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态度好,认罪态度好根本就不是保释的理由,这是抹黑的一步,就是先让大家以为他真的有罪了,然后他又认罪了,以这种方式来抹黑他。但是这种抹黑的方式其实是非常奇怪的,因为这种抹黑的方式隐含了一个信息,就是它想让大家知道,说艾未未配合当局了,配合政府了。这个信息的潜台词,就是政府是最黑的、最坏的,因此要抹黑一个人,就告诉大家说这个人配合政府,只要你配合政府,你就是个坏人。当然这个假设我们知道,政府是最坏的、最黑的,这是一个事实,但是由政府出面来抹黑跟自己合作的人,或者是政府用这种方式来抹黑一个人,其实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做法。
人质外交和高层不同意见分析
下一个问题我们想讨论的,就是温家宝欧洲行和高层对这件事情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外界对这件事情的评论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人认为这次对艾未未的保释,和温家宝即将访问英国、德国和匈牙利有关系,认为即使不是为了减轻国际上的批评,至少当温家宝会见其他国家特别是英国和德国的国家领袖的时候,可以避免当面提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但另外一种意见认为这没有任何关系,英国《卫报》引述了一名智库分析家的说法,说在这个时间上很可能是巧合,因为他认为中共如今认为自己已经足以强大了,不需要对外国的压力低头妥协。
就我来看,保释艾未未和温家宝欧洲之行有没有关系并不重要。如果有关的话,那么整个西方世界也没有任何可以庆幸的,中国的维权人士也没有什么可以庆幸的,这只能说明中共又从新捡起了人质外交。这个人质外交是中共前些年使用的非常驾轻就熟的,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好像没有看到太多的使用了。最糟糕的是这个人质不是什么交战的双方对方的俘虏,或者是对方的一个什么人,而是自己国内的合法公民。中共的人质外交是绑架自己的公民作为和要求人权的西方国家进行讨价还价的筹码,这个筹码是生活在自己的国土上的合法的公民,这是最糟糕的一点。
另外国际上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以香港浸会大学教授卡贝斯唐(Jean-Pierre Cabestan)的说法为典型。他在接受香港电台采访的时候,他说释放艾未未的时机,或许同温家宝访欧有关,但直接原因并不只是那么简单,可以看出中共领导层对如何处理艾未未一案,以及如何对待政府的批评声音有不同意见。
我觉得这种说法也许过分强调了中共高层内部的不同,如果真的是因为高层有不同意见,而且能够做到在温家宝出访之前释放艾未未的话,也就是说这一部分不同的意见,它是有效的。如果说这部分意见是有效的,能做到出访前释放的话,那也就是说在过去的81天,全世界都在抗议这种强制失踪的行为的时候,这种意见没有发出声音,或者说发出声音没有效果。
我不相信说温家宝出访之前,这股比较理性的势力会突然大增,以至于足以改变镇压派的决定,因此我认为最大的可能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如果真的有一派不主张用这种方式来镇压不同的意见的话,他必须要用温家宝出访、国家形象来做藉口,来说服对方。所以它并不是以这件事情该不该做,或者这件事情做的对还是错,来说服对方或者压服对方的,而仅仅是以一个形象,也就是一个短暂的给外界一个假象的这种理由来说服对方的,这恰恰说明这一派并没有力量,甚至可以说明也许真的并没有这一派。
如果说真的像外界推测的那样,有那么一派主张比较温和的对待不同意见、批评意见的话,这一派的当家人物应该是温家宝。那么作为温家宝来说,他在中共的统治阶层当中名义上是第三把手,这是国际媒体上说的,实际上他坐的是第二把交椅。一个在统治集团内部坐第二把交椅的人,居然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所管辖的国务院下属的公安部,公安部下属的北京市公安局的胡作非为。如果说一个人已经官至国务院总理了,在党内是第二块牌子了,都对中共的这个系统、这个胡作非为、破坏自己法律的系统无能为力的话,更说明中共这个系统是不可能从内部去改变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