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周一表示,尽管2月份经济数据出现一些乐观迹象,但中国的经济形势仍“非常严峻”,经济增长仍面临下行压力。
中国定于本周发布2月份主要经济数据,经济学家们预计,数据将显示中国首次出现通货紧缩迹象,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显著放缓、贸易额将继续大幅走低。
李毅中没有透露具体哪些数据显示乐观迹象,但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中国2月份制造业活动出现温和的复苏迹象。此外,经济学家们预计,受政府刺激计划影响,货币供应量增速将继续加快。
李毅中是在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间隙作出上述表示的,虽然他预计中国经济将于年内复苏,但他同时警告称,眼下对经济反弹的时间进行预测还为时过早。
他表示,目前难以预计实体经济何时能感受到政府人民币4万亿元(合5,850亿美元)刺激计划带来的全面影响。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到第五天的时候,决策者重申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约8%的目标,但同时警告称,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政府的刺激计划也还没有奏效。此次会议定于3月13日闭幕。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周一表示,如果第二季度数据不理想,则不排除政府启动应急预案、在安全范围内推出额外政策举措的可能性。
经济学家们表示,中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可能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6.8%,为7年来的最低水平。
尽管在其他国家看来,这样的经济增长水平已经很高,但近几年中国经济一直在以两位数的增速扩张,如今增速放缓引发了官方对失业率上升和社会可能出现不稳定局面的担忧。
中国定于周二公布的2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可能出现近7年来首次下降。接受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调查的六位经济学家预期中值为,2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下降1.5%,1月份为上升1%。
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们预计,中国2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较上年同期下降4.2%,为连续第三个月下降,同时降幅大于1月份的3.3%。
贾康还表示,中国担心外部环境的异常改变会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他称,他的评论只是个人观点,不代表政府的政策立场。
中国定于周三公布的贸易可能显示,2月份进出口将连续第四个月下降。接受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中国2月份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6.7%、进口下降29.8%。
相比之下,中国1月份出口下降17.5%、进口下降43.1%。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周一表示,该委员会今年将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
虽然中共政府并未在去年11月推出的刺激计划基础上宣布额外的政策举措,但决策者们正在研究利用各种各样的政策工具来促进具体行业的增长。
据中央 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周一发表的一篇问答文,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政府将逐步恢复出口商品零税率政策。
目前尚不清楚陈德铭指的是什么税率,但中国此前曾多次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以刺激或放缓出口。近期中共政府一直在上调出口退税率、削减出口企业成本。
报导称,陈德铭重申,政府将扩大国家外贸发展基金的规模。该基金成立于1996年,对机械和电子产品出口提供部分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表示,政府不计划实施针对房地产业的具体刺激举措。此前中国国务院公布了面向汽车、钢铁和石化等十大行业的振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