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评论家易,做决策者难。一方面,当官是世俗的,低三下四,就要全盘做足;阿谀奉承,就要首尾如一;想干大事,就要沉得住气。偏偏文人骨子里又清高,看不上别人蝇营狗苟,这是行走官场的致命伤。另一方面,能写出大众喜欢作品的人,往往有着强大的共情能力。这种能力会让他在现实生活中变得优柔寡断,太清楚每个决定背后可能造成的伤害,太明白每个选择背后的得失,需要杀伐决断时,难免左右为难。
现在想来,我对《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的本能反感并不是因为当年明月老师写的不好,而是恰恰相反,当年明月老师十分理解并倾慕他书中所写的那种明朝官本位逻辑,他把这套逻辑写的太清晰、太透彻了。这就好比一个大作家给你描绘吃屎时的感觉,描绘的越真实、越清晰、越透彻,你可能反而会越反胃。因为你会本能的真的觉得屎恶心、难吃,真实、清晰、透彻对于这样一个被描述物来说不是好消息——尤其是作者似乎还是在以赞美或者说部分肯定的笔法去这样写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