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农 大陆经济复苏三个硬指标 没征兆和迹象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文集 > 正文
程晓农 大陆经济复苏三个硬指标 没征兆和迹象
【中国观察】第四十四期 中国经济复苏了?  Real Player格式Windows Media Player格式加入自由串听 听众来信
推荐给朋友
2009年6月22日 星期一     节目长度:13分1秒 下载mp3

听众朋友,您好!这里是《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国观察》。本节目由特约评论员,著名经济学家何清涟、程晓农博士,为您解析中国经济、社会万象。我是主持人李洁。

主持人:中国的经济走势是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一件大事情。就在世界各地依旧笼罩在经济危机阴影中的时候,中国的经济似乎又是一枝独秀。上升的股市和回暖的房市,让人仿佛有一种错觉,中国经济是不是已经复苏了?

那么今天的节目中,程博士就和我们来谈一谈:中国经济是不是复苏了。

程博士:目前总的来讲中国经济复苏呢,只是一个短暂的表象。但是,从中国的媒体上和中国研究经济问题的学者当中呢,出现了完全不同的两种看法。中国的媒体按照政府的需要,现在不断的营造经济已经复苏,政府的这个挽救经济的政策是颇有成效的。所以呢,提供了一些似乎能够让人感到有信心的数据。

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实际上一些专家已经表示了不同看法,认为还有更多的一些指标表明了,这个经济的复苏是短暂的,而且是带有假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投了将近数万亿的资金,通过银行贷款,试图去拉动经济。但是,这些钱最后,企业并没有用来进行新的投资。因为实际上,现在经济非常萧条,企业找不到,也看不到投资的前景。

结果呢,政府的贷款,最后都转变成企业的银行存款。所以,从企业的层面来看的话,经济的复苏,并没有什么扎实的基础。那么,另一方面,中国现在的投资呢,就是完全的投资呢好像比较高。实际上,这个与房地产公司在初期完成他们尚未完工的房地产工程有很大的关系。

也就是说,现在许多房地产公司看到经济前景不妙,所以在抓紧利用一切机会,把他们正在建的还未完工的住宅呢,尽可能的抢先完工。希望能够赶快卖掉,以免呢这些半调子工程,最后把这个房地产公司拖垮。由于有这样的做法,所以呢,现在看起来投资增加的很快。

但是呢,这些投资其实都是过去未完工工程的缩尾,并不代表中国的经济已经开始复苏了。

主持人:那您觉得如果一个经济它复苏的话,那么就比方说,现在美国经济也就是说有一点复苏的迹象,那真正复苏它是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势呢?

程博士:真正的复苏,首先要从“就业”开始。美国现在这个经济的复苏呢,这个在经济学家和政府以及这个金融界呢、还有企业界,有一个大体上的共识,就是在今年内,经济的萧条可能会触底,就是会达到底端,然后就开始复苏。那么事实上,在他们判断,做出这个判断的同时,美国今年最近公布的上个月的这个失业数字已经反映出来了,就是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已经开始下降了。

就是说,就业已经开始增加,很多原来失业的人已经找到了新的工作,这一个是一个主要的指标。

主持人:现在在中国它的就业状况是如何的,你有了解吗?

程博士:中国其实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征兆和迹象,迄今为止,政府呢只是通过一些建筑工程给民工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但是,我们看到真正反应经济复苏的,主要是企业的生产和企业雇用的人,特别是这个像大学毕业生这样的,这个能够帮助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和改善经营管理的人才。

但是从这方面看,我们可以看到今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不超过20%,在有的省份甚至更低。这就说明,中国的企业,实际上对增加新的人员,这个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现在完全没有兴趣。现在大学生所谓找到的工作,也不过都是一些这个低端的与他们本身的专长没有直接关系的一些工作。

换句话讲,他是勉强的找一些糊口的事情做,这些工作有的时候本来是不需要大学毕业生,但现在呢,这样的工作,对大学生也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吧!这只能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实际上还处在萧条当中。

主持人:那在中国现在这个目前的情况,真正能够反应这个中国经济实质的一些数据,都能有哪些呢?现在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目前的经济和他将来经济的发展趋势。

程博士:如果要看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现在中国政府公布的这个经济增长率呢,已经是靠不住的指标,因为这个指标政府有太多的干预,很可能是对了水了。所以,要看的就是几个指标,第一、就是刚才讲的“就业”。到底有多少现在期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找到新的工作,这个反应了企业现在到底还有没有发展生产的动力、还有活力。

