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啥?一片涨价中 政府不应该显得惊慌失措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好文 > 正文
慌啥?一片涨价中 政府不应该显得惊慌失措
作者:

前几天,发改委的价格司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曹司长说,由于国际粮价上涨等多个原因,喂养生猪成本提高,所以肉价才上涨。

也是在前几天,我们这个地方的电视台,在黄金时段的黄金节目里,也专门播了个到菜市场采访的节目,说是由于“伏缺”导致了蔬菜价格的上涨。画面上,有的菜贩子说,伏天了,正是蔬菜青黄不接的时候,所以价格上涨。有的菜贩子说,今年这个时候,与去年同期相比,有的蔬菜上涨了两三毛,有的上涨了七八毛。肯定各地电视台都在抓紧制这样的节目吧。

为什么政府一致搞上面这样的节目呢?是为了稳定民心吧。

猪肉刚涨价时,政府信誓旦旦地告诉老百姓,要动用国家战略储备肉,很快就能让价格下去。在这个话失灵,价格如星火燎原一样普遍上涨,而且已经既成事实,无法按下去后,现在政府又急慌忙促地告示老百姓:涨价是什么什么原因引起的。此话的话外音就是:这绝对不是通货膨胀。好让老百姓安稳一下。不难看出,政府这样做,就显得有点惊慌失措了。

而一慌张,就容易出错。曹司长的那段话,就出现了漏洞。国际的粮价固然涨了,可是国内的粮价涨了吗?没有。一直不涨,都把农民急死了。农民喂猪,用的是国际的粮食吗?不是。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说猪肉价格上涨是国际粮价上涨引起的呢?难道澡票价格上涨,是因为非洲干旱,非洲水价上涨引起的?

地方电视台的漏洞也有意思。既然是“伏缺”,肯定年年都有,可是为什么今年这个时候的菜价比去年这个时候的菜价高呢?这高出来的一截是什么引起的?

这样的漏洞很容易让老百姓看出来。这一出漏洞,反而显得政府有此地无银的味道了,越是不想说通货膨胀,老百姓就越觉得是通货膨胀。

其实,政府根本就不必要这样惊慌。这些年,不象80年代初。80年代初,老百姓没经历过涨价,所以那时一涨价,老百姓就慌张。而现在呢,老百姓已经被涨价搞麻木了,已经适应了,没有几个老百姓在乎涨价的,最多少吃点或用便宜的代替就是了。既然老百姓不慌,那么政府慌什么呢?就好比打仗,士兵还没慌呢,司令部倒先乱了阵脚了,这就不好了。

现在,政府正确的做法就是装做若无其事,不提涨价的事,内紧外松,争取主动。内紧外松,是政府用惯了的,应该很娴熟。政府这一镇定,必然就有老百姓问涨价的原因,这时政府再气定神闲地答复:“市场经济嘛,价格升降是自然的。”这一句话就打发了,你看多简单。这就不能显得政府惊慌失措,还自然地就使老百姓都不觉得是通货膨胀。

责任编辑: 郑浩中  来源:凯迪网络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7/0805/50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