的一些外国人表示,尽管多数朝鲜人的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或者步行,街头的汽车增多了。
严峻现实


朝鲜引以为豪的大型团体操《阿里郎》表演
朝鲜正在开展鼓励生产的运动,很多建筑都会重新粉刷。然而,表面的装扮掩盖不住严峻的现实。
离开平壤几英里,车辆就几乎看不到了。平壤以南的公路等于是世界上最宽的自行车道。
我们的车在路边不断看到抛锚的吉普车,有军人在查看引擎。
贫穷随处可见,田地里少有机械,人们用双手收割。
今年,朝鲜再次面临严重粮食短缺。
在这种情况下,朝鲜想要给少之又少的游客以及更少的记者们所展示却是另一幅画面。
在每年的这个时候,大多数访客都会被请去观看大型团体操《阿里郎》表演。这一表演的意味在于,团结起来歌颂伟大领袖、反抗外来敌对势力。
这也是对朝鲜军事战略的概括。
核需要

平壤以外的朝鲜车辆非常稀少
邻国中国和俄国都有核武器,朝鲜作为世界上最孤立的国家之一,确信自己需要有自己的核弹。
在前往边界地区途中,我向我们的向导——一位朝鲜军队的中尉——询问核武器的情况。
向导说,朝鲜需要核武器来保卫和平,如果美国放弃自己的核武器,那么朝鲜也会放弃核武器。
很难了解,普通朝鲜人对核问题的看法。他们不会冒险跟BBC记者接触。
当国际社会不知该如何对朝鲜的核野心做出反应的时候,访客在朝鲜看到的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悖论。
朝鲜可能是一个非常独裁并且贫瘠的国度,但是至少这个国家的一些公民看起来是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