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蒋介石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蒋介石
蒋纬国亲述濒死体验:亲眼看到蒋中正等亲人(图)
2015-04-27

10月31日是中华民国先总统蒋中正128岁诞辰纪念日,蒋中正之子蒋纬国生前曾接受台湾媒体采访谈到他的濒死体验。他说,亲眼看到他的父亲蒋中正。蒋纬国说他不是梦见,而是清清楚楚看见父亲坐在旁边。“我一看到父亲坐到我旁边,我就告诉他,我说我很高兴,又能来到你的身边来做事情了”。父亲蒋中正说:“孩子,你不要说傻话了!你要回去的。”过了一下他又说:“你还有没有完成的使命,你必须回去的。”

蒋介石在日本当兵 职务就像孙悟空 图
2015-04-26

冯学荣:作家,著有《日本为什么侵华》、《中国历史的侧面2》、《亲历北洋》等 访谈人:在这一集里,我们谈谈蒋介石和日本的关系。 冯学荣:蒋介石是日本兵出身,二者的关系其实挺有趣。 访谈人:坊间传闻蒋介石是河南许昌人,乳名“郑三发子”,是跟随其母亲改嫁到浙...

蒋介石如何评价日军战斗力?(图)
2015-04-15

蒋介石 柳州会议上,蒋介石总结日军作战有四大长处:快、硬、锐、密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因装备、训练、指挥等各方面皆落后于人,面对日军进攻,屡屡失利。对于这个强大的对手,蒋介石是如何评价的呢? 1938年武汉会战后,国民政府召开了第一次南岳会议。在会上,...

张学良西安事变如何被中共拖下水 图
2015-04-11

在张(学良)身边的中共代表向中共中央汇报时,一再强调,“放弃西北联合,红军与东北军的公开合作就失去一切可能性。”也从另一面证实,西安事变的起因是“西北大联合”,而不是“抗日”、“政见之争”。

蒋纬国:忍辱负重 深谋远虑 证明父亲蒋介石积极抗日 图
2015-04-11

“当时父亲决心训练八十个师,并决定在民国二十九年主动反攻东北,收复东北失土,并提出归还台湾的要求。接下来就是要收复中国的北疆,也就是在满清政府手里丢掉的那些土地,面积相当于三十三个台湾。这些事情也说明父亲很早就有收复国土的全面性计划,不论是对日、对俄,都有一个长远的整体建军备战的看法,但是在国力尚未培养起来之前不能轻举妄动,只能百般忍耐,渡过难关,不能演变成国际战争,给予日本侵略中国的机会。”

蒋介石的战略眼光:抗战期间的一项伟大决策 图
2015-04-10

蒋介石力排众议,提出了“战时应作平时看”的观点:“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平时看,切勿为应急之故而丢却了基本。我们这一战,一方面是争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于此时期改造我们的民族,复兴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

蒋介石和毛泽东,谁能笑到最后?(图)
2015-04-08

蒋介石和毛泽东,谁能笑到最后? “艰难革命成孤愤挥剑长空泪纵横”,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含泪挥毫写下这句诗后,搭机离开成都,飞往台湾,永远离开了他为之奋斗几十年的大陆中国。 这是他一生中最悲哀的时刻。 从此,在中国大陆,蒋介石被中共斥为“独夫民...

抗日名将王耀武:抗战打满全场 文革夫妻双亡 图
2015-04-08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耀武率部参战,他是部队中少有的几位几乎打满全场的将军之一。从淞沪会战开始,历经南京保卫战、兰封战役、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直到湘西会战。整整八年抗战,他有七年是在前线度过的。他也因自己的战功而不断得到提拔,从师长升第74军军长,再升第24集团军总司令,直至第4方面军司令官。

大陆官方罕见清明祭奠蒋介石 毛左炸锅 组图
2015-04-07

1945年,蒋介石委员长在南京中山陵前,透过中广电台向全国同胞宣布对日抗战胜利。(网路图片) 40年前的今天,蒋介石病逝,中共新华社以“蒋介石死了”为题报导蒋去世的消息,并将其扣上“公敌”的称谓。如今,中共官方媒体罕见的高调报导这位共产党的昔日宿敌,甚...

反共”小诸葛“白崇禧建设“新斯巴达” 图
2015-04-03

广西之所以如此积极武化整军,当然是由于当时国内外情势发展使然,白崇禧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如此警惕:我们认定在国难严重的今日,必须如此,才能争求整个国家民族的生存。

孙中山之子孙科的后半生(图)
2015-03-25

孙中山与孙科(网络图片) 孙科虽流亡海外,但起初生活颇为优越。1950年寓居巴黎后,在养病之余,经常游历欧洲各国,先后去过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下榻之所则非高级宾馆不住,异国之绮丽风光、丰富的餐饮,似乎已洗去孙科多年从政的疲惫。 孙科在巴黎寓居两年后,决...

