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余英时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余英时
蔡英文:余英时不对强权低头 是知识分子典范
2021-08-07

反共立场鲜明的史学泰斗余英时8月1日晨间于美国寓所睡梦中逝世,享耆寿91岁。他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教授、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也是第一届唐奖汉学奖得主,资料照。(政治大学提供)史学泰斗余英时8月1日于美国寓所睡梦中辞世。总统蔡英文脸书缅怀并赞佩余英时从...

余英时眼中的毛泽东(图)
2021-08-07

余英时:历史人物的评价本是一件最困难的事情,而论断一个刚刚走进历史的人物则尤为不易。中国人所常说的盖棺论定其实大有斟酌的余地。这句话的本意不过是说人的言行表现至死而告终结,不再能有反复而已。但对于死者的看法则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定论,而且既定之后,...

余英时生前谈中台港局势 吁认清共产党的可怕(图)
2021-08-07

史学泰斗余英时辞世享寿91岁。他生前在台湾政治大学最后一场线上录影畅谈中台港局势,呼吁认清共产党的可怕。

美媒:史学泰斗余英时先生去世 “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国!”(多图)
2021-08-07

8月5日,著名史学家余英时先生在8月1日晚于美国寓所睡梦中逝世,享年91岁。余英时先生1930年出生于天津,先是师从国学大师钱穆,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香港新亚书院和香港中文学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各地任教,晚年...

忆余英时:外表平易淡泊 骨子里却有凌厉锋芒(图)
2021-08-07

历史学家余英时于当地时间8月1号在普林斯顿寓所去世,享年91岁。余英时(1930–2021)就在余先生去世前不久,他还与香港中文大学的两位老朋友陈方正和金耀基分别通了电话。和陈方正先生的通话是在香港时间8月1号上午10点,除了相互问候,余英时也...

孔捷生:走近余英时,去国彷徨时的精神导师
2021-08-06

惊悉:著名历史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余英时先生在美国东部时间8月1日凌晨于睡梦中安详离世,终年91岁。余英时先生日前已经下葬于普林斯顿他父母的墓旁。余英时于1930年1月22日在天津出生,籍贯安徽潜山。他师从国学大师钱穆,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余英...

陶杰:余英时 今日华人世界仅存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最透彻之人
2021-08-06

中国文化由中医到烹饪,都只讲“意会”。“意”,是一种主观的臆想和感受,不可以定义言传。厨师炒菜油盐糖放多少,有如庄子里的庖丁解牛,用刀讲心法,凭感觉就知道牛的筋骨在何处。中医把脉,片刻就认为病人有了“虚寒”,并无体温数字,也没有 MRI之类的扫描报告佐证。

周保松:拔剑四顾心茫然─敬悼余英时先生
2021-08-06

余英时:香港情况向民主自由相反的方面进展,我早在NY时报、电视等媒体上注意到。在短时间内,大概不易改变,但我始终相信:人类文明正途不可能被少数自私自利的人长期控制。香港自开始(1843)便享有自由,不在专制王朝手中。以香港人的觉悟程度而言,也决不甘心作奴隶或顺民。但人的主观奋斗是极重要的,决不能放弃。

余英时面对中共敢讲真话 学者赞知识分子典范(图)
2021-08-06

反共立场鲜明的史学泰斗余英时8月1日晨间于美国寓所睡梦中逝世,享耆寿91岁。他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教授、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也是第一届唐奖汉学奖得主,资料照。(政治大学提供)反共立场鲜明的史学泰斗余英时辞世享寿91岁。台湾学者陈芳明今天(8月5日)表...

史学泰斗:一代国学大师余英时逝世 一生坚持中国文化可与民主价值共存(图)
2021-08-05

史学泰斗余英时(1930-2021)于周日(1日)晨间于美国寓所睡梦中逝世,享耆寿91岁。史学泰斗余英时(1930-2021)于周日(1日)晨间于美国寓所睡梦中逝世,享耆寿91岁。西方学界皆推崇余英时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史学之泰斗,他坚持中国文化与民主人权价值...

