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对华政策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对华政策
何清涟:“特朗普回归”之后的中美互动
2024-12-26

2024年近百场选举,美国大选当之无愧成为Top.1,世界熟悉的川普总统回归美国政坛峰顶,尽管还没有正式走马上任,但无论是国内政策还是针对国际关系的各种发言,已经让他各国开始调整自己的姿态,无论是盟友、竞争对手还是关系较为疏远的国家,都做好了应变准备。但在美国所有的对外关系中,美...

ATMOS:智库对新疆太阳能电厂赞不绝口却对维吾尔人权问题视而不见(外二篇)
2024-12-16

据悉,该电站于 2024 年投入使用,规模高达 3.5 吉瓦,占地超过三万英亩,其发电量相当于欧洲国家卢森堡全国的用电量。文章指出,该项目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国际媒体与环保组织的盛赞。然而,作者称这些专家和机构却完全忽略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这一清洁能源“壮举”坐落于维吾尔人的家园——新疆。自 2018 年以来,有证据显示中共当局正在对当地维吾尔人进行种族灭绝。

华日:中共希望马斯克充当中间人 帮助避免川普对华强硬政策(图)
2024-11-25

川普再次当选后曾传出北京正积极寻找与下一届川普政府之间的沟通渠道,据外媒报导,在中国的投资数以十亿美元的马斯克(Elon Musk)与北京关系良好,似乎是最佳人选,而且川普政府的对华政策也和他在中国的利益息息相关,北京已经找上马斯克,并认为他与川普都是愿意谈判的务实商人。

译丛:影响特朗普对华政策的斗争(图)
2024-11-24

来源:保卫民主基金会(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 FDD)2024年10月29日译者:Grace Wang(图片:白宫/维基共享资源)《华尔街日报》编辑部曾于上周向唐纳德·川普提问,为什么在他任内中国不会入侵台湾。因...

何清涟:川普政府2.0的对华政策将回归现实主义
2024-11-19

被任命为国家情报总监的图尔西·加巴德女士是伊拉克战争老兵、前民主党议员,因在支持乌克兰等关键问题上存在分歧,于2022年离开民主党。甚至在全面战争开始之前,她就尖锐批评乌克兰政府,宣称“泽连斯基独裁”,并呼吁与俄罗斯恢复关系。最近,她在 X帐号发布视频,呼吁俄乌美达成协议,让乌克兰成为一个中立国家——即不与北约也不与俄罗斯结成军事联盟——从而缓解美国/北约国家/俄罗斯的合法安全担忧,因为彼此的边界(波罗的海以外的地区)不会有俄罗斯或北约军队。这将使乌克兰人民能够和平生活。

王赫:川普对华政策的新起点(图)
2024-11-13

2018年美中关税战之前,中美多次贸易冲突,美方也多次扬言要打贸易战,但最后都妥协了,中国对美出口越来越多、贸易顺差越来越大;自以为川普这次也是虚张声势,没想到,川普真的开打,被打得措手不及,吃了大亏。从此对川普发怵。而这,正是川普能够对中共实施有效威慑、四两拨千斤的关键所在。 如果充分总结首届任期经验、全面纳入上届政府成绩,川普新政府对华政策将令中共难以招架。

宋国诚:从“慢死”到“速决”——川普的新对中政策
2024-11-11

美中之间的贸易关系,不再处于“脱钩”,而是“断钩”状态。川普提出60%起跳的关税大棒,犹如一场“行刑式枪决”(execution),不再是“慢死”,而是“速决”。川普甚至扬言,如果中国“进入台湾”,他将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200%的关税。这把关税大棒,是美国对中贸易政策“无商主义”(no business)或“淘空政策”的一记重击,将一举砍掉甚至拦腰折断中国GDP的增长空间,这对处于低迷状态的中国经济将是雪上加霜,甚至毁灭性的打击。

华日:美中专家普遍认为贺锦丽当选将延续拜登的对华政策(外二篇)
2024-08-04

编者按:《CDT报告汇》栏目收录和中国言论自由及其他人权问题相关的报告资讯。这些报告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机构调查、学术研究、媒体报道和网民汇集等等。也欢迎读者向我们推荐值得关注的报告。中国数字时代本周推荐媒体:华语自由创作社区大声(大声- Dasheng):我们致力于构建自由、有...

北京机会要来了?欧盟即将开始重磅选举(图)
2024-06-07

欧洲议会选举拉开帷幕新一届欧盟机构或延续对华强硬政策新一届欧洲议会选举6月6日至9日在欧盟各国正式展开,选举将产生720名议员,并由新一届欧洲议会批准新一届欧盟委员会。过去五年,包括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在内的欧盟机构与中国的关系紧张,分析人士认为,新一届欧盟立法和行政机构可能延续...

习要豁出去了!美防狗急跳墙 鹰派与鸽派对中共皆趋强硬 (图)
2024-05-08

2023年2月8日,在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山(Anaheim Hills)91号高速公路上﹐一面美国国旗迎风飘扬。今年是美国大选年,中国(中共)问题成为两党绕不过去的严肃话题,美国社会出现了针锋相对的辩论。专家对此做了分析解读,指出两党对中政策的差异和方向。美国政府对于中共正在采...

陈奎德 郑旭光:招商还是驱商?在偏执狂的背后(图)
2024-05-04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三天,有好几场重头谈判。虽然中方夸张地说达成了5点共识云云,但美方并无回应。主持人:陈奎德座谈人:郑旭光先生,经济政治评论家,《国是论坛》主持一、轻声通牒五雷轰顶最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到中国访问了三天,会见了外交部长王毅和国家主席习*近*平等中方官员。有好几场重头...

美媒:如何看待布林肯访华
2024-05-01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之行结束了。对于他访问的结果众说不一,有的媒体强调他的中国之行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且重大分歧依旧,因此美中关系仍然一如既往深入恶化。相对积极一些的评论将他的中国之行定义为美中保持接触但难掩分歧。从中共官方媒体的评论中,基本可以看出中方对美国对华政策仍然相当不满,但...

对华政策议会联盟启动“迷雾行动”促各国评估台海危机冲击(图)
2024-03-12

资料照:士兵在台湾离岛金门为第二次台海危机(台湾称八二三炮战)65周年纪念仪式进行准备。(2023年8月23日)华盛顿—有30国超过260名议会人士参与的对华政策议会联盟(IPAC)上星期宣布,正式启动一个有关台海安全的迷雾行动(Operation MIST-Meas...

黄世泽:英国对华对港政策会如何日趋强硬
2023-12-18

以往讨好中国,都是为了更多的经贸机会,但现时既然经贸机会并不存在,外资纷纷外流,英国亦没有必要维持以往的政策,相反,中国长期违反国际条约,这已触碰了英国政坛根本底线,也越来越少理由可以说服英国民众,维持以往软弱的对华政策。

苏暁康:绥靖主义再发飙,恐后患无穷
2023-11-23

【按:习政权操弄武汉病毒成为全球大流行,最终伤了中国自己,其经济再临“崩溃边缘”,那也是“文革终结现象”,毛政权唯有“改朝换代”——此恰如《纽约时报》所言,乃“习*近*平40年来最艰难的时期”,当然也是国际民主社会终结这个集权的最佳时机。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

蔡慎坤:二战美国的助共总统
2023-11-15

历史上美国的对华政策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连任四届美国总统的民主党人罗斯福深受左派思想影响,对于中共一直持同情立场并抱有幻想,曾任罗斯福卫队副总指挥的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早期到过延安,当时他是美国海军情报官。卡尔逊在《中国的双星》一书中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