苏联放蒋经国回国内幕 蒋介石宁愿让儿子死在苏联 图
2015-03-04

蒋经国赴苏联留学后成为苏联牵制中苏关系的人质,但蒋介石宁愿“灭种”也要维护国家利益,曾两次放弃让儿子回国的机会。第一次是拒绝以承认《伯力协定》换取蒋经国回国,第二次是拒绝以释放共产国际间谍牛兰(Hilaire Naulen)夫妇为为交换条件,让苏联政府允许蒋经国归来。

一江山战役 共军死四千多 国军七百二十人全阵亡 图
2015-02-21

一江山是浙江外海大陈列岛中的一个小岛,面积只有一点五平方公里。一九五五年一月十八日,中共首次以陆海空三栖作战方式,派七千名兵力展开全面攻击,而国民政府的岛上守军只有七百二十名,在历时六十一小时十二分钟狂烈战火之后,四千多名中共兵员战死,七百二十名国军官兵全部阵亡。一江山战役迫使美国加强了与台湾的共同防卫协定,保全了其后五十年台湾的安定与发展,七百二十个年轻人的生命牺牲,还有因他们的牺牲所造成的妻离子散,不能下说是令人肃然的捐躯

林辉:搜寻苏军将士遗骸 莫淡化残暴罪行
2015-02-16

苏军暴行可以说遍及整个东北,中国人被迫持枪自卫。虽然中共对苏共提出了抗议,但效果有限。在中共挑起内战后,苏联将收缴的日军的大部份武器都送给了中共,并无视与蒋介石达成的协议,将东北重地交给中共占据,还给了中共大量的帮助。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共在建政后,一直将苏军在东北的烧杀抢掠刻意掩埋,有些民众甚至因为讲述苏军恶行被送去劳改。

"军神"孙立人坎坷一生中的四个女人 图
2015-02-06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孙立人指挥新三十八师,在远征缅甸,协同盟军抗击日本的战斗中,屡克强敌,战功卓著,其运用的战术、显示的战力备受国内外各方肯定,有“东方隆美尔”之誉;而被打败的日军在缅甸战后史料上,尊称他为“中国军神”。在国共内战时期的东北战场,孙立人率领新一军也曾重创林彪部队。

这绝对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和耻辱!岂能不泪奔 多图
2015-02-03

一个高喊爱国抗日的国家居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二战战死老兵纪念堂的国家,唯一一个活着二战老兵得不到救助的国家。陈丹青说,60年来我们接受了空前成功的愚民教育,就是不要让你知道过去,直到你对过去漠不关心。现在绝大部分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没有历史感,没有现实感,对共和国不了解,更不了解民国。

内斗 中共第二任最高领袖瞿秋白不得不死终极理由 图
2015-02-02

所谓“不得不走”,是指1934年的年初,瞿秋白不得不离开上海,前往其时被共产党人称作“苏区”的江西瑞金;所谓“不得不留”,是指1934年10月,瞿秋白不得不留在“苏区”,而不能随红军“长征”。瞿秋白因了这1934年的不得不走与不得不留,才有了1935年的被捕与被杀。

剿共歼灭战:马步芳同僚揭西路军惨败真相 图
2015-01-16

当民国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三日,毛泽东窜至吴起镇,与陕北刘志丹、徐海东两匪合股时,毛泽东仅剩余二千余人。这是国防部剿匪战史的记录,当时担任西北剿共的几十万大军,如果有通心协力,切实配合,包围痛剿,以毛泽东率领的二千余残共,一鼓歼灭,绝非难事。实际上几十万大军“围而不合,合而不击,击而不猛”,留此后患,使我全民受史无前例之空前浩劫,居今思昔,感慨良多!

辛灏年:还原蒋介石实质意义——中共没有合法性 图
2015-01-08

还原真实蒋介石的意义,首先就是在于只有还原了蒋介石,我们才能了解中华民国的历史,也就是中国的现代史的真相。其次能认识到蒋介石是进步的一个中华民国的领袖,那么要推翻中华民国、颠覆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国共产党,那当然就是错误的,反动的;最后中国要进步,那就一定要还原蒋介石,这样我们才能够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去追求,大陆的光复中华民国的民主统一,那才能让全中国人民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站起来。

宋美龄的后半生(组图)
2015-01-07

(网络图片) 1949年5月,52岁的宋美龄移居台湾,开始了她后半生的生活。相比于前半生叱诧风云,后半生的宋美龄为人陌生。但与多数人的记忆不同,她从未在媒体的视野中走远,直至离世。 (网络图片) 初到台湾,宋美龄对外交热情高涨,多次往返于台湾和美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