余英时:没有一个政权能全恃暴力而传之久远
2020-07-19

共产主义在中国生根?一个假问题端传媒(以下简称端):被严耕望先生称为中国现代史学四大家的陈寅恪、陈垣、吕思勉、钱穆,都与您有着学术上的联系。民国时代史学家可谓灿若星河,与之相比,当下史学研究暗淡许多。您认为当下中国历史研究的问题在哪里?余英时(以下简称余)...

余英时:台湾面对中共威胁要靠人文修养(图/视频)
2019-11-23

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时22日于政大透过录影演讲指出,台湾当下面临很大危机,须有深厚人文修养,才能面对中共的威胁。 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时今天受邀政治大学「罗家伦国际汉学讲座」,透过录影指出,台湾当下面临很大危机,必须有深厚的人文修养,才能面对中共的威胁...

88岁余英时寄语港人:尽量的反抗 不能有幻想(视频)
2019-10-11

「你对新女特首有什么看法?」记者问。「我觉得她没有什么很大的影响。不是没意见,你看她当选,就是因为她跟着北京走。她执行北京任务,不然北京不会聘用她。对特首没什么好期待的,特首她不跟共产党走,那怎么做特首?我对特首是根本没有期待的,从前是梁振英,大家很不喜欢他,是不是?」

余英时:仇外是中国的一个舆论传统
2019-09-08

外国人经商他有一套negotiation(谈判)的办法,就是商讨,大家讨价还价。怎么样讨价还价,一方面当然看你的实力,另外也看你的技巧,看你能不能拿出说服人的根据来──你可以说服他的。但是中国人不懂这一套,以为靠私人交情,要是私人交情到公家场合没有用,他马上认为外国人是如何的“混蛋“。所以我们对付他就只有用武力之类的──许多误会就是这样起来的。

余英时反思五四百年:陈寅恪“石破天惊的预言已完全证实(图)
2019-04-22

以梁漱溟而言,余先生指他早年听见资本主义维护私有产权即大起反感,故此宁可选择社会主义。硬套西方理念造成的伤害,可无人能及毛泽东推行的所谓共产主义。三分一个世纪前,余先生跟我如是说:“如果说毛泽东受到马克思主义什么的影响,就只有斗争这个观念,就靠这个打天下。这是他从马克思主义得来的东西,其他的东西,就是跟他的土法炼钢一样,是土法革命。”

杨怀康:余英时科学反共
2019-03-17

抗战胜利,他与在沈阳办学的父亲团聚。然而进驻东北的苏军奸淫掳掠,令人发指。此再次让余先生见识共产党讲一套、做一套之惯技。

中国文化精英乘桴浮于海之后
2019-02-21

经常有知识分子抱怨,夜夜失眠,为这个国家操碎了心。那我来问一句,你的人生里,到底有没有比“操心”这件事更高的价值?我觉得还是有的,这个价值就是“我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

还学文:读余英时先生「共产主义在中国兴起儒家思想扮演重要角色」有疑
2019-01-25

无论如何,确如余英时先生歎惋,落入共产主义确是中国之大不幸。不幸在于反共的国家政党政治人物和知识份子,终未能遏制那个选择接受和实行共产主义的政党及其革命。国民党纵有千般不是,退守到台湾而成功地使那片土地免于共产主义,功不可没。

李志绥的书为什么一误再误(图)
2018-07-03

1984年,李志绥夫妇在中南海。 1995年4月底,旧金山的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颁发一年一度的“民主人士奖”,台湾作家柏杨,香港立法局议员陆恭惠、中国人大副教授丁子霖和李志绥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一书成为当年的得主。 李志绥的长子李重、长媳杨八林代表...

余英时:戊戌政变今读 (图)
2018-06-15

戊戌变法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满族统治集团忽然警觉到:无论变法会给中国带来多大的好处,都不能为此而付出满族丧失政权的巨大代价。梁启超有一段生动的记述:当皇上云改革也,满洲大臣及内务府诸人多跪请于西后,乞其禁止皇上。西后笑而不言。有涕泣固请者,西后笑且骂曰:汝管此闲事何为乎?岂我之见事犹不及汝耶?······盖彼之计划早已定,故不动声色也。