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袁世凯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袁世凯
傅国涌:黄炎培的幸与不幸
2025-07-13

一位曾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筚路蓝缕、奋斗了大半生的知识分子,中国职业教育的开山者,近代教育史上的巨人,八十岁时还在孜孜以求"改造作新人",何为"新人"?不过是"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面对一个暴力造成的新王朝,知识分子成了先天的有罪者,除了"改造作新人"没有别的出路,以黄炎培地位之尊,也不能例外,这真是他的不幸。

傅国涌:是谁谋杀了“中国宪政之父”?
2025-07-11

在同盟会中没有其他人曾经象他那样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习、翻译有关的著作,所以他是一个在革命时代就极为注重建设的人物,有人说他是民国蓝图的主要设计者,实在是不过分。仅据他1906年的日记记载,这一年他翻译的著作就有《日本宪法》、《英国制度要览》、《各国警察制度》、《俄国制度要览》、《澳大利匈牙利制度要览》、《美国制度概要》、《比利时澳匈国俄国财政制度》、《德国官制》、《普鲁士王国官制》等10来种。对各国的政治制度、政权组织形式等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袁世凯的两次历史机遇(图)
2025-04-20

数十年机关算尽,靠欺骗民意登上极峰;又被伪造的民意捧杀,八十三天就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可谓现世现报。 历史本不在乎当事者的人品,有时也能将小人推上前台,遂成竖子之名。只要大节不亏,尽可安贵尊荣度过一生。 伪临朝袁氏者,小人也。从小不爱读圣贤书,不明春秋大义,到老更不知珍惜自己的历史地位。历史能给一个人两次大机会,已是特殊眷他却欲壑难填,连“见好就收”的民间常理都忘记了。 分明是自己害了自己,又何怨他人?

袁世凯的房产哪去了(图)
2025-04-17

庙堂之上,汉臣怎么蚕食满清的权力|大清翻车指南-1(图集)
2025-04-17

有意思的是,历史还真是给了这么个“大规模心理测试”。而更吊诡的是,恰恰是满族的“民族爱国主义”试验搞出了这么个结果。可以说大清不亡于“丧权辱国”,而亡于“奋起爱国”,历史深深的恶意真是铺面而来。 这次爱国主义实验,就是著名的“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之后为何首都不定南京呢?(图)
2025-01-12

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在武昌推翻清朝,建立共和政体的革命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反应,宣布独立于清政府。孙中山以大部分票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总统。1912年元旦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清帝退位后,孙中山辞去总统职务,袁世凯接任临时总统。南北势...

袁世凯与严修(图)
2024-11-29

辛亥武昌起义,朝廷再次起用袁世凯。得到内阁总理大臣权位的袁世凯,第一个要找的人,就是严修,此后又多次相邀,可是,无论袁世凯怎么劝,严修都不肯出山;无论给什么位置,他都不要。但是在这期间,袁世凯的三个儿子被严修带着出游欧洲,并由严修安排在欧洲留学。也就是说,严修不做袁世凯的官,但朋友依旧。 严修跟袁世凯一样,对共和制度不感冒,觉得中国更适合的制度还是君主立宪。

身为民国总统后人 冯巩家族八成曾遭迫害(图)
2024-11-11

与袁世凯、黎元洪墓地的命运近似,冯国璋的陵墓也在文革中被红卫兵捣毁,如今荡然无存。学生们折腾完毕离开后,当地有两个无知的十七八岁的农村青年,反复戏耍冯的尸体,继而用镰刀剖腹戳尸……后来,冯尸残骸被亲友收集一起埋在附近的一眼枯井里。毁人坟墓侮辱尸身,罪责不轻啊。冯家人与冯国璋遗体的遭遇,不过是中共做过的恶事中的小小一桩,但却再一次印证了中共之邪恶。

为袁世凯举办国葬 规格不输慈禧(图)
2024-11-09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后,袁世凯成了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第二任临时大总统,他是北洋政府最高领导人、北洋军创始人兼领导者。他的葬礼极尽奢华声势浩大,规格堪比清朝皇帝。1915年底,袁世凯宣布登基称帝,改元洪宪。不料社会各界都不答应,纷纷以各种方式反对声讨,尤其是手握兵权的唐继尧、蔡...

谢绝黄袍加身的军阀巨头段祺瑞(图)
2024-10-08

袁世凯满口答应,但他两面讨巧,不愿背负背叛清廷的恶名,逼宫退位结束帝制的历史重担就落到了段祺瑞的肩上。1月26日,湖广总督、第一军军统段祺瑞领衔联名北方诸军统兵大员46人,通电全国、宣示中外,要求清廷退位,“立定共和政体”,2月5日,段祺瑞再次联合军头通电逼宫。

因算出袁世凯死期出名 林庚白难逃宿命(图)
2024-09-24

1941年,来到重庆的林庚白在国民政府中担任立法委员,他结识了一位当时看相名家陶半梅,陶半梅预言他活不过45岁,并且会死于非命,但若逃往乡下避难,或许可以躲过这一劫。12月19日下午,出门购买食品的林庚白被附近的日本宪兵发现,遂要求他接受检查。林庚白很恐惧,反而转身往家的方向逃跑,日本宪兵当场开枪击中了他的心脏。如那位看相家所言,林庚白就这样死于非命,虚岁刚好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