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胡适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胡适
胡适幼子之死(图)
2024-03-05

突遭重创的胡思杜百思不得其解,认为自己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公开宣布和父亲划清了界线,为何此时又把自己与这位“人民公敌”的父亲捆绑在一起而公开示众且口诛笔伐。在一系列不解与恐惧中,胡思杜失去了一切赖以生活下去的信念,精神彻底崩溃了,于1957年9月21日晚上上吊自杀身亡,年仅36岁。

徐志摩:苏俄是典型的党化教育(图)
2024-01-30

徐志摩开始现代苏俄和古典中世纪的比较。“有观察力的人到过俄国的,都觉得俄国的新政治是一种新宗教;不论他们在事实上怎样的排斥宗教,他们的政治,包括目的与手段,不但是宗教性,而且是中世纪的教会性的。”至于和这种政治配套的教育,亦即党化教育或主义教育,徐志摩认为只是“‘划一人生观’的训练,说什么教育。”“它有几个前提是不容你辩难,不容你疑问的:天主教的上帝与圣母,共产主义的阶级说;你没有选择的权利,你只能依,不能异。”

梁实秋的政治眼光对极权鞭辟入里的观察(图)
2024-01-26

而今80余年过去了,早已夺取天下的CCP,其极权与反人类恶行更是变本加厉。大陆不必说了——知识界的话语权早被剥夺。为什么台湾知识界面对CCP咄咄逼人的气势,依然如此麻木?为什么面对CCP将“一国两制”的阴谋,企图由香港推向台湾的时候,国民党中的老一代人,却患了软骨病?

胡适在20年代对苏联的认识与改变(图)
2024-01-21

1926年年底,胡适从英国启程前往美国。阔别十年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以后,胡适的最大感受有两点:一是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二是社会和时代给美国人民带来的福祉。为此,胡适在《漫游的感想》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我的老朋友李大钊先生在他被捕之前一两月曾对北京朋友说:‘我们应该写信给适之,劝他仍旧从俄国回来,不要让他往西去打美国回来。’但他说这话时,我早已到了美国了。”

他的右派言论把郭沫若都气坏了 却因跟毛的关系逃过一劫(图)
2024-01-16

这样的发言已经让身为院长的郭沫若很不高兴了。但陶孟和仍然不管不顾,在这一年9月中科院召开的批判大会上,大家都一起愤怒声讨右派时,陶孟和又站出来大声疾呼说:“反右斗争对知识分子是一场浩劫!”此言一出,举座皆惊。中科院院长郭沫若气急败坏,当即决定给陶孟和戴上一顶右派帽子,按敌我矛盾处理。原本,这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但因为有两个大人物出面担保,使陶孟和逃脱一劫。

张学良的一块银元决定了东北四省的命运(图)
2024-01-15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火车站被谋杀以后,张学良成为东北军最高统帅。于是杨宇霆就像周公那样,主动承担起指导少帅的责任。他不仅规劝张学良要戒除毒瘾,还批评他只顾玩乐不问政事。对于杨宇霆的这种做法,张学良很不高兴。与此同时,日本方面也不断挑拨他们的关系,说杨宇霆颇有野心,是张学良身边的最大隐患,应该及早除掉。至于张学良本人,虽然也想去除这心头大患,只因杨是前朝重臣才不忍下手。那块银元便成了是否杀害杨宇霆的关键。张学良终于下了除掉杨宇霆的决心。

胡适的一封信 他对苏俄认识的不断变迁(图)
2024-01-14

老兄知道我向来对苏俄怀着很大的热望,并曾经用“爱好和平到不恤任何代价”的观念,来解释苏俄最初20多年的外交政策。自从1939年波兰被瓜分、芬兰被侵略以后,我虽然对苏俄产生怀疑,但还是不愿意从坏的方面去想它。然而自从雅尔塔秘密协定被披露以后,我就“不能不抛弃我二十多年对‘新俄’的梦想,不能不说苏俄已变成了一个很可怕的侵略势力”了。

统战美国的一个案例(图)
2023-12-31

1935年10月,毛泽东写下《长征·七律》和《清平乐·六盘山》。臧克家在《毛泽东诗词鉴赏》介绍,它们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意思是此之前从来没有公开发表。但是在胡适1941年2月初的日记中,却有一张剪报,录有毛泽东的这两首诗词和朱德的三首诗...