第二呢、就是“看老百姓的消费”,到底他们的消费能力是不是大幅度增加了。现在看来,老百姓不但没有增加消费,相反的,看紧荷包,尽可能减少支出。

第三、那就是中国拉动经济的主要依靠是“出口”。出口,今年一到五月份呢,中国的出口下降了2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预见得到“出口”对中国经济,现在已经失去了这个推动经济增长作用。

相反呢,出口缩小正在压缩,或者拉低中国经济的增长,那么,从国际市场的情况看呢,在相当一段时期里,中国的出口想要大幅度扩大,可能已经希望不大,原因是已经有五分之一的外资撤出了。现在出口的下降和外资的撤出,比例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外资撤走多少,出口就下降多少。换句话讲,撤走的外资,不会再回到中国,那么下降的这地方出口也就不太可能恢复了。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的《中国观察》。今天的节目中程晓农博士来和我们探讨:“中国的经济是否复苏了”。刚才程博士分析了:“就业率的提高”才是经济复苏的真正指标。下面请您继续收听程博士的分析。

您曾经在我们的节目中谈过中国的经济,就是靠“三驾马车”,一个就是“投资”,然后是“出口”,还有“消费”。那中国的消费就不用说了,因为大家都没钱,今天您刚才讲的都在捂紧荷包,那么现在外资也在撤出,那么随着外资的撤出,出口也在下降,那只剩下一个投资,那投资这一块它能够拉动这个经济吗?中国的经济。

程博士:投资有两种,一种是企业的投资,那是能够拉动经济的;一种是政府投在一些基础工程上,比方讲:修房子、盖这个办公楼、还有修路,像这样一些投资呢,只能短期的临时的拉动经济,就是工程还在施工的时候,他能带来对工程的需要,对工程材料的需要,那么这样的话,短期内好像对经济有点作用。但是,工程一旦完工,这些工程本身并不会直接带动经济增长。所以呢,工程一旦结束,这个经济还是要拖下来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中国政府现在所做的事情,很多并不是和其它这个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政府投资带动企业投资。我们知道在美国或者其它的国家像欧洲,政府的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呢,目标是带动企业投资,为企业投资创造便利条件。但是中国的情况是,政府无论在这些方面投多少资,企业仍不敢扩大投资,换句话讲,企业对未来并没有信心。

所以,这样的话,就出现了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的背离,这种“背离”意味着不太可能因为政府投资的增加,而把整个经济拉动起来,他只能带来短暂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现在的复苏是一种短暂的表象。

主持人:其实很多大陆的企业业主,他们自己有很深的切身体会,经济并没有复苏。有这样一个大陆中部一个中小城市的小企业主,他讲他们那里的情况说:他认识当地最大的家具经销商,今年开始亏损,上半年亏了60万。另一个家电批发商,也是从今年开始亏损,半年亏了20万,那去年同期赚到的钱比这个都多。他说:去年黄金销售期间,每个月能够达到一到两万,而今年只有四到五千。他说:这个媒体上说经济复苏,打死他也不相信。

程博士:我想这个小小的例子,虽然只是个局部的个案,但是他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中国经济的大的趋势。也就是说,现在无论是在面对老百姓消费品的购买上,还是在这个工业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的采购上,中国经济现在都处于一种萧条状态。我们还知道呢现在很多外商,这个还没有完全撤离中国,比方讲:在珠三角地区,很多港台商人现在在熬,所谓“熬”的意思,就是他们盼望着企业能不能够再拖几个月,用这个维持一种低产量的运转,设法拖下去,看能不能拖到经济复苏。

这个想法在相当程度上,寄希望于今年5、6月份以后,国外市场的订单能大幅度增加,那么,这些企业就能摆脱困境。但是,现在看来呢,这些在熬的外资企业,特别是港台企业,恐怕到现在为止,看不到外资订单恢复的或者增加的迹象。而对这些企业来讲,再熬就熬不下去了。因为长期的以亏损状态维持这个企业,最后把本都要亏光了。所以,可以预见的呢,是在今年的下半年,还会有一批外资因为熬不下去而关闭。

那么,这样的话,从长远来讲,这些企业可能还会进一步撤退。那么,中国的出口可能进一步下降。所以,从各个方面来看,无论是国内消费还是出口,中国现在都面临着所谓的这个经济萧条的越来越大的压力。

主持人:感谢程博士的分析。

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的《中国观察》专栏。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09/0812/139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