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财经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财经
中国的钱去了哪里?(组图)
2013-05-04

在信贷猛增的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却在放缓,市场上的钱去了哪里? WSJ的Tom Ork认为,中国最新的经济增长数据令人沮丧。汇丰公布的中国4月份PMI指数从3月份的51.6降至50.4,只稍微高出50这一增长和紧缩的分界线。4月上海螺纹钢期货价格下跌了...

财经网两会后再出手 曝薄王数百亿资金黑幕 图
2013-03-19

王立军时代的“打黑”案件中相关企业资产的流向主要有二:一是以专案组为代表的公安局系统;二是当地国资系统的托管企业。一旦后者发生所有权转让,被过度执行的资产返还难度将放大 重庆高院一位副院长承认,法院本是一个中立、公正机构,但在薄王时代重庆,法院尽管每个案子都争取过,但仍然做得很不够,因为“我们本身是受害者,我们每个同志都被监控,每个打黑案件的承办人都受到威胁”。他总结,法院是痛彻心扉,应认真反思。

邢天行:从两桶油煎熬国民看财经内幕
2012-06-23

日前,北京宣布向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 IMF)组织增资430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的使命,是为陷入严重经济困境的国家、严重财政赤字的国家,提供援助和协助。北京此举显然是为了目前的欧美经济危机舒困。 这一举措令我想起前不久北京率先降低油品标号一事,外...

綦彦臣 中共进入缺钱时代 必须警惕经济法西斯后果
2011-11-26

“中国经济进入危机时期”不再是一个讨论话题,而是人们如何避免在大危机中减少损失的现实问题.在一个财政不民主的政治制度下,底层社会指望在危机时期获得政府有效救助无异於画饼充饥。大危机的来临即便不是由经济学家来宣佈,百姓也能通过生活感受而获得某些信息。比如说,...

中国金融财经首长大换血 轮廓浮现
2011-09-07

随著中共官方高层将在明年十月的中共十八大后改朝换代,中共金融主管机关与财经部会一把手将开始十八个月的大换血,郭树清、姜建清及楼继伟等人,是目前据传接掌中共人民银行(中共央行)、银监会及财政部的呼声最高人选。

德媒:北京才是真的借债上瘾 “北京的债务瘾”
2011-08-10

《法兰克福评论报》认为,西方以为中国是"烈火中的红岩",在金融危机中屹立不倒,也会安然挺过下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其实不然,中国面临巨大的结构性问题,政府也有巨额债务负担,不透明的制度带有内在的危险。 该报8月8日的评论写到:"北京最紧迫的问题是通胀。6月份的...

谢国忠:不限制政府开支通胀将失控
2010-12-27

危机四处潜伏 奥巴马政府刚刚通过一项大规模减税法案。法案通过的背景,是美国已拥有巨额财政赤字,同时,国家债务已升至“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美联储不久前又再次强调,要将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进行到底。其意图十分明了:只要失业率高、通胀率低,它将继续量化宽松政策。

中共首次发布评级报告:自己挺自己
2010-07-12

大陆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公司昨天发布大陆首个国家信用等级报告,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第一次发布国家信用风险信息,报告显示,美国的债信危机比中国更严重。 大陆学者认为,此举意味中国的评级机构业尝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信用评级体系。但大公的评定和国...

专家:中共地方政府负债8兆 或将拖垮港台
2010-03-15

自由时报编译卢永山/新闻分析 中国地方政府的负债严重,使中共政府整体负债水准已达拉警报的程度,可能使银行业蒙受巨额损失,甚至爆发大规模金融危机,有专家认为,中国银行业的巨额损失,可能透过在香港和台湾上市,转嫁给两地股市投资人,台湾经济可能被拖垮。中国地方政...

央视网帖揭批前财经主编胡舒立 就差说是特务了
2009-11-28

前《财经》主编胡舒立辞职引起外界关注,上星期四一篇题为“财经不能不说”的匿名帖文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网站,从胡舒立的个人经历到财经杂志的新闻报道,作出罕见的全面抨击,其中还涉及财经评论界名人谢国忠、许小年等。而这篇匿名帖文, 又像是一年半前发表在左派网站[乌有...

