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金融时报:中共利用外汇存底遂其外交野心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英金融时报:中共利用外汇存底遂其外交野心

英国「金融时报」今天在头版报导,中共国家外汇管理局利用庞大的外汇存底资金,作为它追求外交政策的工具,大举买下以美元计价的哥斯大黎加政府公债,说服哥国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报导说,中共外汇缺少透明化,是北京政府遂其外交政策的最佳掩护。

这篇以「北京秘密单位利用外汇存底瞄准台湾」为题的文章指出,中共外汇存底金额高达一兆八千亿美元,金额高居世界第一。去年六月一日中共与哥斯大黎加签署协议,明确议定中共购买哥国三亿美元的政府公债,同时赠予一亿三千万美元,哥国即断绝与台湾六十三年的外交关系,转向与北京建交。

根据金融时报取得的文件,今年元月国家外汇管理局依据协议,买进哥国价值一亿五千万美元的政府公债,明年元月再买进一亿五千万美元的政府公债,台湾与哥斯大黎加的外交关系就此划下句点。这是北京利用庞大外汇存款遂行外交政策目标的最明确证据。

中共外汇存底预估到今年底将增加到两兆美元,报导进一步指出,事实上中共利用钜额外汇已陆续买进近五十家英国蓝筹股公司的股票,包括英国石油(BP)、特易购(Tesco)、巴克莱银行(Barclays)等,已取得英国整体股市百分之零点二的股份,成为「金融时报指数(FTSE)」二十大投资人之一。

美国「皮特森国际经济协会」专家杜鲁门指出,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的是中共的外汇操作,而非独立的资产管理,无法视为是「主权财富基金」,因此无法以主权投资人的管理方式加以规范。

杜鲁门说,中共国家外汇管理局的问题凸显,如果一个国家要避免被检查,就会想办法透过外汇管理局这种单位,而不是主权财富基金来操作,未来将会衍生很多套利交易管理等问题。

报导说,由于外汇操作缺乏透明,成为中共政府达到外交政策目标的最佳掩护。

中共外交部针对此一报导在答覆金融时报的声明中指出,外汇管理局购买债券及相关手续都属一般正常交易,也遵守国际与中共的法律规定。

责任编辑: 于飞  来源:中央社记者黄贞贞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8/0913/102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