胡适与吴健雄(图)
2023-12-18

除夕那天,美国邮政总局为纪念吴健雄对科学的贡献发行纪念邮票。如果胡适地下有知,他一定会为此而骄傲。上世纪20年代末,中国公学因为学潮难以为继,聘请胡适返回母校担任校长。胡适上任以后,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生也由300余人猛增至1300人左右,而吴健雄、罗尔纲和吴晗,就是当时的学生...

胡适之师,杨绛之父:说不完的杨荫杭(图)
2023-12-17

1927年,摄于苏州庙堂巷老宅的一张杨家全家福。前排右二为杨荫杭。杨荫杭(1878-1945)不仅是杨绛的父亲,还是胡适的老师。作为19世纪出生的70后,他经历了清末民初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为中国的独立自由和民主法制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人物,一、通才博识最初看到...

他昧着良心说话
2023-12-14

1922年,年仅20岁的沈从文只身来到北京,寻找出路。因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报考大学屡遭挫折,不得不一边自学,一边从事文学创作,靠赚取稿费维持生活。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的提携和帮助下,他开始在报刊上发表小说和散文。但紧张的写作状态和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让沈从文身心交瘁。1929年6...

王亚法:戊戌返国记略 【重磅长文慎入】
2023-12-11

我的意识流被触发,想跟蔡英文总统说几句话——中华民国没有亡,只是偏安在台湾,就算是你们民进党暂时得了势,你们也没有权力把"中华民国"的国号丢弃,她是未来中国还魂的躯壳。苏联死了可以回到俄国的躯壳里去,中国也一样,引用前文黄天才的话说,国民党没出息,你们可不能,你们应该把目光放远大——中华民国的前途在大陆广袤的土地上,不仅是这个小岛。

切莫忘记张佛泉(图)
2023-12-03

在胡适的朋友圈中,有许多比他小十几岁的年轻人。1919年五四运动的时候,他们才十来岁,还不大懂事。到了1930年代胡适创办《独立评论》以后,他们恰好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其中的佼佼者——比如张佛泉和陈之迈,已经在思想界崭露头角,并且是《独立评论》的作者了。张佛...

【老照片】晚景凄凉?润和不润的差距才是天壤之别!(图集)
2023-11-28

张爱玲可是活到了1995年,75岁才去世的,她那些同时代的作家,不光老舍投了湖。仅跟老舍同一年去世的就有一堆:傅雷、妻子朱梅馥,邓拓,汪篯,李平心,叶以群,陈笑雨,陈梦家,刘盼遂和妻子,乌·白辛,刘永济,含冤病逝其妻随后亦自缢身亡,赵少咸,黄文弼,向达,孔厥。张国焘死在一个养老院,也经常被说做晚景凄凉的例子。然而他死于1979年,比很多他的老战友,同事的命运好多了。

民国从伊始到抗战前 知识阶层生活富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图)
2023-11-19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政局渐趋稳定,经济进入黄金时期,财政经费相对充裕,物价便宜。作为知识拥有者和传播者的知识阶层,像大学教授、社会作家,其物质和精神生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

胡适的非常经历:被郭沫若抱住亲吻(图)
2023-11-06

1923年10月13日的胡适日记,是这样记录的:“沫若邀吃晚饭,有田汉、成仿吾、何公敢、志摩、楼(石庵),共七人。沫若劝酒甚殷勤,我因为他们和我和解之后,是第一次杯酒相见,故勉强破戒,喝酒不少,几乎醉了。是夜,沫若、志摩、田汉都醉了。我说起我从前要评《女神》,曾取《女神》读了五日,沫若大喜,竟抱住我和我接吻。”

陈独秀嫖娼建党 共匪大卖妓女赚钱
2023-10-30

今天这个主题,您一开眼可能以为山哥要侃丑闻联播,挤兑某党某人。其实您误会了。我要讲的是真事。只不过标题中省略了几个说明因果关系的字。封面缩图尺寸有限,也确实写不全。让您费心猜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