中共地方政府负债近6万亿 或成经济致命一击
2009-11-23

记者近日从相关监管部门获悉,一个不为外界关注但却令人担忧的风险态势正在不断积聚:来自监管部门内部的相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各级政府融资平台有 8000多家,银行贷款余额近6万亿元。尤其是在融资平台贷款中,项目贷款余额近5万亿元,占全部融资平台贷款的比...

《财经》的倒下和中国主流价值的变迁
2009-11-14

本周,著名的新闻杂志《财经》的人事变动基本上浮出水面。11月9日,《财经》杂志的创办人胡舒立正式辞职,据称将出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其职务将由《经济观察报》创办人之一、现任《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的何力接任。《财经》编辑部的变动并不仅胡舒立一人,《财...

华尔街日报爆出《财经》大换血真实原因
2009-11-14

近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期刊,《财经》杂志的主编胡舒立,和几乎整个原班编辑与写作人员,共约150人集体辞职。震荡多时的《财经》人事变数也终于尘埃落定。只有负责插图和照片的美编部留了下来,所以《财经》可能会保持原有的外观,但内容将不复从前了。 据《华尔...

播胡锦涛出错 北京电视台台长免职
2009-11-12

消息人士透露,北京电视台因为在播出有关国家主席胡锦涛(相关)的新闻时,声音与画面不一致,被认定是「严重的政治错误」,台长刘爱勤因为承担政治责任遭免职。据悉,北京电视台在播出胡锦涛的新闻时发生「事故」,声音与画面不一致,出现了北京市委宣传部长蔡赴朝(也有传是...

华盛顿时报:中共收购私人工业 逆转市场趋势
2009-11-02

上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LIU JIN/AFP/Getty Images) 《华盛顿时报》:中共收购私人工业 逆转市场趋势中共政府近来一直利用部份庞大经济刺激资金来逆转多年的私有化市场趋势,使得大型国有企业又重新攫取许多主要工业的资产。《华盛顿时报...

江胡斗:中宣部逼散《财经》 胡锦涛挨耳光
2009-10-28

!!:电视台 http://d14tp4mmb03yxe.cloudfront.net 在10月10号闭幕的世界媒体峰会上,胡锦涛信誓旦旦地承诺:保障外媒采访权益、支持国内媒体舆论监督。话音刚落,以揭黑闻名的《财经》杂志传出总经理及60多名员工集体辞职。据透露,《财经》是遭中宣部...

江胡斗 《财经》团队另办新刊 有习*近*平协助?
2009-10-15

   图为《财经》主编胡舒立致开幕辞。 香港亲共媒体 明报 北京著名敢言媒体《财经》杂志发生重大人事变动,由于与资方"联办"就股权及办刊方针的矛盾激化,主编胡舒立将带领采编和经营部门大部分人员另起炉灶,创办新的财金类杂志《财新周刊》和财新网(...

遭江系压力 《财经》杂志正面临困境/江胡斗
2009-10-14

由于投资方要求《财经》的编辑团队改变其独立批判的编辑方针,不再涉及敏感的调查性新闻,财经目前的主力编辑团队可能辞职出走。 9月25日,《财经》总经理吴传辉和副总经理张翔和傅继红以及几乎全部中层管理团队已辞职。《财经》的经营部门部门近百名员工中,约七成已...

时寒冰:“地王”是一个邪恶的魔咒
2009-07-28

"地王"是一个魔咒,但并不神秘,因为,这个魔咒的结果总在意料之中。 每当"地王"出现,就会带动周边地带的房价强劲上涨。"面粉比面包贵"的现象,给公众带来了一个明确的预期:未来的房价会再上一层楼。当这种预期成为群体性共识,就会激发起购买力--且不论这种购买力...

专家忧心中国巨额信贷正催生巨型泡沫
2009-07-14

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因素下,中国持续采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若干专家对此表达忧心,认为北京当局的货币政策走过了头,将埋下通货膨胀恶化的定时炸弹,并且制造巨形资产泡沫。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连续两次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他在会中表示,由于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国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